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身處加拿大賴著不回的華人,一直勸你不要來加拿大?
錢鍾書的《圍城》里有這麼一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對於加拿大華人圈來說,卻呈現出一種在裡面的人勸你不要來,但他們自己又不願意回來的「奇怪現象」。
大家總能看見微博、貼吧、論壇等各個渠道中,一些身在加拿大的華人吐槽:這邊不好,吃得不習慣、風俗很奇怪、溝通不順暢、人情世故不熟悉,國內的朋友千萬不要來這裡。可他們自己卻還是留在了加拿大,並沒有飛奔回國。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加拿大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嗎?
告訴你的理由都不是理由
你可以看見在加拿大華人有很多種理由來告訴你這裡不好。可實際上每一種理由都經不起推敲。
——在加拿大吃不慣,我好懷念中國食物哦!
但我可以在這裡吃到加拿大菜,你可以嗎?除了加拿大菜,就算華人聚居區裡面的中餐廳都不地道,還有超市裡面可以買到國內的食材自己做。退一萬步來說,加拿大這邊沒有經過污染的海鮮、沒有激素的肉類,也可以一次吃到爽!
——加拿大人情世故和中國不一樣,怎麼融入呀?
嘿嘿,還好我在加拿大,加拿大本地人之間的人情世故比中國可簡單多了,老外都是直來直去,不會像國內一樣互相猜測暗示半天。更重要的是,這裡幾乎沒有潛規則找關係的土壤存在,規則比關係好用多了。只習慣了凡事找關係的中國人到了這邊肯定難受啊。
——加拿大房價太高,落腳困難!
在國內一線城市普通上班一族想靠自己的工資買個房,可能是天方夜譚的事兒。二三線城市估計也得靠家裡犧牲幾代人的積蓄一起擺平房子問題。但在加拿大,干著普通工作的你,只要不是一心想生活在多倫多溫哥華核心區域裡面,而是去周邊買個帶院子的小房子,能力肯定足夠。
那麼僅僅是因為這些因素就不希望其他華人來加拿大嗎?究其根本,還是心態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種心態
道理很簡單,雖然加拿大好山好水好移民,但對於剛登陸不久的華人群體來說,在短時間內對於中加兩國的環境調整不過來,語言又跟不上,過得肯定沒有在國內時說自己母語、做自己熟悉的行業來的輕鬆啦。
在這個楓葉之國,咱們初來乍到的華人才是「老外」,對加拿大環境啦,規矩啦,習俗啦,都是第一次見識到,也是第一次參與其中,所以有些不適應是難免的。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看什麼都新鮮,看什麼都怕出錯。
能到加拿大的中國移民,在國內多少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或者一份拿得出手的經歷,否則也沒有實力移民。但到了加拿大後,失去了光鮮亮麗地「白領」「老闆」等身份,大家統一成為「平民」,像一張白紙一樣從頭再來,自然多少有點不適應,有些落差感。那麼在這種落差感的帶動下,就會不自覺將自己在兩國的待遇進行對比,變得喜歡抱怨,變得非常「喪」!
我們要知道,習慣是一個過程,渡過這個從不知所措的階段就好啦!
維護良好生活環境
身處加拿大卻說著不要來加拿大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能維護這邊的良好生活環境。
目前在國內,有一部分人是鐵了心不移民的,有一部分是能力不夠移不了民的,剩下相當一部分都是可以移民但是沒有下定決心移民的。如果能夠讓最後這一部分人打消移民的念頭,然後自己能夠更加穩妥地抓住移民的機會,那說一說加拿大的不好,何樂而不為呢?
不光在申請移民的時候是這樣,移民後的生活中如果能少一點國內的「土豪」跑過來炒房,少一點國內各種二代過來炫富,就杜絕了更多人把國內的一些不良習氣帶到加拿大來,在加拿大入鄉隨俗過上美滋滋的小日子就是一個更近的夢想。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身在加拿大卻說加拿大不好的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他們很有可能只是想維護這邊良好的環境。
讓我們來想一想,加拿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加拿大有優美潔凈的環境、科學良好的教育制度、井井有條的社會規則、平等最終多元的文化理念……我們都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沒有的東西往往是最好的。這些享受到了加拿大好環境、好教育、好制度、好文化的人,只能發發朋友圈說想念家鄉的美食,順便旁敲側擊地說一下在加拿大多麼多麼不自由、多麼多麼沒朋友,營造出一種很苦很悲傷的氛圍。這種似乎更符合華人那種「奇怪的謙虛感」。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千萬不要聽身處加拿大卻勸你不要來加拿大的建議。加拿大真的不好,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華人生活在這裡呢?中國人,是會用腳做出選擇的。
加拿大必讀徵文大賽
萬元獎金等你來拿
【魁北克、安省歡迎你】
我們魁北克、安省移民留學交流群
已經陸續先後開啟
添加加拿大必讀小編個人微信(ID:yiqijianada)
通過人工驗證後,即可加入我們的交流群哦~


※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冷!連最熱的撒哈拉沙漠都下大雪啦!
※為什麼中國留學生最好的選擇是留學加拿大?我們只告訴你三個理由
TAG:加拿大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