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小年可別忘了送灶!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過小年可別忘了送灶!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黃帝四七一五年 | 歲在丁酉 | 臘月廿三送灶

西曆2018年2月8日

我國的過年節俗一般是從

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

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GIF

灶王爺

 龍腔合唱輯;龍腔賀歲2    祝福

龍飄飄 

00:00/03:07

祭灶是什麼?

祭灶,即臘月廿三日恭送「灶王爺」上天。灶王爺即灶神,道教全稱「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不僅在過去,直到今天許多農家灶間都設有灶神的神位。灶神的職責是管理各家的灶火,是一家的保護神、監察神。

灶神自上一年的除夕開始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這一家人的安危;到了臘月廿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玉皇上帝彙報這一家人所做的善事和惡行。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除夕晚上,灶神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回到人間長久地留在這家的廚房內。

怎麼送灶?

這天晚上會進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玉皇上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然後由他帶回家中。

因此,對於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給玉皇上帝的彙報至關重要,關乎這家人一年的吉凶禍福。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在灶間擺上桌子,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主人先向灶王爺敬香、作揖、磕頭,然後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還邊塗邊說:「好話多說,壞話莫談」。

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之後,便將神仙畫像揭下燒掉,火與煙便一起升天了。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追求美好倫理道德的自律。

宋代祭灶盛況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

古傳臘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

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

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

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

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

勺長勺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

灶神與掃塵習俗的傳說

祭灶之後,人們便開始準備過年。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會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庭院,撣拂塵垢,疏浚明渠暗溝。

道教認為,人身上有三屍神,就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喜歡阿諛奉承、撥弄是非,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上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髒世界。

有一次,三屍又密報玉皇上帝。玉皇聽後大怒,隨即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作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

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

後來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即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

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

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上帝。玉皇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

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王爺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祥和,所以民間送灶後開始,到大年除夕之前,進行掃塵。

點 擊讀取精選熱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安市萬壽八仙宮 的精彩文章:

學道學仙須篤志,聽白玉蟾祖師講修行妙道

TAG:西安市萬壽八仙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