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成為《流感下的中年》?
事先聲明:本文對原文作者沒有任何不敬;
相反,在仔細讀完他的2.6萬字的文章後,我報著對他崇高的敬意寫這個回答。我敬佩他對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
流感恐怕是這個冬天被提及最多的健康名詞。今年的流感,醫療發達的香港有數十人喪命。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重症感冒,死亡率確實是非常高的。
對於流感,更重要的是預防,我認為有以下問題值得關注。
一、保暖
保暖絕對是預防流感的首要措施,毋庸置疑。尤其是當你切換生存環境,從東北來到北京,從廣州前往湖北,身體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一定要注意「入鄉隨俗」。
還有,老年人,其實比小孩子更脆弱。老年人的身體,處於逐步衰弱的階段,自我修復能力極差。小孩子雖然功能不成熟,但是有一股蓬勃的生機,器官功能不斷強化。
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岳父,在醫院裡還要裸睡,說明缺乏基礎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鍛煉
不論年紀大小,都要注意身體鍛煉。
鍛煉≠健身。我一直強調,運動的意義不在於豐滿肌肉,不在於提高基礎代謝率,運動的本質,是人類為了預防器官功能退化所做的一系列活動。
對於老年人來說,心肺功能鍛煉應該排在首位!
在合理保護的情況下,慢跑和跳操是比較好的選擇。當然一定要注意鍛煉、保護膝蓋和踝關節。
三、隔離
感冒是飛沫傳播的,說個話都可能相互傳染。隔離是必須的。尤其是家有老人和孩子的情況下。
最好的隔離方法就是戴口罩。戴口罩不會隔離掉親情,反而是愛的深層次體現。
文章中的岳父,就是因為不注重隔離,致使全家都感染感冒病毒。
四、男性為什麼不注重健康?
文中作者的岳父,即使在明知生病的情況下,仍然極不願意看病。在中國,男人看病的意願程度,遠遠低於女性。原因何在?
是大男人思想?是家庭頂樑柱的責任感?是外強中乾的恐懼?
那些在酒桌上推杯換盞七暈八倒仍然堅稱「我沒事」的人,那些得了高血壓糖尿病不吃藥的人,那些手足疼痛隨便貼點膏藥不管原因的人,到底是害怕到醫院花錢,還是怕承認自己「有問題」?
我不知道。我只希望中國的男人,千萬多注重自己的健康。
舉個例子,我今年為了治牙齒,已經堅持看了一整年的牙醫。
五、40歲以上必須定期體檢!
這個數字,我本來是寫50歲。因為我的父母,就是從50歲開始,在我的安排下進行每年一次的全身檢查。
但是我寫40歲,因為現在很多疾病的發病都提前了。查出來,治不治是一回事;自己知道不知道又是另一回事。
知道了,至少你心裡有數;
不知道,就可能發生意外。
六、錢和保險
我準備給父母買盡量全面的醫療保險。
保險太重要了。面對大病,你至少有底氣借錢。因為保險會支付一部分。
除了保持鍛煉之外,年輕人,還是要努力賺錢。雖然談錢很庸俗,但錢是你面對意外的時候,最有效的定心丸。
我在醫院裡工作,我見過很多人,因為沒有錢和保險,不能接受最高級的治療。雖然大部分的高級治療,也很難挽回生命,但是那些有錢人確實有搏一搏的資本。就像原文的作者所說,有1%的希望,都希望努力去爭取。
有一點我可以老實告訴你們:
ICU里,一天8000-10000,是最低消費。
七、中醫
在文章的整個過程里,我沒有看到中醫的參與。很可惜!
因為我堅定地認為,中醫中藥對作者岳父能起到的作用,遠遠大於48小時以後的達菲。
48小時以後的達菲,跟安慰劑的差別不大,對病情預後沒有太大幫助。
但是從這個疾病一開始,中醫本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最近,上海中醫藥大學的研究者在science子刊《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表了針灸治療哮喘的成果。很明顯,中醫的治療方式,對心肺系統疾病是有明確的治療效果的。
八、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你負責掏錢
我對金融和機械等專業的事情,一竅不通。
但我懂得把錢交給專業的人來打理;我不會自己嘗試修車,我把他交給4S店。
雖然我現在不會開車,也沒有買車。
道理是一樣的。信任你的醫生。相信他是專業的。
盡量按照他要求的去做,相比於健康和安全,錢是不值一提的。
雖然很多人詬病中國的醫生會為了經濟利益調整治療方案,但是請相信我,大多數醫生都是以安全和健康為重的。
相信他們,因為在疾病診治方面,醫生仍然是最專業的群體。
我是醫生,但我也為人子女,我也即將進入中年。
我所跟大家說的,正是我努力在做的。
我們一起,不忘初心,負重前行。
感謝您將此文分享至朋友圈。


TAG:邱醫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