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刺小網形蟲 Dictyella longispina

長刺小網形蟲 Dictyella longispina

:聳棒頭蟲目Corynexochida

:濟南蟲科Tsinaniidae

地質年代:寒武紀芙蓉世江山期末

主產地:廣西靖西

特徵描述

蟲體橢圓形,表面光滑。頭部三角至半圓形;頭鞍凸起較弱,頭鞍溝無;眼葉中等大小,略呈新月形,位於頭蓋中部偏後;麵線前支向外側斜伸,在邊緣處內轉,然後交匯於外邊緣頭部中軸線最前端;麵線後支切於頰角內側;頸溝及背溝消隱;活動頰中等,側邊緣寬平,頰刺粗壯。胸部8節;中軸窄於肋部,背溝清楚;肋部寬度均勻,肋刺短。尾部三角至半圓形;尾軸長錐形,分節多而微弱;邊緣自前向後逐漸加寬,並在末端形成一粗壯的長尾刺;個體發育早期具兩個側刺。

標本圖

長刺小網形蟲完整背殼標本(標本產地:廣西;收藏者:xianfengcom)

長刺小網形蟲完整背殼標本(標本產地:廣西;收藏者:果凍)

長刺小網形蟲成年初期完整背殼標本(標本產地:廣西;收藏者:果凍)

小網形蟲Dictyella是小林貞一(Kobayashi)於1933年根據遼寧五湖嘴鳳山組的標本建立的,模式種為五湖嘴小網形蟲Dictyella wuhuensis。原始文獻不可得,從《中國的三葉蟲》一書中截取了五湖嘴小網形蟲的圖片,應該就是小林貞一建種時的標本。小網形蟲與濟南蟲很像,區別是尾邊緣中間向後伸出一根刺。

五湖嘴小網形蟲標本圖片(圖片來源:盧衍豪等,1965)

長刺小網形蟲Dictyella longispina是周天梅老師於1977年建立的,標本產於廣西靖西和溫,以尾部邊緣向後伸出的長刺為名。標本圖見下。

長刺小網形蟲模式標本(圖片來源:周天梅,1977)

1998年,韓乃仁等在廣西靖西果樂採集到一塊完整背殼標本,並於2004年發表。在論文中,韓老師等根據其外殼的形態特徵,認為應將其歸入櫛蟲目。並描述了同層位發現的濟南蟲(後人修正為謝高德蟲)麵線前支近平行,不是櫛蟲目麵線,所以謝高德蟲仍是濟南蟲科。對於這個觀點,筆者認為其對於謝高德蟲的描述是不正確的,它與小網形蟲的麵線形態是一樣的,都是先向外斜伸並向內相交於頭部前緣。分類不應僅考察外在形態,更應著重考慮其發育過程的變化。長刺小網形蟲與光滑謝高德蟲擁有一樣的發育過程,其發育早期尾部都是有兩根側刺,所以都應歸屬於濟南蟲科。

長刺小網形蟲首次發現的完整背殼標本(圖片來源:韓乃仁等,2004)

2005年,朱學劍老師在其博士論文中公開了發育過程早期尾部帶側刺的標本,猜測其可能與光滑謝高德蟲為同種不同性別的三葉蟲,但資料不充分,所以小網形蟲屬暫時仍有效。筆者感覺在廣西靖西小網形蟲的數量遠小於謝高德蟲,為同種三葉蟲的可能性不大。

關於光滑謝高德蟲,請見本公眾號之前的文章,鏈接如下:

致謝:

感謝路哥和果凍提供標本圖片!

參考文獻:

1,盧衍豪,張文堂等,1965,中國的三葉蟲,P346.

2,周天梅,1977,中南地區古生物圖冊(一)早古生代部分,三葉蟲綱,P186.

3,韓乃仁,陳貴英,2004,廣西寒武紀三葉蟲Dictyella完整蟲體的發現及其意義,古生物學報,43,416-419.

4,朱學劍,2005,博士論文,廣西寒武紀芙蓉期晚期三葉蟲動物群,P88-90.

如有錯誤,敬請指出,您的意見是我們的動力!

歡迎來稿或提供標本圖片,一經採用,即可獲得免費修理小化石的機會或有小化石贈送!

本文內容原創,歡迎非商業用途的直接轉發。

其它全文或部分內容的轉載,請註明出處,並留言通知作者,謝謝!

三葉蟲圖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葉蟲圖鑑 的精彩文章:

TAG:三葉蟲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