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白點評《奇葩大會》第二集選手演講

大白點評《奇葩大會》第二集選手演講

大家晚上好,我是大白。昨天國內最好的演講類綜藝節目《奇葩大會》播出了第二季的第二集內容,這一集有五位選手和嘉賓登場演講:其中有一位我的同行,也是一名演講教練。還有一位是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的田朴珺。其他三位是素人選手,其中兩位是匠人,一位精通口技的口技表演者,一位善於給電影電視擬音的擬音師,最後一位素人是一位年輕小姑娘,她的演講在大白心目當中是第二期節目的全場最佳。她的精彩表現不僅在現場獲得了聽眾的好評,甚至讓馬東直接就從座位上走下來,情不自禁地擁抱了她,然後高曉松聽完演講之後也大受感動,當著這個小姑娘說了很多讚美的話,讓這兩個老司機都hold不住的演講,那還真是值得我們去看看聽聽的。以下是我對這一期所有選手和嘉賓的演講表現的點評:

【大白看奇葩:河森堡袁碩】

一看到河森堡出場,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是「哇哦,帥哥」。而我看到他亮相後的第一感覺是「啊?居然是他」,因為我之前就見過這個人。騰訊視頻有個三味大師課的欄目,他曾經作為主講嘉賓,講過幾期課程。我之所以會關注到他,是因為他講的主題中,有我關心的「公眾演講」這個主題,講得不錯的,我推薦大家可以去騰訊搜來看看。他既然有底氣教人做演講,說明他在公開演講這個事情上是有研究和擅長的。基於之前有這種前期了解,所以當他出現在奇葩大會的賽場,我一開始就有了對他期待——他會講得不錯。

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河老師的演講收穫了現場很多人的認可。帥氣的外表,健碩的體魄,優雅的著裝,流暢的語言,清晰的條理,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只要主題思想性和現場發揮上不出現什麼大問題,那通過初選評委的考核,基本就是一件大概率事件。河老師的這個演講,你甚至都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優秀演講的標準範本來對照。

河老師這個演講,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大量地使用了邏輯推理,尤其是演繹推理!我平時在教自己的學員做公開演講的時候,會給他們提一條建議:在論證要點的時候,盡量多用歸納推理,少用演繹推理。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自己講起來簡單,聽眾理解起來也輕鬆。也就是說,想要用演繹推理的方式把事情跟人說清楚,比歸納推理更考驗演講者的能力。但是,河老師在演講的後半段,尤其是在做「考古論證」那段時,他就「開掛」了,演講的邏輯推理性直線飆升。在這個地方,他的表現已經足夠好,除了腦子慢一點,知識量欠缺一些的人,聽起來可能有點吃力之外,現場的多數人應該還是基本能跟上他的推理節奏。同樣一塊內容,你要讓一個演講水平一般的人去講,吃不消的,別說能把別人講懂,自己別被自己繞進去就已經不錯了。

【大白看奇葩:方浩然&薛媛】

一般來說,能夠被選為「奇葩」的選手,有三個基本條件:事奇,會說,有思想。

三者全中,進複試。

事不奇,淘汰;

事奇,但說得一般,甚至討人厭,淘汰;

事還行,說得也還行,不討厭,小片里給你露個臉展示一下;

事奇,說得一般,讓大家讚歎於自己的技藝和成就,最後的待遇可能會跟其他晉級選手一樣,表現被剪入正片,但進不了複試。

方浩然和薛媛就屬於第五類的選手(如果他們可以被成為選手的話),當然如果他們是以嘉賓身份就另當別論。這兩人自我一套特殊的立身之本,一位善口技,一位善擬音。不過畢竟不是靠說話吃飯的,就演講層面來說,跟上期的方文山一樣,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可以講的。

【大白看奇葩:田朴珺】

跟很多人一樣,第一次知道田朴珺是因為王石,但我第一次聽她的演講是在騰訊一年兩次的星空演講。田朴珺在星空演講的表現還挺不錯,當時我還寫文章評論過,在知乎還能搜到我的點評。雖然很多人認為她不配談「獨立」,但她內心真是認為自己很「獨立」;就算從某些標準來看,她真的算不上「獨立」,但至少從她的言行舉止和舉手投足散發出來的范兒來看,她還真挺「獨立」。現在有一類崇尚女權和獨立,渾身上下透著精英范兒的都市女性,從著裝和說話感覺,跟田朴珺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你打心底里認同這種范兒,也覺得自己是這樣的人,那麼當你在做公開演講的時候,至少田朴珺的這種著裝打扮和演講范兒,你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因為田朴珺是以嘉賓身份來參加奇葩大會的,所以我們也沒必要拿選奇葩的標準來衡量她。確實,田朴珺除了性格上帶點「招黑體質」之外,她沒有什麼奇葩的地方,也沒做過什麼奇葩的事情。畢竟跟王石的感情,只是世俗世界裡的「奇葩」,跟奇葩大會所倡導的「奇葩」不太一樣。這次演講可能是準備得有點倉促,沒有細緻打磨,所以從表現上沒有上次星空演講好——價值點和思想點提煉得不夠多,也不夠深。至少從我個人的角度聽下來,並沒有太多特別的感覺。甚至到了演講的最後結尾部分,既不夠乾脆利落,也沒有讓演講的主題得到足夠的升華。至少從剪出來的片子看,把這個演講作為獨立精英范兒女性演講的初級模板,基本還是夠格的,畢竟颱風還是不錯的。

從上期節目結尾爆出的預告片來看,給人的感覺是「田朴珺在現場口出狂言,然後被高曉松一頓修理」。當時看到那個的時候,我就很納悶,感覺不該這樣啊。為什麼?第一,田朴珺雖然如她所說自戀,甚至有時會自大,但是基本的禮儀和情商還是足夠的,她不應該說一些不得體的話,或者開太多很low的玩笑。第二,憑她現在准王太太的身份,跟高曉松馬東這些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交集,她即便說了一些不中聽的話,他們也不至於會說太狠的話。帶著這兩個疑問,我看了第二集的正片,看完之後就明白了,前面這個預告就是節目組導演故意給聽眾營造的一種假象而已,真實的現場大家基本也都是一團和氣。就算高曉松說的那句「如果能活得讓人喜歡,就不要活得讓人嫉妒」,你要結合當時的語境去看,這有什麼?她也沒有刻意針對田小姐,這都是觀眾在導演的刻意引導下,腦補出一個「高曉松diss田朴珺」的畫面而已。

【大白看奇葩:劉可樂】

可能是跟我學心理學出身有關,我在初次面對一個陌生人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自動化的思維習慣,我會做出一系列的推斷:這人有什麼性格特點,這種性格像我之前認識的誰誰誰,她適合做什麼,會為什麼事情糾結……在劉可樂沒有講到自己的雙向情感障礙之前,我在看她身上看到了好幾個我朋友的影子,在談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之後,我又想到了我曾經在心理諮詢的書中看到過的案例中的主人公的影子,以及我自己親身接觸過的患有同樣障礙的人的影子,聽到最後,尤其是聽到她敘述的那兩次「頓悟瞬間」時,我又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曾經在大三那年,有過持續一段時期的強迫症體驗。一開始怎麼也走不出來,後來也是在藉助外力幫助,和自己的思考,通過頓悟的方式解開了心結,然後從陰霾中走出來。雖然解開心結的思維方式有不同,可樂是認可了「無意義」的價值,而我是因為體驗到了「意義」而最終解脫,但是,殊途同歸。大家還記得上一期的吳悠嗎?他也有類似的「陷入陰霾,尋求解脫,走出陰霾」的經歷,但是從我的那段經歷來看,跟可樂那個更類似,所以從共鳴感上來講,可樂對我帶來的衝擊也是更強。

有人說,想要做好演講是有公式的。比如得會講故事,得說人話,得實話實說,得有思想,得幽默,得有邏輯,得有條理。這對不對呢?當然對!一般來說,你的演講但凡能讓人體會到有這些因素的影子,那麼你的演講就可以做得不錯。然而,如果你的故事足夠特別,乃至傳奇,你的表述足夠真誠和懇切,演講中的思想點足夠密集且發人深思,那麼你的演講就不僅僅是「不錯」了,就是「高級」了,就是值得像馬東這樣的語言天才情不自禁地站起來給你擁抱了,就是值得高曉松這樣見過大世面的人向你脫帽致敬,並感覺再怎麼誇獎都感覺語言有點不夠用了。

最後我跟你說個秘密:你看我們現在很多人一聽說被要求去寫個演講稿,或者讓他針對某個主題發個言什麼的,他就頭痛得不得了,壓力山大,面對這種任務,每次都只能憋半天弄出一個東西去交差。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認為:寫演講稿也好,做公開發言也好,難!如果想把這個事情做好,更難!最後要能做出像劉可樂這樣的演講,那……簡直難如登天!我要告訴你的秘密是,對於劉可樂而言,他構思出今天這個演講,對她來說並不難,過程對她來說非但不痛苦,甚至是一種釋懷,最終在現場完成了最終的演講,是一種釋放。有的人拿演講當任務,受它奴役;有的人拿演講當工具,萬象更新。「你面對事情的態度,會決定你最終的高度」,你看,這話在這兒也能用上。

以上就是大白對於第二期所有選手的演講點評。下期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大白一起學PPT演講 的精彩文章:

TAG:跟大白一起學PPT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