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近「禍事連連」卻似乎「風平浪靜」,如何讀懂普京的隱忍?
2018年是俄羅斯的總統大選年,也是普京總統政途的關鍵年,然而新年伊始俄羅斯卻接連遭遇「霉運」:1月29日,俄羅斯幾乎所有的關鍵人物被美國列入潛在黑名單;2月3日,一架俄羅斯戰機在敘利亞被擊落;2月5日,俄羅斯被國際奧委會禁止參加平昌冬奧會。
一個星期內,「禍事」接連傳來,俄羅斯不僅傷心憤怒,也頻頻登上國際輿論的頭條。雖然這些「禍事」並不能從根本上對俄羅斯和普京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其背後透露出的危險信號值得警惕。
「禍事」背後是對俄羅斯的不屑
近期,俄羅斯遭遇「禍事」三連擊。有觀察不無感慨地形容俄羅斯當前處境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遭頂頭風」!
一是,俄羅斯有頭有臉的政商人物被「制裁」。美國政府1月29日發布「克里姆林宮報告」,拋出一份涉及210名俄羅斯政商人物的潛在制裁名單,暗示美國可能會制裁這些「與俄總統普京關係親密的人」。
美國政府發布的「克里姆林宮報告」裡面涉及的部分俄羅斯高官。
俄羅斯大選在即,美國選擇此時出台這個「黑名單」,就是給普京一個下馬威。這份制裁名單很難對俄羅斯大選造成直接影響,不過美國影響俄羅斯大選的行動過於明顯。
二是,俄羅斯戰機被擊落,飛行員英勇就義。2月3日俄羅斯一架蘇-25戰機被敘利亞境內的反對派武裝擊落,飛行員跳傘後犧牲。
當前禍害整個中東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被擊潰,俄出兵敘利亞功不可沒。後「伊斯蘭國」時代,俄在宣布從敘利亞撤兵的情況下,戰機被反恐聯盟的「小夥伴」擊落,無異於背後被捅了一刀。
儘管此次事件隨機性較大,背後大國操控可能性較低,但是戰機被敘利亞地面火力擊落,對於已在敘利亞問題上掌握主導權的俄羅斯而言,這是難以接受的「挑釁」。
三是,俄羅斯被禁止參加平昌冬奧會。國際奧委會不顧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判決,堅持禁止俄羅斯參加平昌冬奧運會。這對於冰雪運動強國的俄羅斯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打壓。
2月1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秘書長Reeb在平昌召開發布會,宣布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裁定結果:由於證據不足,無法確定參與2014年索契冬奧的28名俄羅斯運動員服用了禁藥,故而撤銷其禁賽令。
政治強人忍辱負重或有反擊
綜上來看,不難發現,普京乃至整個俄羅斯都「被欺負」了。這與其說是蓄意而為,不如說是有些國際力量吃定了莫斯科不願加劇對立情緒和避免挫傷經濟增長的心理。
不可否認,這種判斷的確切中了俄羅斯當前的「軟肋」。從這三次事件發生後俄羅斯方面的反應即可見一斑。
其一,俄羅斯被禁賽後,熱愛體育和冰球的普京表態十分克制,他表示俄羅斯不會抵制奧運會,不會禁止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加冬奧會。
索契冬奧會上的俄羅斯冬奧團。
其二,俄戰機被擊落,飛行員遇難後,普京沒有公開表態。除了對敘反對派武裝攻擊武器的來源展開調查外,俄羅斯只進行「有限報復」,而且官方沒有擴大事態的跡象。要知道,俄戰機前幾次被擊落,普京都是放了狠話的。
其三,俄羅斯政商界幾乎有頭有臉的人物被「制裁」後,普京反應「淡然」。普京還開玩笑地說,他為自己沒有被列為制裁對象感到委屈,莫斯科方面不會急於回應,而是靜觀事態的後續發展。
1月30日,普京在莫斯科舉行的競選活動上發表講話,並回應美國「制裁名單」事件。
對於「有仇必報」的普京而言,之所以咬牙忍耐,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經濟正走出衰退期並進入可持續發展和增長階段,這對於俄羅斯復興和實現普京的政治抱負非常重要。
受國際油價低迷、美歐經濟制裁雙重打擊,俄羅斯經濟自2014年以來一直遭遇嚴重困難,「崩潰論」時有耳聞。2017年,俄羅斯經濟恢復增長。
俄羅斯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俄羅斯GDP增長1.4%到1.8%,通脹速度放緩至新世紀以來歷史最低水平,今年預計還將持續下降。經濟恢復的可喜數據,可能就是普京避免採取過激行動、以防西方對俄制裁捲土重來的驅動力。
順便說一句,經濟的起色有可能讓普京「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的誓言,不至於淪為笑談。
地處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歷來微妙。在嚮往船堅炮利的西方被視為「外來人」,四分之三的國土在亞洲卻不屑於落後貧弱的亞洲國家身份——這是俄羅斯在國際互動中的尷尬所在。
獨特的地理和歷史決定了俄羅斯的國家戰略和對外政策,既不願與西方打仗也難以和解。在努力謀求民族復興的過程中,維持住區域戰略底線,適當地「被欺負」或許能改變西方對俄羅斯強悍形象的刻板認識。
畢竟,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國際關係中,平穩的經濟發展才是強身之道,俄羅斯亟需一個相對寬鬆溫和的國際環境。在當前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中如何生存與發展,俄羅斯或許還需要思考與調整。
撰文 / 李剛


※特朗普的「作業」干涉了俄羅斯大選?這下兩邊算是扯平了!
※啥叫「中國效率」,看看今冬這瓦藍瓦藍的天吧
TAG:百萬庄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