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辨: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但不能無恥!

思辨: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但不能無恥!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現麻煩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去反思自己,從自身找原因。出自孔子《論語·衛靈公》。

網上流傳兩段某男的視頻。猜測是個某大學講師,估計是講「國學」的。

幾分鐘的視頻,其核心內容是「遇到不順心的事要求諸於己,不要求諸於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

進而引申:對社會(含政府部門)的不公現象,要反省自己,不要抱怨。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社會就會好。

乍一聽貌似很有道理,弘揚正能量。所以贏得掌聲一片。網上有很多轉載。我在的一個群里一天之內就有三個人轉載。

我聽完,覺得有問題。

此人把不同的意思打包到一起,語速很快,沒有給觀眾一個思考時間 ,觀眾只有短時間內跟著他的思路走,不斷的點頭稱是。

此公演講技巧用的不錯。面對觀眾,引經據典,把簡單問題複雜化。顯得很有「國學范」

我聽完了,咱們再「複雜問題簡單化」。

還原一下他的中心思想是:遇到社會不公不要抱怨社會不公,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我認為這是兩件事,不可混淆。

總的來說,

第一點不贊成。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原意是你如果和別人有了不愉快,先要反省,而不要先去撇清自己、埋怨別人。這裡面有兩點,

1、我反省了,真的不怨我,是對方無理。比如遇到了劫匪小偷,我反省就是自己為什麼不小心走了夜路或讓匪人有了可乘之機。但是並不能取消我罵土匪抓小偷的權力吧?

2、這句話本身是個人角度,和「別人」有了矛盾,要先反思自己。但是如果是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不相識的路人受到侵害,我們是反省自己,還是圍觀聲討,幫助受害者?雖然不管去扶起跌倒的老人,不敢直面和貪官污吏去鬥爭,但是,聲討一下社會不良之風總還是可以吧?

此公把原文中的「個人修養」變成了面對社會不公,也不要說話。甚至可引深一下,讓你覺得「你抱怨就不是君子」、「對社會不公發聲就是負能量」。偷換概念,接花移木,李代桃僵。邏輯思維混亂!

再想一想,即使一頭豬被踹一腳還要哼幾聲。面對社會不公,我們連抱怨的權利都沒有了?

第二點贊成,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認為其中包括2點:

1、作為一個公民,呼籲政府更好的治理國家也是應盡義務。

2、就算是黨員,黨章要求黨員也要和不良現象作鬥爭。

全體公民只要對社會不公都發出聲音,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一部分。

還有,此公還以不屑的語氣和誇張的臉部肌肉表情說,「有些人去了三天加拿大,就歪著嘴說加拿大這也好,那也好。」

且不說加拿大好壞,此人人品的低劣就已暴露無遺。頗有孔和尚的「三媽」風格。

觀點不同,講道理可以,但是不要詆毀對方。

語言犀利是一回事,醜化別人是另一回事。

挖苦、諷刺、罵人,誰都會。

但那不是講道理!

實際上社會上存在一類人,是專門吃「愛國飯」「國情飯」「國學飯」的文痞。

罵美國是生意,去美國是生活。就是這批人的真實寫照。

據有消息稱,今年春節,去美國過春節的人數是去年的三倍。

想想,去美國過春節的這批人中不乏貪官污吏、不乏這些文痞。「司馬夾頭」就是一個典型。

美英日加澳等國家,好還是不好,我們不看宣傳,不看廣告,只看看每年有多少移民的就知道了。

中國成千上萬的人向這些國家移民,真沒見有多少移民到大陸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雙增 的精彩文章:

TAG:王雙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