7歲女兒「失蹤」,媽媽找了半天未果,爸爸只花了十幾分鐘
孩子們的性格與他們的天性以及家長、社會、學校、朋友對他們的影響有關,其形成有很多原因,主觀客觀的都有。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的家長才會明白他們的心理狀態與活動軌跡,不過這對於其中一些家長來說卻沒有那麼容易,這也說明平時看似關心孩子的家長未必摸透了自家孩子的特點。
張蕎家裡只有一個七歲的女兒楓楓,別人都把孩子當寶一樣看,但是她卻經常說孩子,有時候還罵孩子,說她傻,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沒有達到媽媽理想的境界,張蕎平時就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補習,目的就是想讓她成為尖子生,為家人爭光。她對女兒的期望很高,可沒想到完全不盡如人意,因此失望不已。
爸爸宋子健說過媽媽很多次,但是張蕎還是一意孤行。兩人因此起了爭執的時候,張蕎便說當初都是爸爸的錯,要不是爸爸急著結婚,自己也不會完成不了起碼讀完研究生的夢想。她當時一心想當個學術有專攻的專業人員,對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這一方面相當感興趣,當時甚至還幻想自己有突破基因密碼方面的可能!沒想到現在自己的女兒成績居然實力打臉,讓她相當惱火。
爸爸對媽媽有愧疚,就沒有說話了,張蕎不相信自己與老公的遺傳因子有問題,想來想去都認為肯定是平時女兒貪玩精力不集中的緣故,因此對女兒越來越嚴格,可年幼的女兒這下可就受不了了,想想也能明白,一個七歲的孩子哪能愛上成天枯燥的學習與複習?有時候就會抗議,可只要說一個不字,媽媽就讓女兒做很多資料,做到晚上深夜還不能結束,孩子苦不堪言,看到抗爭總是以自己吃虧而結束,楓楓再也不敢說話了。
一天,吃完中飯後因為一件小事,張蕎又將女兒責罵了一頓,沒想到女兒直接就衝出了家門,本以為女兒等會就回了,可是女兒卻像失蹤了一般,張蕎苦苦找尋了一下午,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沒有找到,當時害怕她出了什麼不測,趕緊打電話給爸爸讓他出去找,結果爸爸只花了十幾分鐘就找到了女兒,看到父女倆出現在門口之時,張蕎剛剛放下的心卻馬上就不高興起來,她懷疑是丈夫與楓楓聯合起來騙她,目的是逼她放輕對孩子的這種教育方式,不管她丈夫如何解釋她都不聽。
可事實真相真是如此嗎?其實很簡單,就是女兒受不了媽媽的嘮叨與強壓手段,久而久之養成了性格孤僻的特點,只要在媽媽那裡受了氣就總是跑到外面的一條馬路草叢邊待著,爸爸平時很注意孩子的舉動,也關心她的日常,因為和孩子經常溝通才能更快地找到女兒。看到女兒回來之後,張蕎的反應是又氣又急,不僅大罵女兒,還說女兒不配做她的孩子,看到孩子既委屈又羞愧更加畏縮與不知所措的樣子,爸爸的脾氣也上來了,他對妻子說:「你就知道罵孩子,孩子變成這樣,你不覺得都是你的錯嗎?她以前的性格多活潑啊,都快被你逼瘋了。」
媽媽一時被問住了,爸爸知道她的脾氣,不等媽媽回答,就帶著楓楓回房去了,只留著張蕎獨自在客廳呆著,對於丈夫指責她是法西斯,對於女兒過於嚴厲的說法她一時還無法接受,可想著自己對女兒的態度,也發現自己真的有些是過分了,當晚她與孩子進行了一番平等、冷靜的溝通,聽取了孩子的意見之後,感覺孩子真的因此受到了傷害,便保證自己會慢慢改變對女兒的態度,而這一晚孩子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小孩子的性格還沒有生長發育完成,調皮搗蛋都是常態,他們的大腦無法控制他們的行為,而像是學習這種事情更是違背孩子好玩的天性,只能循序漸進,而不能想著憑藉天賦一步登天。不是所有智力超群的孩子從孩提時代就能顯示超出常人的智慧,也不是所有暫時學習不好的孩子就缺乏後來居上的可能,家長們要做的是耐心地講解,以及啟發他們產生愛上學習的動力,比如鼓勵與表揚,而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起到積極作用,反而適得其反會造成他們的逆反情緒,更加厭惡與排斥學習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8歲單親女孩嫌棄窮酸媽媽:她不是我媽媽,她是我家保姆
※6歲孩子突然昏迷不醒,送醫檢查後醫生直搖頭,責怪家長不該縱容
TAG:媽咪育兒分享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