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媽的網路生活】年貨之另類年貨

【爸媽的網路生活】年貨之另類年貨

參加工作後,我和爸媽一直在兩地生活,我輾轉了幾個城市,爸媽一直在鄉下老家。眼看2018新春狗年就要來了,我和妻子早早準備好了年貨,在小年前我獨自驅車給二老送去,因為妻子上班的緣故,這次沒有與我同行。

爸媽都已年過花甲,對當下很普及的網路依然陌生,看到周圍一些同齡人笨拙地使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他們充滿著一絲絲困惑的羨慕,聽著他們討論著什麼微信、什麼朋友圈的,既聽不太懂,又搞不太清,但感覺似乎還有點兒意思。

索性這次我帶回的年貨中,包含著一份「大禮」(對我們來說已見怪不怪,在他們看來依然高大上)——智能手機。這是我使用了一年多的手機,現在用起來還不過時,配置對於父母來說足夠用了。

我和妻子為父母選了一張流量大套餐又便宜的卡,價錢他們能接受,(那代人的艱苦樸素和勤儉持家需要我們一輩子去學的)又不會擔心流量不夠而不敢用。

考慮到父母是初學,我卸載掉了所有不必要的應用,使手機看起來非常簡潔。我保留了QQ、微信和地圖,並為他們申請了新的QQ號碼,下載好了當地的地圖。因為微信需要手機註冊,有時還需要手機驗證登錄,我決定回到家用他們原有的手機號碼註冊,在我看來那個號碼他們記得牢。(其實在爸媽心裡,他們記得最牢的,不是他們自己的手機號碼,而是與兒女有關的所有數字和符號)

爸媽的眼鏡都花了,我把手機字體設置成最大;幾乎不用而又無法卸載,還容易誤操作的預裝軟體,放進一個文件夾;把常用的微信、日曆、相機、內存清理和一鍵鎖屏小組件放在桌面第一頁,方便父母找到。

在鄉下常年勞動的手是粗糙的,觸摸屏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考驗。異常靈敏的屏幕面對一雙布滿皸裂和老繭的手,就像我們戴著普通手套操作的感覺,一個字——難。

那天到家時已近黃昏,大門早早為我打開了,我直接進入院中,還沒下車,媽就扎著圍裙迎了出來。我下車要卸東西,媽讓我吃完飯再卸,我堅持先卸,媽便幫我拿。我揀些輕的物品交給她,她一趟趟地拿著,相對重的我留給自己拿。

晚飯媽給我包的餃子,我進屋,媽便把餃子下鍋,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餃子就端上來了,爸出門辦事也剛好回來,我招呼著爸媽一起吃飯,爸媽說:我們剛剛吃過,才一個多小時,還不餓呢!這餃子就是給你包的,快趁熱吃吧!我心頭一振,徘徊在心底的暖流瞬間向頭部的某個器官湧來……(面對子女,父母的字典里永遠沒有「麻煩」二字)

按照計劃我在家陪爸媽住一晚。吃過飯後,媽從柜子里拿出上次我帶給他們的小包紅茶盒子,準備給我泡茶,我一看他們基本沒喝,我指著茶几上的散茶對媽說:今天我就喝這個了!這茶你們留著喝吧!媽看我如此說,也不再堅持,將盒子放回柜子。我告訴媽:那個紅茶要抓緊時間喝,不能超過一年的!(其實我心裡清楚,如果存放得當,紅茶放置兩年是沒有問題的)

我和爸媽一邊聊著天,一邊「指導」著他們把年貨分類放好。對於帶回的藥品,著重強調並詳細講解使用方法和禁忌,一再告誡他們,如果吃不準一定打電話問我們。(爸媽年紀大了,每次回家藥品幾乎是必備的)

最後一步,也是此次回家的重頭戲——智能手機的操作。過程是快樂的,也是略有些艱難的,正如他們小時候教我們一樣,雖然難,但會覺得是甜蜜的負擔。我和爸研究到凌晨兩點半,早早入睡的媽數次被我和爸的談話聲吵醒。那一夜爸媽被我攪得沒睡上幾個小時,我卻呼呼大睡,直到日上三竿。

第二天,爸媽依舊起的很早,做了我愛吃的手擀麵和雞蛋醬,並早早收拾著準備帶給我的東西。我為他們手繪了幾個簡易的手機操作圖,又強調了一下遠程協助的使用方法,便於他們儘快學習掌握。就這樣,在看似緊湊實則輕鬆,好似輕鬆並不輕鬆的近兩天里,我們各自忙碌著,我們為彼此忙碌著……這就是爸媽,這就是家。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生命中的ABC
美國媒體稱,印度的航母根本沒有任何威懾力,我們應該相信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