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恪靖固倫公主封號及其園寢考

恪靖固倫公主封號及其園寢考

摘要

恪靖固倫公主是在滿蒙聯姻歷史上唯一一個遠嫁喀爾喀蒙古的皇帝女兒,也是唯一一個園寢在國外的皇帝女兒。作者去蒙古國實地考察了恪靖固倫公主園寢及珍藏在蒙古國國家博物館裡面的文物,對恪靖固倫公主的封號和園寢進行了考證。

關鍵詞

恪靖固倫公主、恪靖公主園寢、恪靖公主封號

正文

一、尋訪前記

恪靖固倫公主,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字。她的府邸至今仍屹立在呼和浩特。但是她的墳墓園寢卻鮮有人至。根據記載,國內學術界只有呼和浩特博物館的杜曉黎先生於2001年,呼和浩特博物館卜英姿先生於2013年,先後探訪過。

作為一個清史愛好者和一個走陵人,去考證、尋訪並推廣這些歷史的痕迹尤為重要。如果沒有人去堅韌地尋訪這些「忘卻的紀念」,那麼多年以後我們真的會「數典忘祖」。我走陵11年了,開始只是一個人瞎走,甚至有的時候不記得照相。但是在這條路上不斷地看到諸多前輩和老師:於善浦先生、馮其利先生、楊海山先生、王林先生、宋大川先生、楊曉晨老師、楊明老師、秦飛老師、陳赫老師、劉德旺老師、周莎老師、吳曉平老師等等。有的人精於考證、有的人精於攝影、有的人精於尋訪,這些前輩和老師不斷的給我信心和動力。也讓我看到了希望,在這條路上雖然枯燥,但是並不孤獨。

在2016年的十一期間,整理好行囊,辦好了簽證,踏上飛赴烏蘭巴托的航班,走向了尋訪歷史痕迹的征途。

二、封號考證

恪靖固倫公主先後有過三個稱號,即「和碩公主」、「恪靖公主(和碩公主)」、「恪靖固倫公主」。

這裡,「和碩」、「固倫」是品級的象徵。崇德元年確立宮闈制度,並規定:皇帝之女,中宮所出者封「固倫公主」;妃嬪所出者封「和碩公主」;中宮撫養宗室女下嫁者亦封「和碩公主」。恪靖固倫公主的生母為貴人郭絡羅氏,所以初為「和碩公主」,而封號一般都是在公主出嫁時冊封的。

1.賜予封號的時間

《清聖祖實錄·卷之一百八十六》記載康熙三十六年受封恪靖公主,而《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六·表六》則記載康熙四十五年受封恪靖公主,不知為何相差十年。但是我們來看看恪靖公主出嫁前的幾個姐姐的封號情況,便可推測真偽。

固倫純禧公主,康熙帝養女,康熙帝之弟恭親王常寧長女,母庶福晉晉氏。康熙十年十月二十八生,撫養宮中,依年齡排行為大公主。康熙二十九年,封和碩純禧公主,時年二十歲。嫁給蒙古科爾沁部台吉博爾濟吉特氏班第。

固倫榮憲公主,康熙帝第三女,母榮妃馬佳氏,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年正月受封為和碩榮憲公主,同年六月嫁給漠南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時年十九歲。康熙四十八年,晉封固倫榮憲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歲。

和碩端靜公主,康熙帝第五女,母布貴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一年受封為和碩端靜公主,同年十月嫁給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烏梁罕氏噶爾臧,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去世,時年三十七歲,康熙五十八年,葬。

由此可知,「恪靖」的封號,應該是出嫁時的康熙三十六年賜予的。那麼為什麼《清史稿》中記載了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四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據記載,康熙四十四年年底,大約十一月初三左右,恪靖公主由北京啟程,行程二十餘天,遷入了歸化新建的「恪靖公主府」。那麼也就是說大約十二月初入府。也許在次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五年,在府內舉行過某種儀式,所以後世有四十五年之訛傳。

2.封號的滿文寫法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郭美蘭先生根據康熙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五日的內務府滿文奏摺考證「ginggun elh egungju」即恪靖公主的封號。「ginggun」意為「恭敬、謹慎」,「elhe」意為「安靜、平安」。這一點也通過金冊的實物照片也驗證了這一點。

3.封號文字的順序

據《皇朝文典》記載冊封和碩恪靖公主的冊文為:典崇鰲降,帝女戒以欽哉,詩美肅雍,王姬詠其禮矣。既嫻內治,宜被殊榮,咨爾和碩公主,乃朕之女,敬慎居心柔嘉維則,母儀克奉,教夙稟於在宮,婦德無違,譽尤彰於築館,出銀潢之貴派,作配高閎,備玉碟之懿親,共襄宗國鳳古允協,象服攸宜,是用封爾為恪靖公主,錫之金冊,謙以持盈,益篤興門之枯,貴而能儉,永垂宜室之聲,勿替令儀,尚緩厚祿,欽此。

圖為恪靖固倫公主滿文、右圖為恪靖公主滿文

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公主是由「和碩公主」封為「恪靖公主」,那麼封號中到底有沒有「和碩」兩個字呢?《清聖祖實錄》和《清史稿》的記載是有的,但是冊文中為什麼沒有呢?同時郭美蘭先生在其文章《恪靖公主遠嫁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述略》中考證在相關滿文奏摺中要麼是「ginggunelhegungju」,要麼是四公主,並沒有出現和碩恪靖公主或恪靖和碩公主的字樣。同時我們可以看下面進封為恪靖固倫公主的冊文中,提到的也是ginggunelhegungju(恪靖公主)和ginggunelhegurun i gungju(恪靖固倫公主)。

筆者認為,這是因為清制中公主只有「和碩公主」和「固倫公主」兩種,並且皇帝的女兒一般都是後有封號,那麼在稱呼中都是類似於二公主、三公主之類,那麼稱呼為和碩二公主、和碩三公主就很彆扭。並且一起步就是和碩公主,只要是公主,最低也有「和碩」二字,所以可能就被簡化了。而固倫公主相對而言就尊崇的多了,所以要強調。這裡可以從冊文中公主的封號看出,漢語的是「恪靖固倫公主」、滿語的是「ginggunelhegurun i gungju」均是把固倫公主寫在了後面。

所以,恪靖公主的封號應該依次為:和碩公主、恪靖公主、恪靖固倫公主。

據《皇朝文典》記載雍正元年二月,進為恪靖固倫公主的冊文為:惟雍正元年歲次癸卯七月戊寅朔越八日乙酉皇帝制曰:鸞書申錫,恩必厚於本支,象服增崇,誼每殷於同氣,載稽今典,用賁殊榮。咨爾恪靖公主乃聖祖仁皇帝之第六女也,毓秀紫薇,分輝銀漢,承深宮之至訓,無怠遵循,緬女史之芳規,宜懷龜勉。朕攢承大寶,仰體鴻慈,聿弘錫類之仁,特沛絲綸之命,是用封爾為恪靖固倫公主,錫之金冊。謙以持盈,彌勵儆慕之節,貴而能儉,尚昭柔順之風,克樹令儀,永膺多福,欽哉!

恪靖固倫公主的冊文共四頁,每頁長約23厘米、寬約9.5厘米。頁與頁之間上下兩端以卯釘相連接。冊文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以青色描之。漢字從右往左書寫,滿文從左往右書寫。現金冊藏於蒙古國國家博物館,完好無損,光澤如新。

三、不凡一生

1.聖祖第六女、排行四公主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所存《玉牒》記載,固倫恪靖公主乃聖祖仁皇帝第六女,但因聖祖皇女中有十位早殤,故固倫恪靖公主齒序第四,又稱四公主。系「康熙十八年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時,貴人郭絡羅氏佐領三官保之女所出。康熙三十六年五月,選喀爾喀土謝圖汗部郡王敦多布多爾濟為和碩額駙,本年十一月下嫁。雍正二年晉封固倫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乙卯三月初九日薨,年五十七歲」。

其額駙敦多布多爾濟,博爾濟吉特氏,為多羅郡王噶勒丹多爾濟長子。康熙三十一年襲札薩克多羅郡王;三十九年晉和碩親王襲土謝圖汗;四十一年降郡王。雍正元年,復封親王。乾隆七年九月,愉恪郡王第四女縣君(恪靖公主侄女)續嫁敦多布多爾濟。八年薨,年六十六歲。

2.嫁給了地位重要的土謝圖汗部

明代末年,蒙古族以大漠為中心分為三大部分。大漠是指戈壁沙漠,位於蒙古國南部的東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爾泰省以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西部二連浩特一帶以南。

大漠以南,稱為漠南蒙古,分布地區大致就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東接盛京、黑龍江,西接伊犁東路,南至長城,北逾絕漠,袤延萬餘里」。大漠以北,稱為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內蒙古),分布地區大致就是蒙古國。「東至黑龍江呼倫貝爾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內),南至瀚海,西至阿爾泰山(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北至俄羅斯」。大漠以西,稱為漠西蒙古(衛拉特蒙古、厄魯特蒙古),分布地區大致就是我國新疆地區,東自阿爾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喀爾喀蒙古由土謝圖汗部、扎薩克圖汗部、車臣汗部和賽因諾顏部組成。部族首領保存了「汗王」的稱號。康熙二十六年,受漠西蒙古的噶爾丹侵擾,土謝圖汗率全部內附清朝,之後其餘各部也先後內附。使整個外蒙古置於清朝的直接統轄之下,同時開啟了清朝與外蒙之間聯姻的序幕。《清史稿·卷五二一·藩部四》記載土謝圖汗部「本為喀爾喀四部之首,內則哲布尊丹巴住錫庫倫,外則鄰接俄羅斯,有恰克圖互市,形勢持重,號稱雄據」。這裡不難看出土謝圖汗部的重要性,其中庫倫就是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而恰克圖已屬於俄羅斯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了。

當喀爾喀蒙古歸附清廷後,康熙皇帝便注意籠絡土謝圖汗部首領。康熙三十年多倫會盟,封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之子噶勒丹多爾濟為多羅郡王,次年噶勒丹多爾濟卒,命其長子敦多布多爾濟承襲扎薩克郡王。

3.婚後住在中間的公主府

因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婚後已是冬天,漠北十分寒冷;而婚後不久,公主又有孕在身,所以恪靖公主並未立即遠赴漠北。據郭美蘭先生考證,康熙三十八年,因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去世。次年三月,敦多布多爾濟由和碩郡王晉和碩親王,並承襲土謝圖汗爵,要返回其游牧地方,公主故而在婚後第四年即康熙三十九年才首次前往漠北。但次年公主即返回京城。而公主此次回京後,未見有史料記載公主再次去往喀爾喀。這可能跟當時受漠西蒙古準噶爾騷擾有關。但公主長住京城有所不宜,故選擇居於漠北和京城中間的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舊城)建立了公主府。

修建於300餘年前的恪靖公主府,其影壁、府門、儀門、寢殿、配殿等主要建築至今基本完好。

恪靖公主入住公主府後,仍和康熙皇帝保持緊密聯繫。根據《清聖祖實錄》統計,從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到康熙五十三年五月的八年間,聖祖巡幸塞外,公主覲見5次,額駙敦多布多爾濟亦見5次,其中有兩次是公主和額駙一同覲見。康熙四十六年,聖祖還駕臨公主府。

4.死後葬於喀爾喀的公主陵

雍正十三年三月初九日,恪靖公主去世後。當時因為額駙敦多布多爾濟需要長住多倫諾爾照顧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呼畢勒罕(敦多布多爾濟和其側福晉所生),故恪靖公主去世前的幾年與額駙基本處在分居狀態。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歸化城都統單津等滿文奏摺·雍正十三年閏四月二十一日》所記載:額駙敦多布多爾濟得到噩耗後,「於三月二十六日自多倫諾爾起程,稱其腿疼,於四月二十八日始抵歸化城」留恪靖公主所生之子根扎布多爾濟及所娶康熙帝第三子誠親王允祉之女和碩格格仍住公主府,於乾隆元年五月二十一日,起程護送公主靈柩北行。送至庫倫地方汗山安葬。

5.重要的地位

據記載,當年的恪靖公主權傾漠南、漠北,有參政的權力,有皇帝監國的義務。恪靖公主不但參與政事,而且對老百姓相當體恤。《公主府志》說她:「恭儉柔順,不待皇家之驕,嫻於禮教。」在她暫住過的清水河曾有一塊功德碑,上邊歌頌她「自開墾以來,凡我農人踴躍爭趨者.紛紛然不可勝數」,「實公主之盛德所感也」。這裡指公主暫住清水河期間,曾圈地4萬餘畝開墾種地,吸引了殺虎口外大批漢民前來墾殖,連年豐收之事。為此,聖祖曾親筆御書兩匾訓示警戒自己的女兒。一匾曰「蕭嫻禮范」,一匾曰「靜宜堂」,掛在公主府的過殿和寢堂。

公主下嫁後,喀爾喀諸部沒有再起內訌,齊心協力將矛頭指向搞分裂的噶爾丹。喀爾喀三部(雍正時又分出賽音諾顏部,合稱四部)全體內附,構成了清朝大一統的版圖,促進了蒙古各部與內地的文化、經濟交流發展;使晉商大顯身手,創建了北國商貿黃金網。《公主府志》對此有很高的評價:「外蒙古二百餘年,潛心內附者,亦此公主。」在康熙皇帝嫁到蒙古的女兒中,恪靖公主的婚姻意義是最重大的一個,她是喀爾喀蒙古內附之後第一位下嫁的公主。她是連接滿蒙兩族的紐帶。

四、園寢現狀

1.地理位置

恪靖公主園寢位於蒙古國中央省特勒吉國家公園(Gorkhi-TereljNational Park)內,離烏蘭巴托約120公里。GPS定位為東經107.5554度,北緯48.1836度。

2.園寢布局

根據《清會典事例·卷九百四十九·園寢墳塋》記載,世子、郡王及固倫公主的園寢建享堂三間,門三間,飾朱紅油,繪五彩小花,茶飯間三間,碑亭一座,圍牆八十丈。

園寢坐落于山谷之中,約北偏西45度。無神道。山門右側有碑亭一座。山門、園寢門、享殿、寶頂(地宮)自前向後依次排列。園寢四邊長約62米,基本符合規制。

3.建築殘存

圍牆:青石和磚混合堆砌。北側、東側圍牆尚存,西側圍牆餘15米,南側圍牆只余殘磚基礎。

碑亭:應為2000年在原址重修,六邊形,每邊約2米。內有乾隆五年所立恪靖公主園寢碑,漢白玉之地,蛟龍首龜趺,寬約1米(3尺),高約3米(9尺)。碑寬符合規制,但碑高過低,遠低於親王(3.87尺)、郡王(3.8尺)。碑體有裂痕,字跡已不可辨。根據金啟孮《清代蒙古札記》記載:1959年內蒙古大學請人代抄公主碑文,文曰:

禮嫻內明,夙肅彤管之達,誼篤宗親,恤綸之貞,備舉,遴范永昭。爾恪靖固倫公主,沛,輝分玉葉,柔嘉成性,奉蘋藻以流徽,淑慎躬,協珩璜而著譽。念淪祖之巳八歲,豈題辶駙典禮之宜崇,方載湯既穎,品更勒貞珉,於戲,馬鬣雲疑,長抱緦帷之衫,龍文日麗,彌增之光,爾子孫美哉承哉。

乾隆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山門:高約兩米。但只余門框。山門東南為碑亭,北側為園寢門。

享殿:長約十米,寬約十米,高約六米。面闊三間,硬山卷棚頂,前後出廊,楹枋有旋子彩畫,青石踏跺。牆體有塗鴉。

寶頂:寶頂已不存,原位置有個墓坑。最深處約2.6米。墓坑周邊有青條石基址。可從墓坑中看到墓室。墓室為前後兩劵,青磚券頂。墓葬早年多次被盜,隨葬品已無,破壞十分嚴重。據文睿華《公主府志》記載:「其棺用檀木製成,鑿洞將棺掛於洞中。」但根據王學愚先生考證和1959年蒙古國家博物館的清理髮掘工作,似乎不是懸棺。在發掘中,發現了公主木棺和男性遺骸,疑似夫妻合葬。

[參考文獻]

[1]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6

[2]趙爾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

[3]宋大川.清代園寢志[M]. 北京:文物出版社

[4]金啟孮.清代蒙古史札記[M].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5]郭美蘭.恪靖公主遠嫁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述略[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9.12(19-4):63-69

[6]卜英姿.蒙古國恪靖公主陵考察記[N] .中國文物報2014-5-9(7)

[7]杜曉黎.清恪靖固倫公主金冊[N] .中國文物報2002-7-1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略論金代女真人對契丹文化的承襲
好人難做:元順帝推行優漢改革,反引發民間大起義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