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年跋涉:從陝西到阿富汗,尋找抗擊匈奴盟友,對方卻說:算了吧

十年跋涉:從陝西到阿富汗,尋找抗擊匈奴盟友,對方卻說:算了吧


每晚八點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歷史奇談





(圖)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




這一篇,說的是漢朝與某國結盟對付匈奴,而負責這項使命的人,便是中途被匈奴捕獲的張騫。




在女人的掩護下,張騫和堂邑父成功逃出了匈奴。為躲避追殺,他們一路專揀荒無人煙處行走,好在張騫等人留居匈奴十年,學會了匈奴人的語言,又穿著胡服,不大容易被識破。而堂邑父射箭技巧精良,沿途射殺野獸以充饑,兩人得以活命。




但十年過去了,西域的形勢又發生了變化。月氏人又從伊犁河流域西遷,到阿姆河流域去了。張騫只好折向西南,翻越山脈,終於到了一個叫「大宛」的國家。大宛國王熱烈歡迎張騫的到來,原來國王早就聽說東方有個大國叫漢朝,人口眾多、繁榮富強(誰告訴他們的?),有意結識,和漢朝做生意,苦於路途遙遠,難以溝通。現在張騫突然到來,大宛人喜出望外。






熱情的大宛國王派遣嚮導和翻譯,陪同張騫(在草原那麼久,張騫應該會說匈奴話了吧,這翻譯多半是懂匈奴語和中亞語言,漢語是不可能懂的)前往大月氏。大宛的北面是康居國,通過康居,張騫終於找到了已經在阿富汗定居下來的大月氏人。




原來大月氏在阿姆河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逐漸恢復了元氣。不久之前,他們渡過阿姆河,打敗了阿姆河南岸、今阿富汗境內的希臘人移民後裔(這些希臘人移民後裔,是亞歷山大東征的遺留物),奪取了一塊肥沃的土地。




大月氏國王殷勤地招待了張騫一行,安排他們在旅館住下,好吃好喝地伺候著,但是絕口不提結盟的事情。張騫多次提起漢、月結成軍事同盟,打敗匈奴,收復失地的宏偉計劃:「勝利之後,大月氏可以回到河西舊地!」







大月氏國王微笑不語,這位國王,正是被匈奴割下頭顱當飲酒器的月氏王之孫。



匈奴,真是噩夢一場!回去打匈奴,開玩笑吧!




劉禪有句名言:「此間樂,不思蜀!」月氏人也有這個意思:「此間(阿富汗)樂,不思河西!」




結果張騫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結盟事宜毫無進展。千辛萬苦來到這裡,居然得到這樣的結局,張騫的心情之失落絕望,可想而知!




作者:

司馬路,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特此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文中圖片來源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她是陳勝的妹妹,身穿紅披風,英勇殺敵,屍首卻被掛在樹上,無人敢取
同樣是蕩平外族,為何大唐只用了短短6年,而漢朝卻用了130多年?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