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放療還能治療 室性心動過速

放療還能治療 室性心動過速

放療是治療腫瘤的一種常用方法,利用放射線的能量,殺傷腫瘤細胞。但是,你可知道,放療還能治療室性心動過速(室速),腫瘤的治療方法竟然可以用在難治性心律失常方面!目前治療心律失常最常見的手術是導管射頻消融術。手術是在 X 光血管造影機的監測下,通過穿刺血管,把電極導管插入心臟,先檢查確定引起心動過速的異常結構的位置,然後在該處局部釋放高頻電流,在很小的範圍內產生很高的溫度,通過熱效能,使局部組織內水分蒸發,乾燥壞死,達到治療目的。隨著當前標測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成功確定心律失常的「病根」,並可對「病根」進行定向破壞,如室上速、房撲、房顫等。但對於部分頑固性室速患者,由於心功能障礙、病根部位、誘發及導管消融等因素的制約,而難以進行有效的消融。或者雖能進行消融,但消融破壞的程度不夠,難起到有效的治療效果,部分患者反覆發作室速,植入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後反覆放電,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是否有一種針對頑固性室速的更為有效的殺傷方法?腫瘤科常用的放射治療給了我們肯定的答案。室速的消融只需要簡單的兩步,第一步找到室速的「病根」,第二步對「病根」進行破壞。前者通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 )、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近來發展迅猛的三維標測技術可以實現。而後者在腫瘤病人的放療過程中應用已久。兩者強強聯合,促使了這個看似異想天開的技術成為現實。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將體外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消融」頑固性室速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研究共入組了5 例患者,均植入了ICD,5 例患者在接受「放療」前,反覆室速藥物治療無效。放療治療後,對患者進行隨訪。約近 1 年後,患者室速發作頻度降低了99.9% 。這無疑為頑固性室速,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研究方向。

但這只是小樣本的初步研究,還需大樣本研究對該治療技術的臨床效果進行確認。和其他部位的放療不同,心臟在不停地跳動,這本身也給定向放射治療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標測精度不夠,放療損傷到了乳頭肌、瓣膜、冠狀動脈這些結構,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此外,高強度的放射劑量可能會增加患者遠期腫瘤的發生率,還需要長期的系列隨訪。摘編自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擺脫抑鬱症 試試瑜伽療法
常飲酒容易出現煙酸缺乏症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