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是小年,天水人的習俗是……

今天是小年,天水人的習俗是……

秦源臘月二十三習俗

趙文慧

秦源童謠:「臘月八,還有二十二天過年價;娃娃娃娃不要饞,臘月八一過就是年;臘月二十三,過年將七天;臘月二十三,打發灶爺上青天;臘月二十四,打發灶爺上榆(ru)樹;臘月二十五,糊窗戶,推磨做(zu)豆腐;二十六,殺豬備年肉;臘月二十七,殺雞跟集;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蒸饃;三十早起走油鍋;三十晚夕守著先人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以上是秦源關於過年的部分童謠,從而折射出了其特有的過年習俗。

祭灶,也稱祀灶,它跟古代「五祀」祭禮有關,漢唐時就有臘月祭灶求福的故事。祭灶的時間明朝以前一般在臘月二十四,清朝以後北方地區大多在臘月廿三,南方仍沿襲廿四祭灶之傳統。祭灶是一年一度的灶神祭祀。灶王的敬稱大約出現在道教發展的唐朝,李廓《鏡聽詞》:「匣中取鏡辭灶王,羅衣掩盡明月光。」明清時期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辭。秦源習俗中祭灶神時間一般為臘月二十三,如因這天過於忙亂而沒有顧上,也可以推遲到二十四。而臘月二十四祭灶之俗古已有之。如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祭灶詞》云: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中國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當然,這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

GIF

灶王爺即灶神在秦源稱呼為灶爺,因而祭灶之俗在秦源叫送灶爺。秦源習俗主要有以下三項:

(1)吃攪團。秦源人這一天的晚飯也很特別,每家都是番麥面「攪團」,供奉灶爺,用意為黏住其嘴讓他「上天言好事」,在玉帝面前不說本家的過錯,三十晚上接回來時「回宮降吉祥」。另外,這天晚上還有放鞭炮和大炮的習俗,意在慶賀小年的到來。

(2)烙灶餅。灶神又稱為本家司命,秦源把灶神叫灶爺,屬於五祀之一。祭灶節當日晚飯後,女主人要烙灶餅十二張,寓一年十二月。若逢閏年,則為十三張。灶餅薄厚若韭葉,大若碗口。烙好後先疊置灶頭,之後焚香點蠟,把手中三炷香插入香爐中,點燃三張黃表紙,待表紙燒盡,磕頭祭祀。接下來將每張掐出一點,放在盛有茶和黃酒水的碗中,拋於廚房頂上,意為恭獻灶爺受用,俗稱「送灶爺」。剩餘的分給孩子們食用。

(3)殺獻灶雞。這一天,天水習俗必得殺雞獻灶,這跟全國各地一樣。如《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二云:「舊曆臘月二十三日,俗謂小年節。是晚各村各戶,無不祀灶神者,名曰祭灶。主祭之人,必為家長。禮拜時身後跪一幼童,雙手抱一雄雞,名曰灶馬。家長叩頭畢,向灶神禱祝數語。祝畢,一手握雄雞之頸,將雞頭向草料內推三次,一手將涼水向雞頭傾灑。雞若驚戰,便謂灶神將馬接受」。

(4)獻灶糖。秦源祭灶習俗中獻灶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把灶神的嘴塗甜,黏住灶神的嘴,讓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祭祀儀式結束後,便將灶爺(用紅紙簽有灶爺神位的紙條)從灶台的牆上虔誠地揭下來,用香蠟紙表、鞭炮送灶爺上天,一般是送至村裡河壩河水邊焚化燒紙點蠟燒香磕頭,然後倒在河裡隨水流走,河水是流動的並是乾淨的,故送灶爺到河裡是對其的尊敬。再到大年三十晚上時,重新用紅紙簽寫灶爺神牌位,貼在灶台牆上,即便又請回了灶爺回來過年。每到節日,又會享受人間香火祭祀了。秦源還有一種習俗與灶爺有關,如家裡娃娃生病,有的人便向能看「擦春氣」的陰陽或風水先生求問,俗謂之「簽春氣」,「簽春氣」的人掐指一算,按「丙丁」日犯灶爺,就用黃表紙、香蜡祭祀灶爺,讓娃娃病除好起來,其實這是人們的心理作用,但此俗系祖輩流傳下來的,誰也說不清楚。正如《秦州直隸州新志》卷之三《食貨》所云:「右祭禮不盡合經典,然其來已久,異地亦多行之者。」

以上之俗在清代及民國時期天水地方志里均有記述。清光緒十五年王權、任其昌編纂《秦州直隸州新志》卷之三《食貨》云:「臘月二十三夜祭灶。以雞餳一盤、餅一盤,其數十二,閏增一。家長一人祭。祭已,焚灶神畫像。除夕更新者。」「家長一人祭」指男的祭灶,因為古代男尊女卑,家長自然是男的,這也就應驗了明清時期講究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民國二十八年哈銳、任承允、賈纘緒總纂《天水縣誌》卷之三《民族志·風俗·祭禮》:「臘月二十三既夕,以鳴雞一,按歲之閏否作炊餅十二三,飴糖數事祭灶。」

秦源把祭灶之日稱為過臘月二十三,第二天即臘月二十四,秦源有清掃房舍的習俗,俗稱「掃房」,也叫「掃薄土」、「掃煤」(方言「煤」與「霉」諧音,意為新年有新氣象,掃掉舊年的霉氣,迎來新年吉祥),民間認為送灶爺上天即祭祀灶神之後,諸神返回天界,直到三十晚上他們才返回人間。從廿十四到除夕是神靈缺位日子,這段時間,民俗稱為「亂歲」,民間嫁娶不須擇日即可舉行,百無禁忌,名為「趕亂」或「趁亂歲」。這在明清時期頗為流行。(《中國民俗史(明清卷)》第343頁,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秦源民間家中清掃無所顧忌,人們可以清掃房屋院落,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塵(陳)、除舊的意願。據史載,歲末掃塵之俗在宋代已盛行。從此,年的大幕已徐徐拉開,腳步也越來越近,一切避忌皆除,如殺豬等便不再擇日。

行文至此,我耳邊回蕩起小時候那首唱得特別好聽的秦源童謠,曰:「二十三祭灶,新年來到。女子娃要花,兒子娃要炮,老婆子要的新衣裳。老漢莫啥要,要了一頂破氈帽。」臘月二十三一過,自然就是過大年了。此時的秦源人見面最頻繁也最普通的問候語就是「年辦(pan判)好了莫?」節慶就這樣周而復始地離我們而去,又循環往複地向我們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水在線官方騰訊平台 的精彩文章:

雪後初霽麥積山,分外妖嬈!
天水市氣象局發布1月中旬農氣旬報 預計1月下旬有低溫多雪時段

TAG:天水在線官方騰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