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期時代多件古玉亮相濟南 每件都是無價之寶

新時期時代多件古玉亮相濟南 每件都是無價之寶

玉文化是中國文明史上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古玉器既是物質財富,更是精神財富,是文化藝術與政治經濟的高度結合。近日,筆者聽聞濟南市泉城公園內有一家玉器博物館,裡面收藏著一些古玉器,便慕名前往。據悉,這家玉器博物館為民間收藏家劉慶忠創辦,為山東省首家民辦玉器博物館。圖為:紅山文化年代的古玉器,名為玉太陽神。

據劉館長介紹,該館建築面積800多平米,收藏了從紅山文化時代到清朝期間的300多件古玉器。其中,紅山文化時代的玉器有9件,每件都是無價之寶。據了解,紅山文化是東北地區的史前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1908年首先發現於內蒙古紅山,因此稱為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均出土於墓葬和遺址中。圖為劉館長向我們介紹一件紅山文化時代的古玉器——玉馬蹄形器。

劉館長介紹,這款名為玉馬蹄形器的玉器,材質為岫岩玉,透閃石軟玉,黃綠色,有褐色沁斑。器型呈馬蹄形。該器件為紅山貴族束髮器,象徵其崇高身份,屬於玉制重器。

紅山文化玉器的器型十分豐富,玉雕工藝水平也非常高。常見玉器有豬龍、玉龜、玉鳥、獸形玉(尤以豬首為主)、勾雲形玉佩等。本圖玉器就是典型的玉豬龍,黃褐色,頭部碩大,吻前伸,體捲曲如環,首尾內側相接。雙耳呈圓弧狀豎起,雙目略凸,呈圓形,頭尾缺口處留有明顯的切割痕。通體拋光,晶瑩剔透。

紅山文化是原始的以石制玉,這一時期還沒有金屬,玉器多以形取勝,重在傳神。該件玉器名為勾雲形玉佩,長19.6厘米,寬8.6厘米,厚5.3厘米。難以想像,這麼厚重的玉佩,古人如何佩戴?古人認為,雲也是行雨的神,故以雲狀玉器祭之。

該件玉器名為玉勾雲形器,也是紅山文化時代的。古人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情況下,能打磨出如此精緻的玉器,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也難怪劉館長會說,這些都是無價之寶。的確,能經歷5000多年至今,依然閃爍著玉之光芒,的確是難以從經濟角度來衡量價值。

圖為:玉器博物館展廳的局部。濰坊媒體聯盟:懲惡揚善,有溫度的記錄濰坊大小事。歡迎加作者微信weifangwenhua提供新聞線索,用有溫度的圖文,講好濰坊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濰坊媒體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濰坊媒體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