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巨頭跨入 郭台銘21億元投向人工智慧

又一巨頭跨入 郭台銘21億元投向人工智慧

半年前,人工智慧還只是個「秀」。現在,蘋果、華為、百度、高通、鴻海已經在這條路上打開了另一番思路並備下戰略部署。

在過去長達43年的發展史中,鴻海一直是製造業的弄潮兒,但近年來代工利潤的逐漸下滑卻讓這家企業受到不少的爭議,近日,郭台銘對外宣布,未來5年內將在人工智慧研發方面提供21.43億元的重大投資事件更是再次引起一番熱議。

對於郭台銘的這個舉動,外界的解讀是兩年前,在阿里巴巴的一場大會上,郭台銘聽了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關於「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資源」的演講後,一夜沒有睡好,就這樣,他被馬雲提出的新製造打亂了思路。

現如今,鴻海給自己重新做了一個定位。在近日舉行的一場臨時股東大會上,他表示,富士康不在是代工廠,它已經從硬體公司轉型到平台公司,而他21.43億元的重大投資更是從AI人才培育、IOT工業場域應用、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全力推動集團轉型成為AI驅動的工業互聯網企業。

臨時股東大會剛結束 鴻海兩項AI研究培育計劃就已出爐

郭台銘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富士康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全球創新型的人工智慧平台,而不是一家製造公司。」

據外界消息稱,在剛結束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鴻海正式宣布啟動兩項研究培育計劃。一方面成立「鴻海工業互聯網AI應用研究院」協助集團開發「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的AI創新,另一方面將在5年內提供21.43億元,從AI人才培育、IOT工業場域應用、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全力推動集團轉型成為AI驅動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同時邀請美國基因科學家共同創造「亞太前瞻健康管理服務」。

郭台銘表示,鴻海從實體製造起家,具備領先全球40多年的經驗和技術,將透過AI的工具性,打造由「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構築而成的工業互聯網AI應用生態系,並強調投資21.43億元主要是用於招聘AI應用的相關人才,在所有生產基地部署人工智慧應用。

一大筆資金的投入背後正標誌著鴻海正在不斷向人工智慧和智能製造靠近,而巨頭們的加入為人工智慧開啟另一扇窗。

據悉,鴻海工業互聯網AI應用研究院今年在中國台灣成立,以跨廠區、國際級的運作規模,協助加快集團轉型速度,後續將視應用需求在美國、日本、中國深圳、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成立據點。

有消息顯示,鴻海的合作方中還有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根據資料顯示,吳恩達創建了谷歌的Brain AI研究部門,專註於深度學習技術,在斯坦福大學,他牽頭的項目包括斯坦福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開發,以及利用單一二維生成三維數字模型的演算法,他最新成立的公司去年7月就開始與鴻海科技集團旗下的鴻騰科技合作,推出後者用AI應用加速改造工業互聯網的AI基因。

「一直在思考如何轉型」

而在股東大會上,郭台銘也強調,「過去三年,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進行轉型,在此前,包括2700億元新台幣投資廣州10.5代面板廠,以及以3萬億元搶標日本東芝半導體也是為了進行AI上的布局。」

事實上,為了實現企業轉型,鴻海也做足的準備。去年12月,鴻海發布公告,擬由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近日,鴻海舉行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批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的上市計劃。

郭台銘明確指出,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將是工業領域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其將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深圳組件人工智慧實驗室,如果A股上市成功,所募集的資金將用於互聯網科技研發。

總體而言,登陸A股有望的背後,是一個傳統製造企業基於轉型的表現。

對於一家龍頭企業而言,因時而變是最佳的選擇。製造業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追溯至不少上市公司均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特點:每年,上市公司都需要進行戰略上的考量,他們分別就市場現狀、公司營收、毛利率情況做詳細的分析,以便準確的瞄準市場方向,實現快、准、狠的市場定位,並尋找新的增長點。

當然,鴻海選擇在人工智慧上大費周章的戰略思路從早期的公告中便看出蛛絲馬跡。據悉,富士康曾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說,他們找到了未來幾個關鍵領域,包括移動設備、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生活、工業4.0的自動化、機器人和先進的電視機顯示技術。

除了上述所說外,去年12月,富士康跟投了曠視科技的4.6億美金的C輪融資,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鴻海科技尋求新的業務增長方向的結果,就是AI市場,現如今,如此大手筆的投入,更是說明這一點了。

投資AI雖然是鴻海的一個轉型,但這一動作也是鴻海為了尋找出路而做出的一個決策,鴻海這次能否成功實現轉型,目前尚不好說,但如果說,AI這一概念不斷走向實戰落地的話,挑戰也會越來越多,但挑戰的背後就是機會。

熱文推薦

本文系手機報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像頭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受惠Face ID,AMS去年營收爆增93%
雙攝大潮下 且看2018年攝像頭市場行情如何詮釋?

TAG:攝像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