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是一年新春到,這裡有些龍岩民俗一定是你不知道的

又是一年新春到,這裡有些龍岩民俗一定是你不知道的

又是一年春來時,每年春節期間龍岩各地都有許多民俗活動熱鬧上演,一些大型的民俗活動大伙兒一定都不陌生了,比如漳平的板凳龍、竹貫的紙花燈、連城的游大龍......等等等等。小編今天特意為大家羅列了一批龍岩民俗活動,供大家春節出遊參考,這裡面有一些民俗活動一定是你不知道的,快來看看吧!

高陂天后宮群龍賀元宵

每年正月十七晚,在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的天后宮前都會上演一場激情四射的舞龍表演,每一支舞龍隊伍到來必定都是鑼鼓開道,並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三四個年輕人拉著點燃的串炮一路小跑,瞬間擁擠的人群分開一條通道,讓龍隊進入。在歡慶的鑼鼓聲與硝煙瀰漫的爆竹聲中,舞龍隊開始勁舞,一時間場面歡騰,激情四射,體現出客家人獨特的鬧元宵習俗。

正月十六撫市走古事

撫市歡樂大巡遊,如果說鬧春田、游大龍、撥龍燈是男人們激情四射的狂歡,那麼撫市大巡遊就是孩子們的大趴踢,各朝皇上愛妃才子佳人彙集一堂,吃喝玩樂看煙花過大節~!

四堡撥龍燈,激情快樂慶元宵

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福建省龍岩市連城四堡都要「拔龍」鬧元宵。「拔龍」即「拔龍燈」、「游龍燈」,是連城客家人元宵期間一項特別的民俗活動。「拔龍」不像別的游龍和舞龍悠然起舞,而是時進時退,時跑時停,前拖後拉,花樣百出,煞是熱鬧。

長汀舉林鬧春田

鬧春田,也許是人們壓抑了太久了需要發泄,也許是客家人喜歡熱鬧,也許什麼都不是就是一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一個傳統,每年的正月十二和十四,長汀舉林村裡身強體壯的男村民都會相邀下田, 在上年收成最好的水田裡奔跑,打轉,嬉鬧,場面激烈又歡樂。

連城林坊游大龍

始於明朝初的連城林坊大龍遐邇名揚,正月十三夜,龍游所處,家家戶戶點燭焚香,堆火擺品,熱鬧非凡。游龍隊伍浩浩蕩蕩,場面壯觀。大龍騰挪起伏,人群奔路歡呼,鞭炮震耳欲聾,焰火映紅夜空,令人嘆為觀止。

龍游芷溪賀新春

正月十一有著客家大宅門之稱的芷溪用游龍與花燈來慶祝新春的到來。隨著鑼鼓的響起,活潑可愛的小龍與花燈開始從古老的大宅門裡出來,在古村青磚烏瓦的大街小巷遊走,所到之處,花團錦簇、火樹銀花、燈影綽綽,美不勝收。

連城璧洲花燈鬧新春

大年初二,連城莒溪璧洲村一年一度的游龍燈活動熱鬧上演,人們用沿襲了800多年的古老民俗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龍頭的引領下,數百名村民抬著各種造型的燈籠浩浩蕩蕩地穿行在村裡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整個隊伍長達300多米,放眼望去,流光溢彩、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萬安鎮竹貫萌獸鬧元宵

按照當地習俗,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前掛上代表著吉祥喜慶的元宵燈籠,村民們紛紛抬出自家編扎的象徵著吉祥的麒麟、大象、獅虎等大型燈籠,小孩們手執著多姿多彩的魚、圓球等小燈籠,在「咚咚鏘……咚咚鏘……」歡快的鑼鼓聲與鞭炮聲、禮花聲中,沿著村道走街串巷進行花燈遊行。

長汀彭坊刻紙龍燈鬧新年

長汀彭坊刻紙龍燈鬧新年,正月十三,入夜,彭坊村熱鬧非凡。三聲銃響,鑼鼓齊鳴,龍頭、龍身、龍尾前後相接,三條長龍在龍珠的引導下,舞動全村。

三月二十三,媽祖生日廟會,弘揚地方民俗文化!

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媽祖林默1050歲的生日。從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封號由2字累至64字,最長的是「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誰也記不住了。民間一般稱之為「媽祖」,供她的地方叫「天后宮」,「天后」的封號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封的。佛教把她歸為觀音身邊的童子。

曹溪石粉村石馬寺民俗文化節

石馬寺(原叫烏石庵)位於天馬山麓入石粉嶺關口處,始建於明代嘉靖(公元1532-1566年間)。農曆四月十八,三年一次的烏石庵(石馬寺)大型廟會開始了。一早,迎神隊伍從烏石庵出發,按事先安排好的線路入村逐家巡遊,村民們都會提前準備好貢品迎神祈福。巡遊隊伍規模龐大,有十二尊神位,還有舞獅舞龍隊、腰鼓隊、採茶隊、饒平吹、廣場舞隊等民間藝術團體到場助陣。

適中鎮第57屆盂蘭盆節 十月十三達到高潮

適中盂蘭盆節是十年一次的大節,連舉行三年,第三年的農曆十月十三是最大最隆重的一天。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適中盂蘭盆盛會 以適中最大的寺廟「白雲堂」為基地,從十月初一日開始,持續時間為半個月。盛會期間,全鎮各家各戶張燈結綵,掛燈籠升氣球,全鄉齋戒,水尾行台、蘭田行台、新安行台、土城行台、黃田行台、虎嶺行台等各族姓行台都將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等活動。

雁石赤村村鳳靈宮冬醮廟會

每年11月底、12月初,是雁石鎮赤村村鳳靈宮打醮的日子,打醮,就是道士設壇求福禳災的一種法事活動。冬天到了,農事也告一段落,農民們為感謝神靈帶來一年的收穫,祈求上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會舉行各種祭祀活動,以此來消災免難、祈求上蒼的賜福與庇佑。

江山石佛公(靈遠宮)「平安福會」

每年年終(農曆十二月十四至十六),江山石佛公(靈遠宮)舉行「平安福會」,以答謝這一年神明的保佑,也答謝平安福會的香客捐助,十五最熱鬧。

正月十三,漳平新橋板凳龍舞起來!

據了解,板凳龍是新橋鎮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歷史悠久,這是一種漢族舞龍舞蹈,相傳源於漢代,由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每家負責一截「龍」,男的負責設計「龍身」,製造花燈,女的負責摺紙花,糊紙,小孩則在一旁學著做,一家族男女老少齊上陣。按照習俗,村民會將做好的龍身拼接起來,形成一條巨型龍。當龍身隨即起舞時,老百姓們將設案祭拜、鳴放鞭炮,接龍接福,祈福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東肖鎮鐵山廟會 500年的「過關」儀式開始

每年正月十二,東肖鎮熱鬧非凡,因為這裡有個鐵山廟,許多香客在這裡參加一種叫「過關」的儀式,以期來年平安健康、風調雨順。過關者提著油燈,還有毛巾和包裹等物,隨著領頭的法師圍著廟宇繞圈,法師喊一聲:大家過關啦。大家隨聲喊著:過啊過啊。陣容非常龐大!

正月十八永定高陂北山鬧關帝廟舞龍

元宵節,龍岩各地都有鬧元宵游龍活動。據說永定西陂村的群龍十五鬧宗祠,十六鬧新房,十七鬧天后宮。但是你不知道吧?十八北山村龍燈隊還有一場鬧關帝廟呢。

武平萬安「剝皮公爹」生日暨魏侃夫民俗文化節

正月二十六對於武平縣萬安鎮的人們來說是個大日子,因為這天是「剝皮公爹」生日。剝皮公爹是何許人也?這裡先普及一下:據悉,魏侃夫為江蘇南京江寧人,元末至正年間任武平縣伊(縣令)。期間他勤政愛民、正義廉潔、崇儒興學,深受邑民愛戴;卸任後擇居城北劉坊鎮(今萬安鎮),見時局混亂,召鄉賢構堡自保,被人誣告「私築王城」,為救了全鄉,他一人擔責遭受剝皮酷刑;昭雪後被追認為光祿大夫,並薦為土地隍公,當地百姓尊為「剝皮公爹」,每年祀日都要舉行隆重祭祀活動,歷經六百餘年不衰。

龍門湖一元宵節炸龍

元宵節炸龍已經可以追溯到非常早之前,這一天村上會有一些精壯青年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頭盔化身舞龍的隊伍供村上居民炸龍,村上居民通過炸龍的方式為自己、家人和這座山城的繁榮祈禱求福,祝願新的風調雨順。炸龍時間的一般從晚上7-8點過後,大批村民歡聚於此熱熱鬧鬧慶元宵。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民俗活動小編沒有羅列進來,有待大家一起來補充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岩KK網 的精彩文章:

【新年快樂】這家醫院的年終總結亮點太多了,不得不看!
【「無痛分娩中國行·龍岩站」系列報道3】致准爸爸們:說一萬句我愛你,不如帶你的她去做無痛分娩!

TAG:龍岩KK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