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是人間祭灶時

此是人間祭灶時

此是人間祭灶時

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灶神。"由此,遠在周代,天子與庶民便一同崇祀灶神,這大概,是最為久遠的祭灶起源吧。

作為一個農耕民族,火的發現,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因為有了火,我們的祖先得以禦寒,得以驅獸,得以吃熟食,得以繁衍生息,得以邁進文明時代……故稱灶神為一家之主,便不為過了。

其實,在中國的鄉土生活里,這份虔誠之心體現得更為明顯,小時候的我不是很理解,越長大,才越發現,那是一份多麼珍貴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在姥姥家,每當臘月二十三,全家就要上上下下地忙活起來,掃房子、買糖瓜、包餃子、貼對聯……而我,喜歡追在姥姥的身後,不解卻又好奇地盯著她,聽她解釋這一件件事的講究。

「掃塵啊,是要除舊迎新,拔除不祥,乾乾淨淨地,才能討灶王爺歡心!」

「要把買來的糖瓜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啊,灶王爺就不會向玉皇大帝說壞話了,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嘛。」

「起身餃子落身面,包好餃子,給灶王爺當乾糧!」

「每個地方貼的對聯都是不一樣的,神靈前面的要是敬仰祈福的句子,畜圈裡就是六畜興旺等祈求豐收與慶賀的,當然了,還有一些單聯,像出門見喜啊,滿院生金啊,這都是有講究的,一點也馬虎不得。」

我似懂非懂地看著姥姥,那時候剛剛接觸科學,於是毫無避諱地反駁她:「姥姥,您凈瞎說,這都是封建迷信!」

姥姥連忙過來捂住我的嘴,故作生氣地說:「你個小丫頭,懂什麼?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別瞎說!」

我吐了吐舌頭,就跑開了,然後幫著家裡人一起掃房子,其實,置身於這種熱情而純粹的環境中,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只可惜,這個道理,我是在再也回不到那場幸福的忙碌中後,才明白的。

當姥姥搬到了城市裡,我再也不用坐好幾個小時的車回姥姥家過年了,離開了那些糧倉畜圈,祭灶,似乎也變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有時候,疏文都可以省略了。是啊,偌大個城市裡,每天疲於奔命的人們,哪裡還有時間,去虔誠地完成這樣一套程序呢?可為什麼明明小時候那麼不理解祭灶的我,如今竟也感到一絲空落落呢?

越長大,越開始追憶那些古老的形式,那時候,人們雖然生活水平不高,科學不發達,卻如此虔誠地擁有著信仰,也正因為信仰,人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認為只要心誠、努力,就一定會有好收成;如今,我們的科學將神靈無情地凡塵化,甚至一不留神就成為了封建迷信,我們沒有敬畏,所以根本不怕因果報應,為了牟利不擇手段;我們沒有信仰,所以內心總是感到空虛,甚至迷失在車水馬龍之中。

又是人間祭灶時,我想分享一篇祭灶疏文,謹以此,獻給我時光里不可逆的那份記憶,獻給那麼美好的祭灶習俗。

伏以聖德洋洋能解千災禍厄,神恩浩蕩得降百福禎祥,今據XX省XX市XX吉宅居住信士弟子XX,拜請九天,司令灶君,一家之主,五祀之神,詞候吞於北斗之中;察善惡放東廚之內,賜福赦罪,移凶化吉,安鎮陰陽,寶佑家庭;災禍必滅,何福必增;有求必應,無感不通;大悲大原,大聖大慈;九天東廚,司令灶王,元皇定國,護宅天尊。

至心皈命禮。位司喉舌,經理庖廚。錄人間功過之因,依期上奏;體天地生成之化,覆佑下民。驅不正之鬼神,掃灶中之疵癘。一家吉慶,合宅昌榮。朝夕承匡扶之仁,庚申察是非之目。雍雍瑞相,赫赫靈只。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香煙隆慶平安宅。燭焰開出福壽花。大道東廚。灶前供養。御皇三炊。爐里香齋。乘入浩祭。九啟於前。恭聞如來。道寶信香。乞仗敬香。奉請供養。道由心學。心借香傳。香焚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降。仙佩臨軒。虔誠關告。逕達九天。

奉請:

東方青灶神君。

南方赤灶神君。

西方白灶神君。

北方黑灶神君

中央後方黃帝灶尊。灶公灶婆。灶伯灶叔。灶子灶孫。灶家眷族神君。三十六天罡大灶神君。七十二地府小灶神君。天灶地灶神君。陰灶陽灶神君。直灶橫灶神君。灶上童男。灶下童女。火部會內。合局威靈。上來引請。灶司聖眾。量已為靈。筵上敬具。護表為人。預備靈香寶燭。齋饈紙財。以身供養。

伏望灶司俯在

香齋祝灶司。祝灶保平安。

消災增福壽。人口保康寧。

天運XX年XX月XX日XX時信士謹疏

歡度佳節

我們一直在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園燕知 的精彩文章:

TAG:文園燕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