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歷史上柳永地位高嗎?

在歷史上柳永地位高嗎?

北宋詞第一人。這個第一絕不是指他填的詞是北宋最好的,而是指第一個專業詞人,第一個把詞國民化民眾化的人。而且論詞的開拓,無人能出柳七之右。(修改:有開拓性的詞的發展應是從柳開始,過後東坡的內容與境界開拓,清真先生的音律與鋪陳開拓,其餘開拓影響較之弱一籌。)詞是從南北朝時期濫觴,唐時有發展,五代開始盛行,北宋達到鼎盛。而奠定詞的正名「宋詞」的地位,柳永功不可沒。

試想唐時只有白居易劉禹錫這種善於與民同樂的文士才會深入基層去學習詞的填法,去學習詞的唱法,去學習詞的清麗之美。從劉禹錫白居易開始,詞才算第一次比較正式地出現在文學視野中,但也只限於出現。

劉白的《竹枝》,白傅的《憶江南》《長相思》,用王國維的話來說,便是有境界了。可惜在唐時詩風盛行,敢於創新不等於得到成果,而如白傅作詞,也只是限於下等民眾的「山歌」似的小曲,入不得「上等人士」的法眼。就連李白的兩首詞,格高千古,卻似為偽作,仍留爭議。真正獲得發展是在五代時期。基於歷史原因(不多贅述),詞在五代時期,尤其是後蜀、南唐,得到了真正的發展,詞作為小曲似的宮廷樂,在帝樂中逐漸佔主體地位。從溫庭筠起(唐後期),詞風上承南北朝齊、梁、陳宮體的餘風,下啟花間派的艷體,民間詞開始向文人詞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東雜談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斯大林在衛國戰爭後要清洗曾被俘虜的蘇聯人?
范蠡口口聲聲說愛西施,他真的配得上西施嗎?

TAG:曉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