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收編李自成、左良玉人馬,何騰蛟為何一事無成、孤獨而死

收編李自成、左良玉人馬,何騰蛟為何一事無成、孤獨而死

風光時刻

何騰蛟是貴州人,天啟年間的舉人,做過南陽知縣,因為剿匪成績不錯,崇禎年間升任兵部主事,在做湖廣巡撫時,與左良玉關係不錯。

順治二年,左良玉舉兵東下,何騰蛟從左良玉的手中逃出,奔向長沙,在那裡遇到長沙知府堵胤錫等人。

堵胤錫是無錫人,崇禎年間的進士,比較會帶兵。何騰蛟以總督的身份,任命堵胤錫代理湖北巡撫,傅上瑞代理湖南巡撫。

順治二年以後的何騰蛟,確實比較有實力,起碼錶面看起來是這樣,因為他收編了李自成死後留下的人馬,數量非常可觀。

《江漢攬勝圖》

何騰蛟把農民軍的降卒和自己的部下匯總,一共在湖南、湖北設置十三個軍鎮,十三位總兵官分別是黃朝宣、張先璧、劉承胤、董英、曹志建、李赤心、郝永忠、袁宗第、王進才、馬進忠、王允成、馬士秀、盧鼎。

這些人的來源比較複雜,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原來的明軍,比如黃朝宣、張先璧、劉承胤、董英、曹志建等,其中許多人是何騰蛟一手提拔起來的,基本沒有經歷過大陣仗。

第二類是李自成的舊部,包括李赤心、郝永忠、袁宗第、王進才,他們久經戰陣,實力強。

第三類是左良玉的部下,比如馬進忠、王允成、馬士秀、盧鼎等,戰力一般,軍閥習氣嚴重。

在福建監國的唐王朱聿鍵聞訊大喜,任命何騰蛟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進封他為定興伯,這應該是何騰蛟最風光的時刻。

光桿司令

何騰蛟的十三鎮只是看起來很美。這些人來源複雜,有些人的賊寇作風非常突出,在亂世中殺人搶掠,驕橫霸道。比如黃朝宣,甚至把抓到的人剝皮,郝永忠的作風也差不多。

某種意義上說,何騰蛟變成了第二個晚年的左良玉,手下是一支臃腫而沒有戰鬥力的軍隊。但左良玉是武將,身邊有自己的核心人馬,隨時可以收拾叛逆者。何騰蛟卻是文臣,光桿司令,能力和手腕都不行,對十三鎮的控制能力非常弱。

這一點,在順治三年正月就已經表現得很清楚。當時,何騰蛟立志東征,要求各位總兵率軍前往湘陰匯合。但大家非常消極,只有李赤心不辭辛苦,率軍從湖北趕來,又遇見清兵,三戰皆敗。東征的想法因此夭折,何騰蛟的威望大受損害。

長沙古城牆

唐王在福建被鄭氏控制,並不順心,一直想去湖南投奔何騰蛟。何騰蛟建議唐王前往江西的贛州,自己派兵向東運動,合力奪取江西。

何騰蛟派出的大將是郝永忠,也就是李自成的舊將郝搖旗,率領五千鐵騎前去接應唐王。郝搖旗走走停停,只顧沿途搶掠。結果被清軍搶先一步,從浙江南下,佔領福建的門戶仙霞關。唐王很快落入清軍之手,到死都沒能如願。

順治三年七月,清廷任命恭順王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和懷順王耿仲明率領大軍出征湖廣。

順治三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登基,定年號為永曆,任命何騰蛟為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

順治四年春天,清軍攻入湖北、湖南,何騰蛟被迫放棄長沙,南下衡州、永州一帶。十三鎮的各部又變身為流寇狀態,各自為戰。

空城

何騰蛟的十三位總兵官當中,有一位劉承胤,最早為小校,是何騰蛟一步步把他提拔起來。成為總兵官之後,劉承胤脾氣見長,對何騰蛟越來越無禮,不聽招呼,挾持何騰蛟的兒子,索要兵餉。何騰蛟為他請餉,又給他求來一個伯爵,以後桂王又賜他尚方劍。

劉承胤還不滿足,想當戶部尚書,親自掌管兵餉,又想爭奪何騰蛟的大權。桂王和何騰蛟都想收拾他。但何騰蛟根本無兵,桂王就把雲南來的援兵交給何騰蛟,並賜給大量銀幣。劉承胤竟然派兵伏擊何騰蛟,最後投降清軍。

順治五年初,清軍圍攻桂林,何騰蛟、瞿式耜率軍拒戰。以後因為金聲桓、李成棟叛清,湖廣清軍大幅收縮,明軍趁機收復湖南許多失地。

何騰蛟規劃收復長沙,督師堵胤錫和忠貞營的關係密切,召喚李赤心率軍由夔州向東南進軍,引起馬進忠等人不滿,盡驅百姓,在各處放火燒城。

何騰蛟召集眾將攻打長沙,自己親自前往忠貞營去請李赤心。但他麾下的六千人馬都害怕被李赤心幹掉,沒人敢去。

最後何騰蛟只帶了三十個隨從,前往常德,那裡只是一個被燒光的空城,李赤心不在那裡,何騰蛟再追到湘潭,那裡也是一座空城。

清軍得到消息,派兵趕往湘潭。當部下告訴何騰蛟說清軍來了,何騰蛟根本不相信。部下把他推到馬上,清軍已經進城。

比較奇怪的是,此時何騰蛟的坐騎就是不肯跑,別的文武官員都逃出城去,只有何騰蛟被清軍輕鬆抓獲。帶兵的徐勇是何騰蛟的舊將,率眾向何騰蛟致敬,稱何老爺,勸他投降。何騰蛟將其叱退,絕食七日,最終在長沙被清軍殺害。

此時是順治六年的正月。

本節參閱:《南疆繹史》、《明史》等

江變(之三十二)於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左 的精彩文章:

匡複大明的最佳人選?苦命唐王兩度被囚,死在福州

TAG:於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