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4個訓練方法,還你一個輪廓分明的胸肌下部
苦練於胸部肌肉,厚度上來了,輪廓線卻未見增效。寬厚而飽滿的胸肌不再是主流,我們推崇的是立體壯碩的胸肌!
對於絕大部分初級健身者來說,胸肌下部通常容易被忽略,這就影響了胸肌形狀的立體感。想要達到強烈立體感的胸肌下部,就需要初級健身者掌握更多的練習技巧,下面會跟大家詳細解說。
通常來說,我們會將胸肌分為胸肌上部、胸肌中部,胸肌下部,胸肌外側翼以及胸肌中縫。這裡我們重點鍛煉胸肌下部。
一般情況下,鍛煉胸肌下部主要採取下斜的方式,比如下斜杠鈴卧推、下斜啞鈴卧推等,斜板角度在12度-30度之間。訓練胸肌下部還要避免動作過於相似,所以我們多推薦雙杠臂屈伸和高位繩索夾胸。其中下斜卧推和雙杠屬於複合訓練,只有高位繩索夾胸是單獨訓練胸肌下部,下面我們一一介紹這些訓練動作。
第一個動作:下斜杠鈴卧推
調節長凳角度,仰躺在斜凳上,舉起杠鈴放在胸肌上部位置,這是預備位置。吸氣,沿上方舉起器械,暫停1-2秒後,呼氣,緩慢回到預備位置。運動過程中雙腳要勾住器械以保持安全性。
第二個動作:雙杠臂屈伸
雙手握抓槓桿,手臂伸直,雙腳交疊懸空離地,身體前傾。彎曲肘關節至90度角,身體下降,暫停1秒後,緩慢復原預備位置。運動過程中,前臂保持不動。
(雙杠臂屈伸難度比較大,肩部肌肉容易受傷,如果不適請停止動作。)
第三個動作:高位繩索夾胸
站立在繩索器中間,雙腳一前一後站立,身體前傾45度角,雙手握住繩索,肘關節彎曲,位置略高於肩膀。雙手伸展貼近或是交叉,暫停1秒後,緩慢將繩索復原到預備位置。
第四個動作:下斜飛鳥
調節長凳角度,大約在15-30度左右,仰躺在斜凳上,,雙腳自然平踩在地面,掌心相對分別握住啞鈴,肘關節彎曲,器械位置在軀幹兩側,背部緊貼長凳。將器械推舉到胸部上方,暫停1-2秒後,緩慢下放器械回到軀幹兩側。
以上4個動作,除了第三個動作,其他推薦做3-4組,每組12-15次。特別是第一個動作和第四個動作,注意長凳角度傾斜不要超過45度,否則導致血液大量流入大腦,增大危險性。


TAG:肌肉外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