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搞迷信不玄乎,說說出拳時的發力技巧!

不搞迷信不玄乎,說說出拳時的發力技巧!

拳理有云:「力起於腳、發於腿、主宰在腰襠、形於手指」,這裡的「襠」理解為「胯」,即腰和大腿之間的部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發力主要依靠的是腿、胯、腰。但道德弟發現有很多朋友在練了多年太極拳後,發力時仍然在用手或者上身的力量,這顯然與拳理相悖。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講講太極拳的發力技巧。

我以陳式太極拳「掩手肱捶」的發力為例,力傳遞的過程應該是:腿發力後腳蹬地所產生的反作用力,通過胯部和腰部的轉換,傳遞到上身後再經由肩送出,最後表現在手上作用於目標,所謂勁達梢節就是這個道理。而在傳遞過程中損失的力越少、勁達梢節的速度越快,最後作用於目標的力也就越大,發力的預兆也更小。

這裡有兩個關鍵問題:一、傳遞過程中損失的力要儘可能少;二、傳遞的速度要儘可能快。那如何才能做到這兩點呢?首先要解釋下我們現在談到的「掩手肱捶」發力是擊打力,而不是推力或絕對力量。從物理學上講擊打力屬「動能」,與速度成正比,速度越快擊打力就越大。由此可見,做到以上兩點的竅門除了全身協調外,最重要就是太極拳一直講到的一個「松」字。

其實,「松」並非太極拳(傳統武術)獨有。比如拳擊的直拳發力與「掩手肱捶」相似,發力時要求全身放鬆,蹬地--轉胯轉腰--送肩--出拳--擊中目標(和太極拳的柔行氣、剛落點一致)。太極拳與拳擊在發力上主要區別是在胯部的運動上,拳擊的直拳是通過蹬地在一個平面內向前轉動胯部,發力擊中目標後胯帶動手迅速收回,做的是前後直線運動;而太極拳「掩手肱捶」發力時則是胯走螺旋,有一個向前下翻胯的動作,並在胯部的轉換瞬間形成彈抖力。

所以不論哪種拳法,訓練時都要求全身放鬆,就是為了避免自身的僵力給發力造成損耗,最大可能發揮爆發力。這裡要值得注意的是,松是有限度的,所謂過猶不及,松過了頭就是「懈」,只有「松」而沒有「緊」就不能稱之為太極拳。

尊重原創!其他個人或組織轉載本公眾號原創文章時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人懶又要美?佛系穿搭速成指南
曾國藩和王陽明的十三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