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富平發現現存最早唐墓山水屏風壁畫

富平發現現存最早唐墓山水屏風壁畫

文匯報西安2月5日專電 (駐陝記者韓宏)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通報,該院考古專家去年對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的唐代墓葬———李道堅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該墓墓室內的壁畫內容豐富,題材獨特,其中的山水屏風壁畫為目前發現的唐代紀年墓中最早的山水屏風壁畫。

李道堅墓位於富平縣西南城關鎮新莊村道理組,屬唐高祖李淵陵墓———獻陵的陪葬墓,處於獻陵東北約2公里處。該墓曾多次被盜。1994年,當地文物部門曾做過初步調查,將該墓命名為富平朱家道村壁畫唐墓,發表的相關資料被研究唐墓壁畫的學者多次引用。由於被盜嚴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截至目前,墓葬田野考古發掘工作已經結束,對墓葬周邊遺迹的勘探及墓葬壁畫的保護工作正在進行中。

李道堅墓為一座長斜坡墓道單室磚墓。墓室地面封土已經被破壞,殘存部分直徑約3米,高約1.5米。因多次被盜,該墓陪葬品已經基本不存,僅在第二天井下壁龕內出土一批陶俑,其中有較多的駱駝俑。另外在甬道口出土墓誌一盒。

根據墓誌釋讀,墓主李道堅為唐高祖李淵的曾孫。據史料記載,李道堅的祖父為魯王李靈夔,父親為范陽郡王李藹。據史料記載,李靈夔「少有美譽,善音律,好學問,工草隸」,李藹「藝輟多材,慈深善誨,藹夙奉趨庭之訓,早擅臨池之工」,二人均有一定藝術造詣,但都死於武則天時期的政治鬥爭中。而李道堅「嚴有禮法,閨門肅如也……州據水陸都會,前後刺史多瀆利,唯道堅以清毅稱」,曾在多個地方任州刺史。州刺史是權力較大的崗位,很多人入職後都會給自己謀利,但李道堅卻堅守原則,清廉奉公。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王小蒙介紹,李道堅墓壁畫雖經多次被盜及水浸,部分壁畫脫落,但殘餘內容仍十分豐富,墓道內有崑崙奴、侍從、羽人馭青龍及白虎等,墓室內部東壁為樂舞圖,北壁有雙鶴屏風、崑崙奴牽牛屏風;西壁為六扇山水屏風;南壁有卧獅屏風。

專家研究證實,這座墓葬壁畫內容豐富,題材獨特,其中西壁的山水屏風壁畫,為目前發現的唐代紀年墓中最早的山水屏風壁畫。而墓誌的出土對墓葬的時代有了明確的認識。專家希望通過考古、文保、藝術史、美術等多學科結合的研究手段,對該墓展現的唐代政治、藝術、文化等多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據介紹,去年以來,該院對李道堅墓壁畫開展了現場科學調查與保護,目的在於利用科技手段解答考古問題,同時在保護中發現、探索新問題,將壁畫的科學調查、保護、考古研究融為一體,探索墓葬壁畫資料提取與科學保護的工作流程。現場調查保護工作主要包括環境監測、信息採集、材質分析、病害調查及臨時保護處理。

初步調查研究發現,該壁畫的主要顏料為礦物顏料,部分區域發現了較為微弱的熒光反應,可能與有機材料的使用有關,製作工藝為唐代壁畫常見的麥草泥加白灰層的製作方法。由於墓葬被多次盜掘,以及受地下水的影響,壁畫的病害種類較多,主要包括大面積的錯位、開裂、起甲、空鼓等。文保專家在考古現場對壁畫的上述病害進行了及時的保護處理,穩定錯位層,加固空鼓壁畫,回貼開裂、起翹壁畫,對酥粉壁畫進行加固,使壁畫處於穩定狀況。最後,對脫落的殘塊以及環境樣品進行採集,用於後續分析研究。

在發掘現場進行的這些調查保護工作,對壁畫進行全面的信息提取,滿足了後續研究成果深化和完整資料存儲的需求,同時為制定更加準確、有利於實驗室科學復原的保護性揭取方案提供了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德執政聯盟談判再延長 各黨派努力化解最後障礙
賀更粹:「三祭」禮的報本反始義理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