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姑娘山二峰攀登雪山等著我

四姑娘山二峰攀登雪山等著我

GIF

你打開了釘子的第

126條推送

寫於2018年2月7日22:25 四姑娘山鎮嘛呢寨小五家

越髮長大,你會越發生命的易碎。高原寒冷之地,廣東女孩生命的隕落。閑談話余總在感嘆:生命的最後時刻,那種真實讓人窒息後怕。責任已屬形式,生命不會復還。路在腳下,走的時候應真實而踏實。景一直在前方,生命只有一次。此行,心跳與觸動比期待少了一些,卻也是另一種體會,感恩每一次相遇的悸動。

?

Day 1

成都-巴郎山-小金(四姑娘山鎮)

昨晚10點多到了成都,和兄弟遼說著要去吃小龍坎,就找到了就近一家店,看著我吃的酸爽,他笑著只顧給我倒飲料。山野回歸城市的幸福,或許只有去過山野才能體會。早上10到了犀浦地鐵,剛剛買完路餐,小五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上車後才發現最近雪大,今天登山的只有我一個人。隨著他開著的小車往都江堰方向開去。

小五,家裡行五,20幾歲的模樣,儼然一副戶外人的狀態,走近就有熟悉的狀態。兩個人聊著戶外的怪象,也說著3日發生在四姑娘山玄武峰違規登山情侶的事件,男子獲救,女子摔傷了腿,懸掛於崖壁,無非又是一場悲劇。常說旅行是檢驗愛情最好的方式,或升溫,或隕滅。

下午13:30,車上眯了會被外面的叫喊聲弄醒,移動手機已經無服務狀態。進入小金縣地界,道路上已經開始滿是積雪,外面叫賣著防滑鏈,顯然一副「趁火打劫」的模樣。想起上次來小金吃著可口的蘋果。和小五折騰了半天,帶著一根鏈子謹慎著繼續向前。

四姑娘山盤山公路段,太陽照射車內,窗外藍色慢慢撥開白霧,四周披上片片白雪的山貌。一個觀景台停下休息了會,拍了幾張相片,吃了口老鄉給的氂牛肉,耐嚼餘味香辣。不一會兒就到了巴郎山隧道,之前都是從山上繞,現在8公里隧道節省了一個半小時,也少了許多風光。

到達四姑娘山鎮的時候快下午4點了,吃了碗香噴噴肥腸面加個鍋盔就盤山幾分鐘到達小五的家。一個當地協作接待站,08年汶川地震後改了新房子。在火爐旁烤了火喝了杯茶,就上樓在巴郎山山下的屋子裡休息,不一會也就睡著啦。

7點鐘的樣子被小五叫醒,和他一起到旁邊親戚家吃晚飯。這裡住的都是藏民,灶台前炒了幾個菜,明天上山,也就沒喝酒。席間聽著他們聊天,不知道是不是暑假香格里拉呆過的原因,隱約能夠聽的懂一些。講著這裡的山和人,說是每年這個地方都會有外來遊玩的人死亡,這裡也犧牲了2個嚮導。

8點多的時候回著住的地方,烤著火,和小五聽了會民謠就躲進了早已打開電熱毯的被窩,那種幸福不可言喻,恨不得把明天的也預約掉,只可惜明天會是什麼樣我也不知道。窗外漫天繁星,希望明天一切順利。

Day 2

雙橋溝

早上醒來簡單洗漱了下就坐著車來到鎮上吃早餐。依然是麵條和鍋盔,如你置身一個選擇不多的地方,不會降低自我要求。閑談間,一個女生也是隻身一人要爬二峰。她的協作說先去看看票,不一會兒帶著失望回來。

廣東女孩命喪玄武峰事件導致戒嚴,管理處暫時停止對外開放。看著女孩失望的表情無以言表,或許鼓舞了很大勇氣,克服了重重困難來到這裡,這樣的結果,其實我也一樣,只是轉化的快了一些。

想著廣東花季女生受傷在山上等待救援的最後時光,沒有信號,在漆黑山崖上,讓冰冷侵蝕著自己。任憑害怕、寒冷、疼痛一點點蔓延,直至生命盡頭,想著這段時光於她是一種內心深處的無助。是啊,都說山永遠在那裡,生命只有一次。即使天堂沒有雪難,可生命卻終止了。

看著協助帶著裝備牽著馬匹在路邊等待,和我們一道驅馬回程。想去附近景點看看,畢竟這裡還沒真正來過。坐上了雙橋溝景區觀光車,看著攀冰訓練標語仍然懸掛。違規登山的人就在這裡訓練,也是從這裡的小路偷上玄武峰的。車上遊客嚷著讓車導指出他們上山的路線和遇事地點,生活里有些人悲哀,也少不了有些人圍觀。

景觀車先把大家帶至最裡面景點,遊覽也是由里至外,整個遊覽時間3個小時左右。最裡面的紅杉林景點異常壯觀,海拔有3800米,可以近距離觀望雪山,因是冬季,看到雪山並不會有驚訝。腳踏之處仍有積雪覆蓋,遊人較少,慵懶的陽光下顯得倒不像遊玩。

下一站是牛棚子,牛棚子站最有明顯的標誌就是一座白塔,以及五彩的經幡。這裡還可以看到雙橋溝一個特色的山峰——布達拉峰。布達拉峰,海拔5240米,由花崗岩構成,由於酷似布達拉宮而得名。此時的陽光已讓木質棧道有一股暖意,坐在上面,感受高原紫外線的強烈

再後面的三個景點倚著車窗,讓陽光暖暖的打在臉上,也就沒下車了,聽著車上寶寶的哭聲,一直到了景區出口,歷時3個小時左右。

Day 3

攀冰

於我而言,攀冰是一種吸引。早上在餘三哥家用完早餐,爐火上炒了幾個菜,饅頭稀飯也是我到成都幾天來吃的最舒服的早餐。

飯後,小五、三哥和我開著一輛小車帶著裝備就往山上開著,約莫30幾分鐘的車程,就看見道路右側的山溝上面有一個冰面體,氣溫寒冷山上流水形成,旁邊還有一些冰掛。遠觀也就10米高度,走近還是偌大一片。

裝備慢慢運到冰下,繩索、安全帶、鎖掛以及頭盔都和攀岩一樣。只有冰鎬、冰錐和高山鞋加冰爪是攀冰特需的裝備。小五梳理了裝備,穿上安全褲、高山鞋,戴上頭盔,雙手拿著冰鎬就慢慢爬上去了,為了安全,邊走邊放入冰錐,直到最高點開始布繩,做保護。

三哥在下面做保護,小五來回爬了幾趟,感覺比攀岩簡單一些,其實只是我還不了解技術。當我上去時發現動作的重要性,用手腕輕揮冰鎬,雙腳和雙鎬配合,下肢蹬直。上到最高點時發現手臂酸脹,原來是基於擔心,用大臂揮鎬用力所致

爬了三趟,慢慢領悟要領,當懸在雪壁半空時,又一次感受到人無法控制雙手雙腳的恐慌,只有在大自然面前才會如此清澈見底。雪花開始飄灑山谷,我們開始煮起泡麵,第二次折了樹枝當筷子,卻吃的依然美味。

休息好吃完東西,聽著音樂,我們又開始了攀冰,換了難點,垂直度較高冰面,剛熟悉的技術又一下子吃力了起來。不過感受手臂無力情況下繼續挑戰,又一次登頂。

帶著麻木的雙臂引小五新一波客人回住所,車上還是抑制不住的粗氣。院落里喝杯茶休息會,和高原上小朋友玩了會籃球,那叫一個自虐啊。有一種找虐的感覺,感受著強烈的呼吸喘氣。

摸著高反的嘴唇和痒痒的鼻涕,窗外的星星依然鋪滿夜空。

Day 4

回成都

計劃今日返程,早上吃了自己做的早餐。小五和三哥收拾著其他五個人上山的裝備,約10點樣子匆忙離開。沿著盤山雪道往成都開去。

下午三點到了高新區住的地方,抓緊吃了碗拉麵,房間到處扔著一些衣物,使勁洗了個澡,出來換上休閑裝,對著鏡子笑著說:好像回到了人間戴著耳機和彥杉坐著地鐵去了寬窄巷子,三條街組成的一個古城。裡面溜達的時候人並不是很多,卻感嘆:萬條古街一個樣。溜達的時候卻中意了書屋和手藝品店,輕描淡寫地溜達著,也是一種慢的享受。

10點多鐘的時候去溜達著要再吃一次火鍋,看著紅湯滾燙,吃的是那個過癮。沒有如臭梨期盼的那樣,次日一切正常!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的釘子 的精彩文章:

TAG:行走的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