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鄒雅婷編輯整理:華夏民族版:獨龍族

鄒雅婷編輯整理:華夏民族版:獨龍族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2月10日 第 07 版)

獨龍族總人口為6930人(2010年),是我國人口較少的一個民族,也是雲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為貢山縣)為獨龍族唯一的自治縣,其中,處在獨龍江河谷的獨龍江鄉是縣內獨龍族最主要的聚居區,其餘則散居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齊樂鄉的「俅扒卡」村和西藏自治區察隅縣的察瓦龍鄉。

歷史上獨龍族曾被稱作「俅人」「俅子」「曲人」「洛」「俅帕」「曲洛」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他們歷來的自稱「獨龍」,被正式定名為獨龍族。

源於氐羌 擅長漁獵

獨龍族的族源及民族的形成,時至今日還沒有較為清楚的脈絡及線索,但從語言系屬上來看,作為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獨龍族,應當來源於氐羌族群。歸納其民族內部所流傳的傳說,則主要有兩種:一認為獨龍族是土著民族。二認為獨龍族最初居住在怒江一帶,後因出獵偶然來到獨龍江河谷,看到這裡不僅有寬闊的獵場,而且還有較為平坦的台地,便陸續遷居至此,並逐步由北向南發展。近年來大多數學者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可信。

過去,獨龍族的農業以刀耕火種為主,農作物產量很低,一般一年糧食收入不夠全年所需,必須靠採集和漁獵來補充。

獨龍族人一般根據季節的變化來採集應時野食。其中有野苕、董棕、登木線根、小竹筍、竹葉菜、野蒜、大百合、魚腥草等20多種野生植物,有青頭菌、雞油菌、香菌、牛肝菌、松菌、乾巴菌、蘑菇、木耳、銀耳、白參等20餘種可食菌類。此外,捕捉各種野蜂、割蜂蜜、取蜂蛹、掏鳥蛋等,也是獨龍族採集生產重要內容。

漁獵也是獨龍族生產活動的重要內容。獨龍江峽谷的深山密林里成群結隊的各種野生動物,為獨龍族人提供了豐富的肉食和皮毛。每個家族公社都有比較固定的獵場,多在高寒山區。主要的狩獵工具有弩弓、竹箭、砍刀、獵狗等。狩獵活動一般多在冬、夏兩季進行,分為集體圍獵和個人狩獵兩種形式。所有獵物都按傳統習慣由大家共享,進行平均分配。

捕魚一般不分季節,但從每年四五月河水暴漲到秋末,是捕魚的最佳時刻。過去還有專屬於各個家族的「魚口子」(魚場),大家只能在自己的「魚口子」里捕魚,捕獲所得要平均分給家族成員。現在人們可以任意沿江上下置網掛簍,所獲亦歸勞動者個人支配。

傳說豐富 喜歌樂舞

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歸屬目前尚無定論。獨龍語內部可分為兩大方言,即獨龍江的獨龍語方言和貢山丙中洛的怒江獨龍語方言。

獨龍族歷史上沒有文字,主要以刻木、結繩的方式記事和傳遞信息。1979年,當地文化幹部創製了獨龍語拼音方案,1984年起在獨龍族幹部群眾中試教推行,受到大家的歡迎和支持。

在長期與大自然搏鬥和反抗歷代封建統治及外國侵略者的鬥爭中,獨龍族人民創作了具有本民族鮮明特色的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作品。代表性的神話傳說有《創世紀》《大螞蟻把天地分開》《嘎美嘎莎造人》《獵人射太陽》《洪水泛濫》等,不僅反映了獨龍族社會最初階段的生活及抗爭情況,還記述了獨龍族先民們對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種種看法與解釋。流傳較廣的民間故事《星星姑娘》《魚姑娘的故事》《姑娘與青蛙》等,想像豐富、構思奇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到了近代又增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內容及題材,如《反抗察瓦龍土司的鬥爭》《獨龍族人民狠揍侵略者》《痛打土司管家》等。此外,獨龍族人民還結合社會生活和狩獵活動的實踐,創作了許多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如《兔子與老虎》《貓和獅子》《小兔和老熊》《老虎同火賽跑》《說謊話的狗》《烏鴉和老虎》等。

獨龍族喜歌樂舞,特別善於通過「唱」和「跳」的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起房蓋屋、歡慶豐收等重要場合,都要載歌載舞、唱歌對調。

歌謠大多有感而發、簡潔明快。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被稱為「普」,語言含蓄難懂,講究字數齊整,上下兩句相同而對仗。演唱時融詩歌舞為一體,邊跳邊唱,踏歌而行。又因具體內容不同而細分為迎新年時唱的「老社普」、過年節時唱的「卡爾江普」、蓋新房時唱的「球木普」、辦喪事送亡魂「阿細」時唱的「阿細普」等。另一類稱為「門竹」,通俗易懂,極具生產生活色彩。兩類歌謠都有對唱、合唱和獨唱等形式,是獨龍族百姓生活中最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活動。

穿麻布衣 喝「同心酒」

獨龍族的傳統衣著十分簡單。男女一律袒露臂膀,小腿都纏裹麻布綁腿。男的斜披一條稱為「約德格仁瓜」的條紋麻毯,左右包抄到胸前拴結。胯部通常用麻繩系著一小塊叫「能布特連」的麻布圍兜著下體。左佩刀,右系篾籮。婦女用兩塊叫「其拉衣約瓜」的長麻毯圍身至膝,並包抄向前。自左抄右的,用繩緊緊系在腰間。從右抄左的,則披脫自如。通常是白天為衣,夜間做被。

獨龍族男女均散發,前垂齊眉,後披在肩上,左右蓋耳。過去都喜歡墜系耳飾和佩掛項鏈,現男子已極少系戴。過去女子有文面的習慣,獨龍語稱為「巴克圖」。一般在十二三歲時進行。文面時,先用竹籤或樹枝蘸鍋煙灰水在臉部描好紋型,干後,拿一根長有硬刺的老荊棘自上而下地對準臉上圖案,再用木棍輕輕敲擊沿紋路打刺。拭去血水,敷以鍋煙灰或一種深色的草汁並反覆擦揉刺紋,使之滲入皮下。7天左右被刺紋處紅腫結痂,等創口癒合脫痂後所紋圖案呈青藍色,再也洗抹不掉,永遠留在臉上。文面的樣式因地區不同而各有差異,通常在獨龍江上游一帶是滿面文,即前額、雙頰、鼻樑及上下唇都刺有花紋;下游一帶則只在鼻尖刺一圈和唇下刺兩三路。共和國成立以後,這種文面習俗已逐漸被獨龍族婦女所摒棄。

獨龍族的傳統飲食自然獨特,屬於糧食和野生植物各佔一半的雜食型結構。好飲酒,喝的是自釀的低度水酒。凡親友來往、生產協作、婚喪嫁娶、宗教儀式和節慶活動等都少不了酒,酒在獨龍族社會生活中佔有特殊的重要位置。每當有客人遠道而來或逢年過節,賓主都要相互摟著脖子,臉貼臉、嘴挨嘴地喝上一杯「同心酒」,以表達彼此間的友誼和忠心。另外,受附近藏族的影響還喜歡將茶葉、鹽和熬熟的動植物油混合在特製的竹筒里「打」茶飲用。

獨龍族地區民風古樸純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風尚世代相傳。由於高山積雪,經常和外界隔絕,人們遠行時攜帶的食品用具,往往為了避免往返負重之苦而暫掛在樹枝上或放在岩洞和哨棚里,回來時才逐袋取用,別人從來不會擅自拿走。大家尊老愛幼,生活雖然窮苦,卻沒有乞討之人,鰥寡孤獨、老弱病殘都能得到全村的無私幫助。獨龍族人歷來團結互助,不管哪家起房蓋屋,全村都會主動登門無償相幫,不吃飯僅喝一點水酒。而婚喪嫁娶則不請自到,還帶來酒、肉、糧食等禮物。

自製曆法 剽牛祭天

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獨龍族根據自己對生產過程和自然現象變化的觀察和總結,創造了一種適合於自身生產生活需要的歷演算法,即根據月圓月虧、花開鳥鳴、草木生長、雨雪飄落、江河起伏等來計算年曆。從當年的大雪封山到次年的大雪封山算為一年,稱為「極友」。從月亮最圓的那天起至第二次月亮最圓時為一月,稱為「數朗」。獨龍江上游的獨龍族以「龍」(意為「圓」,即月圓的意思)為基數來劃分每年的十二個節令,並據此安排各種活動。下游的獨龍族則採用「花鳥歷」,把一年劃分為花開月、鳥叫月、燒火山月、播種月、收穫月等10個季節。其節令不十分嚴格,但對花開鳥叫等物候卻極為重視。每當桃花盛開,「戛高馬鞏」鳥鳴時,要及時播種。再到「崩得魯那」鳥叫時,則停止一切播種。

獨龍族唯一的傳統節日就是過年,獨龍語叫「卡爾江哇」(或稱「卡雀哇」)。一般在農曆的冬臘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間舉行,沒有固定的日期,具體由各村寨自己選定。節日的長短視食物的多少而定,約二三天或四五天。年前友好家族便以「口傳」「結繩」「刻木」等形式相互邀請,客人會在過節的前一天如約而至。節日里,人們祭祀天鬼山神、「拋碗卜卦」、共吃年飯、唱歌跳舞以至通宵達旦……而最熱鬧、最隆重的就是剽牛祭天。獻祭的牛有時是較富有的人家捐獻的,也有由全村共同獻出的,只要有條件就非舉行不可。儀式開始時,家族長或巫師把牛牽來拴在場子中央的木樁上,在它的背披上「獨龍毯」,角上掛上串珠。接著由主祭人點燃松明和青松毛,面向東方叩頭念祭詞。然後取下牛身上的毯子和串珠,兩個選好的獵手手持長長的竹矛從兩頭邊舞邊跳進入場中,在場的人們一一給他倆敬酒,二人猛喝狂跳,四周群眾則圍成一個大圈邊唱邊舞,大小鋩鑼一起敲響,整個氣氛愈發熱烈。當牛被勇敢的獵手用鋒利的竹矛刺死,眾人便在歡聲笑語之中,迅速地用大鍋把肉煮熟並平均分給在場的每個人,未到場的也按舊俗託人捎去一份帶皮毛的肉。牛頭則歸獵手,大家跟著他邊吃邊喝、載歌載舞,共祝來年人順糧豐。

(摘自《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中國少數民族》卷,本版文字除署名外均由鄒雅婷編輯整理。本版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 的精彩文章:

葛芳:米蘭的約定

TAG: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