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反覆再發,是葯不行?還是你從來沒注意這些……
浙江第一人民皮膚科王教授:
濕疹是現在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相信很多人也換過這種疾病,對於濕疹的了解確是知之甚少,對於濕疹怎麼形成的也並不清楚。又該如何進行科學的治療,也是了解的不多。那麼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濕疹的形成因素比較多,如果我們不注意,就容易患上濕疹。常見的患病因素有這幾個方面:
第一遺傳因素
濕疹更容易出現在有濕疹病史,鼻炎史,哮喘病史的患者中。由於濕疹、哮喘及過敏性鼻炎三者關係密切,家中一級親戚(父母、子女、兄妹)和二級親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有以上病史者,更容易患濕疹。
第二環境因素
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環境主要包括群體環境和個體環境,群體環境的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範圍的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氣體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密切。
第三感染因素
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
氣源性真菌等。而這些感染源與我們自身所處的環境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第四飲食因素
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
第五藥物因素
藥物因素是某些濕疹,尤其是濕疹型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乙二胺類抗組胺劑,氨茶鹼、哌嗪、安息香酊吸入劑等主要引起系統性接觸型藥物性皮炎。
第六其他
濕疹的產生還可由苦悶、疲勞、抑鬱、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乾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引發濕疹的原因。
那麼,如果患上濕疹該如何進行治療呢?
現在大多數人只要一患上濕疹,第一反應都會去藥店買一些外用藥進行塗抹。雖然可以暫時緩解濕疹,但是比較容易形成依賴性,一停葯就容易反彈。長期使用激素軟膏還可能會造成毛髮變粗、皮膚萎縮等各種副作用問題。
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選擇中藥治療,比起西醫治療、偏方、妙方的其他方法更加安全可靠,尤其是現在國家政府也在大力推行中醫,更加證實了中醫的治療效果,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中醫的優勢所在。
雖然中醫比起西醫見效慢,但勝在安全無副作用。中醫是通過消除癥狀和調理同步進行,所以治療時間長一些,患者要明白這點,並能堅持治療,就可達到治癒的目的。而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義坤堂紫菊膏》都是是受到國家和患者認可和保障的。對於治療濕疹皮炎等這種比較大眾、常發的皮膚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它還是用紫草、野菊花、山茶籽、地膚子等純中草藥材熬制而成,有著止癢、祛痛的功效,可達到消炎殺菌,修復皮膚、祛除濕疹的目的,而且經過治療康復後的濕疹患者可達九成,而且不易複發。網上一查就可以找到,想要治癒的患者詳細了解一下。
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查找過敏源,有利於加強治療的針對性和效果。
2、一些人對海鮮、牛羊肉等異體蛋白吸收能力差,食入後容易引起過敏,應少吃此類食物。
3、避免過度清洗皮膚,濕疹患者洗澡時最好少用沐浴露或肥皂,水溫不宜過高,注意單獨洗頭。
4、得了濕疹,一般會使皮膚變得很敏感,因此出行時應穿純棉製品,盡量避免穿顏色豐富的衣服,因為一些易退色的染料,會對皮膚產生刺激。


※喜訊!專家公布3種最新濕疹療法,1周見效,效果驚艷
※濕疹是因為體內濕氣重嗎?如何治療濕疹?
TAG: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