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史悟道:《羅馬帝國的隕落》

讀史悟道:《羅馬帝國的隕落》

基於作者對著作權底層架構的認知,特此聲明:註明出處及作者即可轉載Maximovic的文章,該等行為不構成對作者著作權的侵犯,作者的認知與現行知識產權相關法律規定不一致之處,構成作者對轉載者的豁免承諾。

最近看《羅馬帝國的隕落》。本來就讀書不求甚解,加上古羅馬人名字普遍音節多且多以「斯」字結尾,辨識難度實在高得讓我難以忍受,所以這本書基本上只讀了個大概,基本沒記清楚具體某個時間某人做了某事。好在在書中,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好像總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只不過在規模愈發擴大,相應的,對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程度也愈發深重。

總體來說,這本書描寫的事實大致是這樣的:

1、羅馬帝國在歐洲大陸通常以萊茵河和多瑙河為邊界,和對岸的土地不是不能攻佔,而是堅守的成本更大,帝國從經濟角度考慮,並不攻佔全部視線範圍內可以組織起農業生產的土地。界河以外,居住的族群因為自然環境限制,相對於羅馬帝國境內而言,他們的社會經濟多呈現為游牧或者半農半牧狀態。這樣的經濟組織形式讓這些族群不可能發展出像羅馬帝國境內那樣耗資巨大的公共基礎設施系統(建設和維護)、龐大的法律規範體系、紛繁的社會公職系統等等,所以在羅馬人看來,這些族群根本不能稱之為國家,所以稱他們為「野蠻人」或者「蠻族」,偉大的帝國憑藉政治、軍事、經濟上的代差優勢,收拾起這些蠻族來,如拾草芥。

2、在帝國的政治生活中,領軍打仗收拾蠻族是獲得政治資本在仕途上獲得晉陞的捷徑,所以帝國政治的參與者們都熱衷於用草芥般的「蠻族」刷戰績。帝國就這樣一代一代地擴張著,帝國軍隊及其背後的公共系統、公職體系所耗費的資金越來越大。但實際上獲得新領土在經濟上的邊際效益卻逐漸減少甚至已經為負。從經濟上說,帝國軍隊新擴張的領土如果不能產生這些軍隊、公共系統、公職體系增量所需要的稅金,對於帝國而言最合適的方式是不將這些領土納入帝國版圖。但事實上,為了誇耀功績進而將以之為自己攫取更多的政治利益,沒有一個軍隊統帥會向元老院承認軍事行動是無實際意義的政績行為,更不會建議放棄剛剛武力征服的新的土地。於是,還是從經濟上說,為了彌補虧空和掩蓋軍事行動的不經濟性,帝國政治玩家們採取僱傭蠻族軍隊、與訂立以蠻族臣服為內容的合約等方式強行維持對邊疆地區的統治。而實際上在帝國的邊疆地區,純正的羅馬人(在心理上對帝國存在心理認同)在人口比例中已經占不到多數,更多的是(表面)羅馬化的蠻族。

3、匈人的崛起擠壓帝國邊境以外蠻族的生存空間,引發了一系列的族群遷移,在這個過程中,距離帝國越近的蠻族就越能在互相融合方面憑藉來自帝國境內的經驗將臨近族群統合起來。這樣,萊茵河和多瑙河邊境上,羅馬帝國軍隊面臨的就不是過去村長或者鄉長級別規模的蠻族騷擾,而是動輒數萬甚至十數萬的外來流動人口,他們都有著或者是主動的入侵或者是被動的避難但無論如何都較之於過去更為強烈的入境願望。帝國軍隊無法以武力徹底消滅這些試圖入境的外來人口,於是帝國選擇締結新的合約(這些合約不同於過去那些以蠻族臣服為內容合約,而是以帝國軍隊無法消滅蠻族為事實基礎,被迫承認蠻族成為帝國境內合法移民),將這些蠻族作為移民在帝國境內劃定一定的區域進行「安置」,一定程度上,這些所謂的合約不過是邊境戰事不利的遮羞布。

4、當匈人帝國直接與羅馬帝國碰撞,原先安置在羅馬帝國境內的蠻族免不了主動或被動地捲入兩個帝國的紛爭。在這個過程中,帝國原本在邊境地區本就不佔優勢的人口進一步損失(很多情況下不是被消滅,而是因為戰亂而無法在這些地區維持像帝國腹地那樣的「羅馬式」的社會政治經濟生活),那些有戰鬥力的野戰軍也在阿提拉的一次次鞭策之下損失嚴重,而被戰火蹂躪的地區卻不能像和平時代一樣提供稅收,所以戰損的部隊無法得到補充和重建。雖然阿提拉沒有要求帝國割讓土地,但帝國實際上失去了對這些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在這些地區的實際控制者正是那些蠻族,而在這個階段,政治主角是阿提拉帝國和羅馬帝國,蠻族被夾在兩個巨無霸之間,無法也不敢妄動。

5、阿提拉奇蹟般地暴亡,匈人帝國境內開始上演游牧民族傳統的內戰戲碼。各蠻族進一步整合吸收匈人帝國的政治統治經驗(比起羅馬帝國過於複雜精細的政治統治技術,匈人帝國的似乎更適合各蠻族去學習和繼承),同時也擴大自己的政治軍事實力,更為重要的是,長期目睹之下,蠻族發現帝國其實並不是那麼不可戰勝和神聖不可侵犯。

6、軍隊損失、人口失衡、蠻族離心力上升……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帝國對邊遠地區的統治力量逐漸弱化,帝國逐漸陷入惡性循環:對邊遠地區的控制力越弱,帝國的稅收就越少,稅收越少,就更無法維持足夠數量的常備野戰軍,帝國對邊遠地區的控制力就更弱……

總之,帝國像一個層層撥開的洋蔥那樣在最後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慢慢地卻是不可逆地解體。它並不是被一個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體通過正式的征服戰爭消滅(比如亞歷山大對波斯所做的),就連阿提拉都沒有將滅掉帝國作為戰略目標。帝國最終解體,完全是因為在一開始,自身的擴張對資源的需求就超過了它當時的社會經濟組織方式所能夠提供的稅收,同時,帝國在「蠻族大遷移」的歷史浪潮中逐漸失去人口結構中的優勢並在與阿提拉的軍事對抗中損失了維持統治的軍力,而因為上述經濟上的致命缺陷,損失的軍力無法得到恢復,進而引發連鎖反應和惡性循環,進一步失去更多的地區,最終當帝國中央失去了對所有的地方的控制之後,這個帝國也就完蛋了。

簡單地說,羅馬帝國就像現在的銀行一樣,玩的是十個瓶子和五個蓋子的遊戲,雖然遲早會玩不下去,但在真的玩不下去之前,還有時間和機會糊弄大家,而且有很大的幾率能糊弄成功。雖然知道必須做出改變才能夠避免最終的結局,但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銀行行長們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規則或對既有的弊端稍作節制,他們為了刷業績,反而會玩得更誇張,比如開始玩瓶子更多蓋子更少,甚至違規調用資金掩蓋壞賬。而阿提拉的一出現就拿掉了四個蓋子,於是這個遊戲立刻崩盤。

寫的還行,表揚一下,不可驕傲,繼續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小希的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TAG:馬小希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