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手串、搓核桃、刷金剛菩提,什麼樣的包漿最美
最新
02-12
如今喜歡文玩收藏的人越來越多。手戴珠串、脖子上掛金剛菩提、兜里裝倆核桃,除了一有空就可以拿出來把玩之外,將盤玩心得和朋友們交流也是一大樂趣。其中分享得最多的,是各式各樣的盤玩工具、輔助材料和技術手段,目的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精力,盤出最好的包漿。
我們知道,暴露在空氣中的表面受到氧化產生包漿,所有的物體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包漿。一般來說,自然形成的包漿是時間與使用雙重作用的結果,而盤玩人為地增加了使用頻率、提高了氧化效率,因此可以在短期內獲得正常情況下需要花十倍、甚至幾十倍時間,才能產生的包漿效果。
然而,自然包漿和盤玩形成的包漿特點並不相同。簡單來說,物件在日常使用中,各部位與周遭接觸、摩擦、被氧化而形成的自然包漿,綜合地反映出器物在結構、功能、用途等各方面特點;而盤玩產生的包漿往往只集中在最容易看到和摸到的地方。
比如,鋥亮的扶手、靠背及座板前邊,是老圈椅上包漿最瑩潤的地方,這些視覺上的高光點,揭示出它們是與身體最常接觸的部位;而過渡磨損的腳踏上,表面包漿並不充分,留下更多的是被粗糙鞋底反覆踩踏過後的狼藉。從椅子的包漿狀況上,看到滄桑歲月在無聲的流逝。
自然包漿突出了器物的實用性,反映出它與周圍環境的關係;而盤玩產生的包漿顯示這是一件收藏品,或者僅供把玩使用。


※野生悶堆核桃,天生鬼臉的悶墩核桃,你見過嗎
※吃了這麼久的核桃,被你當垃圾扔掉的其實是寶貝,下次別再扔了
TAG:核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