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次清雅的文學行走

一次清雅的文學行走

去過澳門數次,這次應邀參加澳門文學節,心裡浮現熟門熟路的親切感覺。對於熟悉的地方,會有莫名的好感。

要一口氣在澳門住五天,算是很長了。平日的出行都是匆匆,會攢下時間窩在自己清雅的書房裡,閑閑散散讀書,安安然然寫作。出行前,我在行李箱里裝三本想讀的書,熨了兩套正裝,出去「見人」,得違背一下平日的隨意,隆重一些。

文學節的活動安排林林總總,我的行程有同行沙龍,圖書館交流會,學校講座等。我理解文學活動是讓作家從文學的大幕後面緩緩走出,向同行和讀者袒露一部分內心世界,寫作初衷和才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澳門文學節的大本營設在南灣大馬路的舊法院大樓,是一幢有年頭的老建築,處在鬧市區的它,外形不算耀眼,但不卑不亢地立了多年。我素來愛慕老建築,踏進這一類的老建築,會湧起前世今生的感慨,心彷彿被漫長時光淹沒,輕微搖晃。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最易生長出繽紛的靈感。

舊法院大樓平日做展覽和戲劇演出,文學節期間,走出走入的人驟然多了。我的一場同行沙龍在這老建築的底樓,來了故事寫作工作坊的作家們,還有一些有心的文學愛好者。活動的形式很清雅,各人一杯咖啡,或一杯清茶,娓娓地聊上數小時。

我談小說人物,談如何爬格子,談文學的恩惠,從文學簡歷上看,我創作七十本書,對兒童文學有一點貢獻,其實是兒童文學成就了我。它給我另一雙眼睛,讓我通過死亡看到生命,從憐憫里看到美和詩意,在人性里看到沒有泯滅的神性,在我最幸福的時候,在我失去親人無法自拔的時候,我都在書房裡寫作,文學撫慰了我。

澳門當地沒有專業兒童出版社,出版童書不易,更不用說澳門繁榮,面積小,感覺節奏慢,過得舒服,但生活成本偏高,要以寫作童書為生,可能要餓肚子的。同行大多是寫作有年頭的,數十年來保持著自己的活法:白天工作,業餘寫作,稿酬十分微薄,有的還是自費出版。

兒童文學難寫,本身就不簡單,讀者年齡的階層跨越很大,另外兒童文學的文學含量要高,更是語言的藝術。電腦時代,簡潔是智慧的靈魂,但真正的好作家,調動寫作語言,會像繡花一樣,一針一線都是美,千錘百鍊,很多時候忍不住顯擺一下,有話偏偏不這麼說,而是那麼說,保持語言的光澤和魅力。澳門同行送我很多他們創作的童書,有薄薄的繪本,也有富有趣味的故事,和孩子共同創作的親子讀物。我肅然起敬,他們走的兒童文學之路不容易,是馬拉松,保持心的清雅,創造能力,價值判斷,美感,持久的熱情和文學使命。

還有一場活動也是印象頗深,是去澳門鄭觀應中學談文學。當下青少年易被電視手機等數字媒介吸引,忽略文學閱讀成了普遍現象。文學不是高大上,但如此重要,人生的經驗和文學的積澱構成了一個人的修養,有文學做底蘊,人的精神世界容易在一環環的日常奔波中脫穎而出,飛翔而起。

我和學生談文學,談創作,幾個故事都用「情境化」的方式來講,幻想新作《變形學校》引起轟動和共鳴。少年劉小布在黃魚車路小學就讀,爸爸是典型的「亞洲家長」,把分數看得重,時常讓劉小布難堪,生活無趣又沉悶,一次,一隻金色的蜜蜂引領他進入「變形學校」的神奇領地,有了無限變幻。學生喜歡書里的幻想,不動聲色的幽默。互動環節中,大家圍繞:如果你有魔法,會把學校變成什麼樣子?現場群情激昂,學生的妙語不斷。

印象中,澳門學生有夢想和熱情,男生清純,會難為情,女生沒有覺得自己多麼美,多麼了不起,這才是最打動人心的,也是自然不過的美。不過,少年成長之路瞬息萬變,有善和美,也有複雜和多元性,以及陰暗。給少年的作品與其對暗面避而不談,不如展現多元,給少年看到世界的多樣,人的豐富性,以文學展現人學。

還有清雅的一筆,澳門文學節期間,我住美高梅隔壁,常常一杯橙汁,一本書,看一眼海景,一餐吃一份葡國雞飯,定力超標。離開澳門的時候,我帶走大半箱書,還有兩盒味道質樸的杏仁餅,一路在想,回去和誰分享。(秦文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用一顆平常心去捕捉,美俯拾即是
當三千年的歷史在鄔達克舊居相逢 帛畫邂逅古琴 穿越歲月無數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