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取得進步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
「你回家了嗎?」
「你什麼時候回家?」
這兩句都成了這段時間的問候口頭禪了
今天我還在廣州
最近看了《刻意練習》
雖然只看了前面一小部分,但還是有所心得體會
所以趁今天是周末休息日
我來給大家分享讀書心得啦
《刻意練習》這本書我是在樊登讀書會上看到樊登老師推薦而買來讀的,目前只看完第一章節,所以本篇的感悟僅源於第一章[有目的的練習]。
天才是否真的與生俱來存在?
其實並不然,他們只是更容易發現了自己在大腦和身體方面的適應能力,然後在自己適應能力範圍內刻意去練習提高。
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並且可以做到自動化,那麼再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而且還會緩慢退化。所以有目的的刻意練習才有效。
本書開篇第一章節直接引用了史蒂夫·法隆的例子連貫講解了有目的的練習是多麼的重要,並且從史蒂夫的超強記憶力論述一個菜鳥如何通過練習演變成一個頂尖大神的故事。
然後今天我講的不是史蒂夫·法隆的故事,我想講述的是自己成長中的一些故事及心得。
我小學時的學習成績一直特別好,每個學期總能在全鎮同年級里拿個第一或第二的名次,還得過不少獎。倒不是因為我有學習天賦,我是個幼兒園都沒上過,直接上小學學前班的,學前班那會連掐指一算的十個手指都數不清。小時候性格偏內向,唯有熱愛學習,解答各種數學難題便是我小時候的一大樂趣,一次次解決有難度的題目讓我倍增成就感,所以儘管我沒有天賦,但在小學和初中兩大人生階段里我還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我講這段經歷不是想炫耀自己的輝煌史,而是想表達只要你找准自己的適應能力然後刻意練習,你便有機會攻破自己曾經的弱點,在同類人中出類拔萃。
由於初中時學習成績還不錯所以考至縣城最好的高中就讀,高中時每個人都看似很勤奮,在一個封閉式的學校里每天起早摸黑得學習,連每周六都是在補習上課中度過。高中時很多人都喜歡搞題海戰術,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給自己設定了個題海練習的目標,如每天課餘時間要做完一套模擬試卷,做完了對下答案就覺得已搞定一擔學習任務,然後第二天就接著做第二套試卷,然後第三天第三套,每天這樣刻苦得訓練著,內心感覺似乎離夢想又進一步,其實卻不然。其實在高中階段我的學習成績並不算優秀,和歷史的輝煌相比可以說是一落千丈,以至於後來沒有考到自己孩童時夢想中的大學。
我講這段經歷也不是想懺悔自己曾經的落敗史,而是想表達一味地表面勤奮練習而沒有進行有目的的刻意練習,你是無法超越自我,取得實質進步的。
多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明白了這個問題,勤奮練習就能獲得進步?
答案當然是NO!
不是練習,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和普通練習是不一樣的
刻意練習的特點
1
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不管在學習還是工作,漫無目的的埋頭苦幹總是不能帶來自己預期想要得到結果。不妨給自己設定個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然後圍繞這個目標進行刻意加強訓練。
有目的的練習是「積小勝為大勝」「積蛙步以至千里」,最終達到長期目標。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可以有效地引導你的練習。
在學習上,不妨給自己制定個這樣的計劃:第一次的考試中基礎知識點題目正確率必須是80%,如果達成了,那麼第二次的目標應該設定在基礎知識點題目的正確率必須是100%,把提升目標放在有難度的大題目上。如果沒成,那繼續狠抓基礎知識點的正確率上。
在工作上也是一樣,必須給自己制定個長中短期的職業規劃目標:如果你的長期目標是創業,那麼中期目標應該是努力讓自己做到管理層積累管理經驗,短期目標應該是提高工作技能做好目前的每一個日常工作,保證不出錯。
2
有目的的練習是專註的
我很佩服當年那些能談戀愛又能玩更能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現在想想其實他們不單只在談戀愛時是在盡情得談情說愛,玩時是沒心沒肺得耍,他們更是在學習時能快速忘掉戀愛和玩耍,並快速轉變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這類人遠遠比那些沒有實地去談戀愛和玩、表面看起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但其實內心深處各種凌亂雜念環繞、不專註的人來的學習效果更好。
工作也是一樣的,頻繁換行業或跳槽的人往往都很難成為一個領域的專業人才,或許這類認在短期內滿足了自己的職場意願,但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必定不是個很好的籌碼。
3
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
不論你在努力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麼會存在這些不足。說起這個讓我想起曾經教科書上說的,大概意思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中能更清楚全面的認識自己。
那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是一樣的,學生必須通過一次次的考試成績中得知自己的弱項在哪些地方,而工作上就要通過領導和同事的反映中得知自己在哪些方面的能力還需加強。你必須直面在學習或工作中得到的反饋,然後在反饋中尋找自己薄弱的環節進行刻意練習。
4
走出舒適區
我想應該沒有誰不想過上事業有成、充滿激情的幸福生活,而事實是要想夢想成真,就需要定期讓自己離開舒適的環境,迎接新的挑戰。人的天性都是往往更傾向維持在舒適的狀態,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生活中的健身、讀書、早睡早起,這些都需要你克服懶惰、睏乏、和賴床的舒適區才能做到。然後你一旦做到了,便能受益匪淺:健身可以增強體魄,讀書可以豐富知識涵養,早睡早起則可以讓我們的作息更加規律,從而維持良好的身體素質。
所以請和最原始的安逸人性作鬥爭,走出舒適區去接受挑戰,去創造實現你的可能性。
- End -
《刻意練習》我目前只讀了第一章節,後續等我看完其他章節後,或許我還會繼續就刻意練習這話題進一步分享心得。分享讀書感悟是我對自己閱讀書籍的一個總結以及對自己讀書的一種敦促和自我激勵,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GIF


TAG:圈子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