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在講什麼?

論語在講什麼?

很多親子育兒文章的自我介紹,都會說某某,超級辣媽一枚,我本來也想這樣寫的,仔細照照鏡子,覺得自己又不超級,也不辣,有幸當了媽媽,無意間豐富了人生的各種角色。為什麼喜歡畫畫?因為人的眼睛常常「失明」,看不到世界的真實色彩,既然來了,就願你在這裡能找到自己。這個祝福有多真誠?慢慢會知道。

童伊童畫,在這裡繼續。

人,不管走到哪裡,什麼國籍,什麼身份,血統是出生就決定的。

除了皮囊上的表現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融在基因記憶里的文化文明。

國學、西學各有各的特點,學不懂西學的哲學思路,那就別碰國學,國學學不通,佛學就更別想了,念念經得了。

國學裡,最典型的、大眾接受最廣的、統治階級最喜歡的,當然是儒學,就是以孔子的思想為起源、收到弟子們推廣、炎黃子孫廣為流傳的儒家思想。《論語》就是其中的核心,逐漸成為了中華文明的根基(注意,文明與文化不同)。不過,幾千年以來,不同的人抱著不同的目的解讀論語,這其中有大量曲解的內容。

從孔子寫的序卦轉來看,他絕不是一開始就創立的儒學,絕對是在實踐中千錘百鍊,受盡委屈和無奈,最終形成的。無論是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易經。這麼大的秘密,我就這樣說出來了,因為能看到這句的人也不多吧。

從易經的角度,去讀論語,才能真本清源。統治階級推廣的思想,必定是是和祖祖輩輩傳下去的,道家思想出世,總不能全國人民都去深山修行吧,那就沒有山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中學的教科書里只解釋了表面。這三句話是儒家思想的概括,後面的全是擴展。

易經的思想,最關注「天」「地」「人」的關係,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可不是孫子兵法理才提出的,孫子也讀易經的。

學而時習之,孔老夫子是在教化誰?肯定不是小人,他是希望當時的統治階級能夠當君子,重視君子的,孔老夫子的願望沒有立刻實現,好在他的思想到現在還活著。學,說的是,君子學,小人學的東西,他不管的。君子學的東西,自然不會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如果急於入世功利,後面的就不用看了,浪費寶貴的時間。

論語,就是教君子如何成為聖人的,聖人的生活很愉快,但不是你想像的那種快樂,謹慎讀之。

**************************************************************

源於生命,訴於繪畫,衍於數學,深於哲學,悟於國學,行於點滴。

每天更新,歡迎關注微信訂閱號:童伊童畫。

你點贊的樣子好美!

你轉發的樣子好帥!

你掃碼的樣子好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作為吃貨的那些事
范冰冰版超高性能的推薦來啦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