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動態圖細解乒乓球技術之:弧圈球

動態圖細解乒乓球技術之:弧圈球

弧圈球是一種強烈的上旋球,特點是既有強大的攻擊力又有很強的穩定性。由於它的旋轉非常強,因此它雖然是上旋球,卻從傳統上旋球中分離出來成為單獨的一類。按擊球的方位來劃分,弧圈球可分為兩種: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反手弧圈球中又分為幾大類加轉弧圈,前沖弧圈,側旋弧圈,等等。

初學者常易拉漏球,或球擦拍邊,找不準擊球點,要多做徒手練習,牢記動作要領,逐步體會手、腰髖、腿的配合和肌肉感覺,產生手感。

拉弧圈球,是先打後摩,又打又摩,以摩為主。因此,手臂不能伸得太直,引拍不要過低,拍形前傾角度不能過大,向上發力時也要向前發力,以免造成漏球、擊球時間遲、發力效果差等現象。手腕要先向後伸,觸球一剎那,向前打擊球後向上摩擦,這樣爆發力大,還能起微調的作用。加強了手腕對拍形、弧線的控制,增強了摩擦力。

弧圈球基本動作要領:

1、站位: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腳間距離比快攻時略大,兩膝微屈,重心約在前腳掌內側,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傾。與拉加轉弧圈相比,站位更近,重心略高。

2、引拍:當來球從檯面彈起時,左腳稍蹬地右轉,轉腰彎屈膝關節同時重心落到右腳上,右肩下沉,右手隨之引拍至身體右後方。與拉加轉弧圈相比,拍形更前傾些,引拍位置稍高,但應該低於來球。

3、揮拍擊球:右腳蹬地,挺髖,腰部向左上方轉動,在肩部帶動下,大臂帶動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擊球瞬間,整個身體的動量傳遞到手腕,加速度達到最大。擊球點在來球的上升期或者高點期,摩擦球的中上部。擊球後重心移至左腳。

4、還原:隨勢揮拍後注意儘快還原。

正手拉加轉

1、特點:又稱「高吊弧圈球」。上旋強烈,第一弧線較高,運行速度較慢,第二弧線反彈下墜,向下滑落快,不易識別著台點及飛行軌跡,給對方掌握回球的節奏、時間、拍形增加困難,感到對不上點,使不上勁,能直接得分或為拉前沖弧圈製造機會,通常在接發球、對削、搓、擋、攻以及接出台的下旋球時運用。雙方對拉弧圈球時很精彩好看。

2、動作要領:兩腳分開,兩膝內收微曲,重心置前腳內側,左腳在前,略提腳後跟,身體略右轉,手腕外展,向後拉,拍形成橫立狀。引拍至右後方,當來球跳至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時,觸球中上部或中部,腰髖帶動上臂、前臂由後向前揮動,擊球瞬間立即向前上方發力,右腳掌內側用力蹬地,梢伸膝,前臂要迅速旋內收縮,協同摩擦,重心由右腳轉向左腳。整個動作類似於擲鐵餅。

反手拉前沖

1、特點:同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2、動作要領:兩腳分開,右腳略前,重心置於左腳,上體略左轉,手臂自然彎曲,肘關節略近身,手腕內收,引拍時前臂外旋拉向左後方,拍形前傾,球彈氣於高點期或上升後期,觸球中上部,腰髖由左向右前上方轉動,上臂帶動前臂,以前臂為主加速向前略向上摩擦,鞭打式地擊球。拍撞球後,手腕向前加力摩擦,重心由左腳轉至右腳。

反手拉加轉

1、特點:橫拍反手拉弧圈球和用直拍反手拉弧圈,是橫拍和直拍橫打選手獨特技術之一。同正手拉加轉弧圈球比較,弧線、反彈特點基本相同,但速度稍慢,力量、旋轉稍小。主要用於接下旋發球、發球搶拉、搓中轉拉以及對付一般的攻球和弧圈對拉等。

2、動作要領:站於球台偏左部位,距台約60厘米左右。兩腳基本平站,身體重心落雙腳,雙膝微屈,腹內收,腰、上身略向左轉,前臂置腹前自然彎曲。引拍至腹部左側下方,肘關節略向前,屈手腕,拍下垂,拍形稍前傾,重心略左腳,於球下降前期觸球中上部,觸球瞬間腳用力蹬地,伸膝、轉腹,腰髖帶動上、前臂向前上方發力,拍撞球後摩擦,重心略上提前移並轉至右腳。

正手拉前沖

1、特點:上旋強烈,第一飛行弧線低且長,球前進速度快,第二弧線下墜比加轉弧圈球更低而快,急劇前沖向下滑落,殺傷力大,是得分的剎手鐧。通常在對付削、搓、中等力量攻球、接發球及半高球時運用,對方弧圈相持時也用以對拉、對沖。

2、動作要領:基本姿勢同拉加轉弧圈球,但身體重心稍提高。引拍時球拍與球同高或稍許低於來球,上臂帶動前臂向右腰部側後展開,拍形前傾於高點期或上升後期,摩擦球的中上部,由右向左轉腰帶動上臂、前臂、手腕,由後向左前方發力,配合略向上摩擦,重心前移至左腳。

正手側身拉

1、特點:當球處於反手位、步法跟得上時,適宜運用側身正手拉弧圈球,以爭取主動和得分。直橫拍弧圈選手側身拉意識很強,都能較好地掌握與運用這一技術。

2、動作要領:同正手拉弧圈球,要注意正確選擇側身時機,步法移動迅速,側身到位,並調節引拍方向、出手角度和揮拍方向,避免盲目側身。

對付弧圈球的技術手段有多種,有主動和被動回擊之分。能控制、減少直接失誤或從被動轉主動,使對方由不能拉、少拉到難以連續拉,以擺脫對付弧圈球的困境。回擊方法有「擋、快帶、推擠、吸、反手快撕、反拉、攻打以及對拉弧圈球。

正手加轉

(以右手為例)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膝微屈,重心約在右腳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傾,當來球從檯面彈起時,右腳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轉動,上臂帶動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擊球瞬間,整個身體的動量傳遞到手腕,加速度達到最大。在來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後重心移至左腳。

正手前沖

站位基本上與加轉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加轉弧圈球高一些,球拍與地面大約形成80度夾角。當球從檯面彈起時,腿、腰、上臂、前臂依次進行動量傳遞,擊球瞬間手腕向內向前略為轉動,加速度達到最大,在上升後期或高點期摩擦球的中上部。擊球後,重心移至左腳。

直拍反手反面拉

由於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體的阻礙,手臂力量的發揮受到限制,所以難以拉出象橫拍一樣高質量的弧圈球。隨著乒乓球運動的發展,中國直拍運動員創新意識的加強,為了彌補直拍反手位技術的不足,已有許多運動員借鑒橫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點,開始運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這一新技術直拍橫打。此項技術對於初學者掌握起來可能難度較大,此處僅作為一種中國乒壇的技術創新信息介紹給初學者,並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初學者對這一新技術進行嘗試,使之得以普及。其動作方法是:兩腳平行或左腳稍後站立,兩膝微屈,重心較低。擊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內收,拍形前傾。當球從檯面彈起時,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迅速向前上揮動,擊球瞬間手腕向右前上方轉動,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後期用球拍的反面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後,重心放在兩腳中間。

直拍橫打

乒乓球運動新技術打法的一種。指直拍運動員使用球拍反面的覆蓋物擊球。特點是能增強拍面控制的靈活性,充分發揮前臂的力量。與傳統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這種打法的反手技術(如拉、抽、彈、撥、挑等)更為豐富多樣,反手位的攻擊力也更強。由中國運動員發明。

上身重心放低,左腳前,右腳後,前臂端起,自然放鬆。

腰部左轉,帶動手臂引拍,前臂以及手腕內收。

擊球時,向右轉腰,帶動手臂自然迎前,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上方擊球。

擊球瞬間,前臂以及手腕向外展,觸球中上部。

因為直拍橫打使用手腕部較多,所以請您在練習時注意保護手腕。可戴護腕加以保護。另外練習時間不宜過長,如果關節感到酸痛就應該及時休息,避免傷病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英乒乓網器材商城 的精彩文章:

TAG:精英乒乓網器材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