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肉各部位做法大全

牛肉各部位做法大全

說起西餐,大家似乎都會想起牛排。不過吃牛排也是有講究的,對於老饕們來說,吃牛排更是猶如談一場浪漫的戀愛。在吃之前,務必要從牛的品種到牛的各部位分類了解的清清楚楚,然後才會開始考慮該如何吃才最美味。古語云「庖丁解牛」,大約也就是如此了。

世界上最厲害的牛排,一塊價值7000元,誰吃得起啊!

說到牛肉和牛排,對其最了解的也許並非是養出世界頂級牛肉的日本人,而是對美食素來執著的法國人。法國人雖不像西班牙人那樣將牛當成國家圖騰,但是牛肉對他們來說簡直是生活下去的人生動力之一。所以法國人可以說是世界牛肉研究的領頭羊。

很難想像,隨便進一家法國肉店,裡面半數以上的肉都是牛肉,而且分類繁雜,除了牛的品種繁多外,同一種牛身上的不同部位就多達40多種。(關於牛的品種,請點擊《全世界的牛都全了》)。很多人以為西餐料理中的牛肉只有烤牛排這一種做法,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並非牛身上的每一塊肉都足以嫩到可以烤來吃。因此法國人對牛肉部位進行了詳細的分類,以便用恰當的方式進行烹飪。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比較常見的部位,以便於吃貨們能夠吃得更精緻、更專業!

牛肉部位的常見種類

牛肩胛肉(Chuck)

屬於是牛的肩膀和脖子部分的肉,是牛隻運動量較大的部位所以肉質較硬,也含有較多的筋,通常價格比較便宜,較常被用來烘烤或做絞肉。這一部分又可分為板腱牛排和平鐵牛排兩種。板腱牛排又稱嫩肩裡脊,是牛肩中心的無骨牛肉,肉質較其他部位的牛排硬。平鐵牛排是從牛肩唯一較軟的部位,去除中間粗筋後其肉質柔嫩,屬於價格親民性價比較高的牛排。

牛肩胛肉質比較緊實,且在連接處含有豐富的膠質,比較適合燉煮,在這個過程中膠質會慢慢融化,使肉質更可口。低溫慢煮牛肩肉是一道很常見的西式料理。

牛肋排(Rib)

最經典的煎牛排部位。此部位取自牛隻肋脊部靠近背脊之肌肉,肉質很嫩,可說是最受歡迎也最被人熟知的牛排部位。這種只去皮未去骨的較為粗獷的吃法,被稱為Rib Steak。

肋眼牛排(Ribeye)

選自靠近胸部的肋肌,與肋排的區別在於上桌前已經去皮去骨。這個eye指的是背長肌(M. longissimus dorsi),截面圓圓的像眼睛一樣嵌在雪花紋里。肥瘦相間,肉質細嫩,大理石雪花紋明顯且分布均勻。雖然沒裡脊那樣嫩,但「骨邊肉」的滋味就是不一樣(肉食控秒懂)。煎熟後質地柔嫩,一口下去汁水充溢口腔,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郁,深受年輕男食客喜歡。

牛小排(Short Rib)

取自於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此部位的肉質結實且油筋及油脂甚多,肉質肥腴鮮美,多汁且耐嚼,有大理石紋,特別是採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的,嫩而不澀。適合以燒烤的方式來料理,燒烤過程中油汁會隨著高溫溢出,牛肉風味絕佳,建議食用熟度7分~全熟。在燒烤至全熟的狀態下,牛肉收縮會與肋骨部位自然分離,此時最能表現出牛小排焦脆的筋肉跟嚼勁。

菲力牛排(Tenderloin / Filet)

也稱嫩牛柳、牛裡脊,取自於牛的里肌肉(即腰內肉),是牛身上中運動量最小的一塊肉,所以肉質非常嫩滑,脂肪也少,因每頭牛就一小條而顯得「物稀為貴」。口感好但沒有嚼頭,並且烹煮過頭就顯得老澀,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西冷牛排(Sirloin)

也叫沙朗牛排,取自於牛的腰脊部位一帶最柔嫩的牛肉,具體位置不同,風味也各有千秋。比較正宗的沙朗取自後腰脊肉,但特殊的品種例如紐約客,則是取自於類似菲力的前腰脊肉。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天生精瘦,脂肪分布又恰到好處,煎熟後嫩度適中有嚼勁,受入門級牛排行家所偏好。

紐約客(New York Steak)

取自牛隻的前腰脊肉部位,由於此部位運動量稍多,因此肉質較緊實,其油花分布均勻,油脂含量介於肋眼與菲力之間,具豐富牛肉風味適合豪邁地品嘗,嚼起來富有肉感非常過癮,建議3~5分熟度。歡迎加入廚影超級吃貨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在美國此部位是在牛排館、Club常見的牛排使用部位,也稱叫ClubSteak。

T骨牛排 (T-Bone Steak)

因夾帶丁字狀骨頭得名,取自striploin 與tenderloin中間,由大部分西冷與小部分菲力牛排組合而成。大塊肉排中間夾著T字形的大骨,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點一客統統吃得到。

斜腹肉(Undercut)

牛的腰腹部細肉,法語為bavette,法國有一道傳統名菜bavette à l"échalote就是用這個部位烹飪的。這個部位牛排做法比較奇特,因為筋非常多,如果烤熟就會發現口感太韌,很難咬。所以在烹飪時廚師用非常熱的手在肉的兩端各放幾分鐘,使牛排表面受熱,但內部仍然是全生的。烹飪得當的斜腹肉算得上是牛身上味道最豐富的一個部位。

膈柱肌肉(hanger steak)

這個部位的牛肉可以做牛排,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好煎烤的程度。因為這個部分纖維較長,如果全熟會導致肉質變得又老又硬,難以下口。

腹肉(flank steak)

比較少見,是牛身上脂肪最多的一個部位。雖然油脂可以增加牛肉的香味,但是此處油脂含量過高,導致牛排煎起來較生會油膩,煎熟又會導致牛排肉質因為煎烤時間過長而過老難以下口,所以通常是做牛排牛肉中最後一個選擇。

後腿肉牛排(Rump steak)

後腿近臀部部位切塊牛排,口感比較堅硬,適宜慢燉烹煮。

牛展(shin steak)

大腿末端小腿上端的腱子肉,比較適合燉煮。

牛腿內側肉(thick flank)

這一塊具體是指臀部與骨盤之間的肉。

牛腿芯(top rump/ top side)

非常鮮嫩,口感細膩,肉質嫩滑。

腹腿牛排(round steak)

後腿肉,肉質比較干硬,脂肪較少,適合做燉菜和牛肉乾。

牛上腦(basses cotes)

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不光是做牛排,在中式火鍋也常常出現牛上腦的身影。歡迎加入廚影超級吃貨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肉質綿軟細膩,肥瘦相宜,甚至可以切片生吃,入口後會有一種慢慢融化的感覺。

牛排,到底該要幾分熟?

很多中國人去吃牛排時,總感覺「三分熟」、「五分熟」的牛排還是血淋淋的,實在不能接受。其實真正合格的三分熟高級牛排,端上來見不到血水的,看得到的只有一樣漂亮的焦棕褐色,表面浮滲著香甜的肉汁,嫩汪汪地絕對很誘人。如果烤至全熟,反而會破壞牛排本身鮮嫩多汁的口感。所以一般大廚都會建議選擇三分熟至八分熟,但根據肉質不同,所適宜的熟度也不一樣。美國肉類出口協會處長吳秋衡的建議是:精瘦的菲力,三至七分熟;油腴的沙朗、肋眼與紐約客,四至六分熟:帶骨的T骨,五至八分熟。

全生(Raw):指未經烹煮的牛肉料理。

近生牛排(Blue):正反兩面在高溫鐵板上各加熱30~60秒,目的是鎖住牛排內濕潤度,使外部肉質和內部生肉口產生口感差,外層便於掛汁,內層生肉保持原始肉味,再者視覺效果不會像吃生肉那麼難接受。

一分熟(very rare):極生,煎的(Grill)時間不超過3分鐘。外表有燒烤過的痕迹,但是裡面還是冷得幾乎沒有受到熱度。切開時還有血水滲出,但是肉質極嫩,口感多汁。

二分熟(Rare):煎的時間不超過4分鐘。外表有烤焦痕迹,裡面肉質呈現原來紅色,但入口有熱度。切開時還有血水滲出,肉質極嫩,口感多汁。

三分熟(Medium Rare): 中生,煎的時間6~8分鐘。外表有燒烤過的痕迹,但是裡面已經全面加熱,可以感受到相當熱度,但是肉質還是呈現紅色。切開時還有稍許血水滲出,但是肉質嫩,口感多汁。當食客沒有明確要求時,在歐美的餐廳里,這個溫度是最為常見的。

五分熟(Medium): 稍熟,煎的時間8~10分鐘。外表燒烤呈深褐色,但是裡面除了中間部分呈現粉紅色外,外圍部分呈現燒烤過的澹褐色,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medium well-done):中熟,煎的時間10~12分鐘,外表燒烤呈深褐色,中心僅剩一點點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well-done):全熟,煎的時間12~15分鐘外表已有明顯烤焦痕迹,熱度已經滲入整片肉,裡面肉色因為高度加熱呈現深褐色。咬勁很夠才能下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廚影美食 的精彩文章:

蘇州魚類吃法大賞
中國頂級腊味大賞

TAG:廚影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