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娛樂圈中小鮮肉的影響力在慢慢消退了?

為何娛樂圈中小鮮肉的影響力在慢慢消退了?

醉話聊娛樂,有我不寂寞,歡迎關注醉話娛樂。

我不知道你是從哪裡的出來的結論,不過這種現象就像是一陣流行款的包包一樣,價格被炒得很高,炒得很火,可總有被淘汰的時候,小鮮肉現象也是如此,只是不會來的那麼快,而且小鮮肉現在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應該說有娛樂圈的時候就有小鮮肉。

比如大陸的唐國強,像我們80後、90後可能大都數是通過央視版《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認識的他,可對於一些50後、60後的阿姨們來說,他也曾是他們的男神,演技不怎麼高,但顏值在線啊,被稱為奶油小生,其實就是那個年代的小鮮肉。

再比如香港的劉德華,如今當然是家喻戶曉的實力派演員,但剛開始出道時定位也是小鮮肉,當年劉天王的風靡程度可一點不比現在的什麼晗,什麼凡等人差。台灣也一樣,小虎隊當年為什麼火?可能會有人找出一萬個他們火的理由,但如果沒有高顏值,小虎隊依然不可能火成那程度,後來的F4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當初還沒有小鮮肉這個詞兒而已。

後來韓風入華,中國的小姑娘,老阿姨們開始喜歡起韓國的歐巴來,從裴勇俊、權相宇,到金秀賢、宋仲基,再到SJ、EXO,不都有小鮮肉的標籤嘛。

我國正式開始形成小鮮肉這個概念,應該是鹿晗、吳亦凡他們和韓國經紀公司解約後形成的,本土的明星加上韓國的打造,又用中國的方式包裝,兩個本來知名度一般般的小明星一下子穿成了超一線明星,商業價值高的離譜,而他們的演技卻和身價嚴重不成正比,可誰讓有粉絲捧呢?

粉絲可不是一個冷靜的群體,說他們偶像一句壞話,這群人可比家裡老人病故還要瘋,於是怎麼看都不合理的小鮮肉現象被他們的腦殘粉們的維護變成了一種正常的現象。不過物極必反嘛,就像我高中最喜歡看郭敬明的小說一樣,等到上了大學就最討厭他,腦殘粉也會長大,也會變得理性,小鮮肉不可能永遠年輕,不可能永遠靠著臉蛋兒吃飯,新的小鮮肉會殺進來搶奪他們的飯碗,他們的腦殘粉也會喜新厭舊的愛上其他小鮮肉,時間流逝,這規律卻堅固不破!

再次提醒,無論愛我恨我,都不要無視我,快來關注醉話娛樂,喝完酒陪你聊到大半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話聊娛樂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很多人想成為明星,特別是影星?

TAG:醉話聊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