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家,巧舌如簧之鄧析

名家,巧舌如簧之鄧析

鄧析

「名家」是戰國中期以後形成的一個思想流派,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奴隸制度崩潰、封建制度形成的一個社會發展過度階段。整個社會上至貴族,下至底層貧民,都經歷著新事物、新觀念的衝擊,社會結構也產生了劇烈的大變革,新出現事物的「名」(名稱和概念)與舊有事物的「實」(已發生、已有的、客觀實際存在的事物)之間產生矛盾,導致新事物、新現象有實無名,而已過時或腐朽的卻有名無實。因此,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界出現一大批人圍繞「名」、「實」之間的關係產生了激烈的爭辯,這些人被稱為「辯者」或「辯士」。名家,在所有學派中脫穎而出,他們從名詞、概念的分析辯論中,探討出規律和方法,用以駁斥論敵,論證己見。鄧析就是名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鄧析是歷史上確切存在過的人物, 是河南新鄭人,"名辨之學"倡始人。他是一名訟師——專門幫人打官司,相當於今天的律師,相傳其曾運用力學原理,製成汲水所用的工具,頗受人們歡迎。鄭國子產執政時,制定法律條文,並且將法律條文鑄在鼎上公佈於眾,這種成文法的出現,就促使人們不得不去研究法律條文的含義和適用範圍。但是,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鄧析的辯術極為高明,在解釋法律條文的時候,完全可以做到「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無度,而可與與不可與日變」。而且,鄧析在收取訴訟費時也很特別,不收錢財,大官司外衣一件,小官司短衣短褲,所以,找鄧析打官司的人絡繹不絕。再加上鄧析辯才之高超,可以說法律的解釋權完全被他所擁有,這樣一來,成文法不但沒有起到所應有的效果,反而成為了一些人可以隨意解釋的廢律,於是,鄭國的執政者子產下令將鄧析處死。

在《呂氏春秋》中,記載了關於鄧析的這樣一件軼事:有一年洧水(今河南雙洎河)發了大水,鄭國有一個富翁不慎落水溺死,屍體被別人打撈起來,死者的家人要求用錢買回,但撈到屍體的人要價太高。於是死者家屬找鄧析出主意,鄧析聽了說:"別擔心,那個人只能將屍體賣給你,他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賣掉"。撈到屍體的人也知道了這件事,擔心屍體處理不掉,也去找鄧析要主意,鄧析卻回答:"不要著急,他不從你這裡買,還能從誰那裡買?"。所以,漢朝的劉向說鄧析「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見《荀子·不苟》篇楊倞注)。

另外,《荀子·不苟》中還記載了鄧析和惠施(姓惠,名施,戰國中期宋國商丘(今河南商丘)人 ,是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師莊子的至交好友)的其他辯題,如「卵有毛」。

「卵有毛」說的是雞蛋有毛,但是雞蛋怎麼會有毛呢?可這個命題所包含的道理卻是對的,它強調了事物發展轉化的可能性。因為雞蛋內在的包含有發育成小雞羽毛的基質,如果沒有這種基質,孵化出的小雞就不會有羽毛。所以說,「卵有毛」。除「卵有毛」外,還有如「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須」,總共五條著名的命題。荀子在《荀子·非十二子》評價鄧析:"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綺辭。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惠施、鄧析也。」

宋世傑(周星馳飾)

看過《審死官》的朋友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星爺所飾的「宋世傑」與鄧析很相似,不過兩人的結局卻是大相徑庭。一個因「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無度,而可與與不可與日變」而死(據錢穆考證,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事在《左傳》定公九年,而子產死了已有二十一年,此見《先秦諸子紀年·鄧析考》,可見子產還是容忍了他的搗亂),一個最終替人申冤成功。

方唐鏡(吳啟華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諱莫如深」是什麼意思?進來瞅瞅看
相煎何急,戰國時師出同門的相愛相殺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