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子心聲:親歷2018年清華—斯坦福中國近代史學術冬令營

學子心聲:親歷2018年清華—斯坦福中國近代史學術冬令營

1月21日至1月29日,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派出訪問團參與清華—斯坦福中國近代史學術冬令營,在此次學術探索之旅中師生們親身感受了世界頂尖高校的文化氛圍和學術氣息,觸摸到珍貴的一手文獻,領略到海外歷史檔案收藏的魅力和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生命力。那麼這次行程,同學們是怎麼來看待的呢?

傾聽學術冬令營中的學子心聲

王贇鵬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博士研究生

此次學術冬令營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收穫很多:通過查閱檔案觸碰第一手史料,體會到歷史研究的真正魅力;通過交流座談感受到中國文化與學術由「請進來」到「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通過接觸美國社會堅定以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道路與中國經驗的學術自覺。這些體悟會內化於心、終身受益。

王博偉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

只有走進檔案館,用雙手觸摸到書頁已泛黃的檔案,才能時刻謹記:學術研究的基礎是豐富的材料,要讓塵封的案卷活過來。只有和海外同齡人交流,看到他們毫不摻雜半點雜質的熱忱,才會想起:學術研究要拷問內心深處的問題意識,只有內在的驅動力能支撐自己走下去。這次加州之行,一路伴隨著新鮮感和興奮感,但更多的時候是在受刺激。國外的學生們,有著紮實的學術訓練、清晰的問題意識、豐富的檔案材料,這提醒著我:如果再安居一隅,得過且過,不去發奮追趕,就只會被國際前沿甩開老遠。希望這次冬令營成為我的一個起點,鞭策著我不斷前進。

任夢磊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

歷史研究真的好玩嗎?我在斯坦福大學就見過這樣一批人,他們樂此不疲、目光炯炯。與他們的接觸令我感動:歷史研究不僅在於尋找過去,還在於探尋人類的未來與自我的真實,融入自己思考的史學研究,才能投身於「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探索過程之中,若無這份熱情與堅守,學術研究又是何等的枯燥與乏味。

麻省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

此次學術交流雖只有一周的時間,但註定給我留下的是終生難忘的記憶。印象最深的有三點。第一,做學問要有國際視野,格局要大,研究要細,深刻的見識建立在廣闊的視野之上。第二,學術研究,即使是純理論的研究也要參考和關照歷史與現實,從問題出發,不輕易肯定和否定,慎重下結論。第三,比你優秀的人依然那麼勤奮和刻苦,所以自己只能更加努力。

倪博聞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

通過幾天的近代史學術交流營,收穫的不僅是第一手檔案的觸摸,更是在交流互鑒中接觸到了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了解到了檔案文獻的利用途徑。希望自己能夠在以後的研究中將這些知識和方法融會貫通,在學術道路上行穩致遠。

沈丹丹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

斯坦福不僅坐享溫暖濕潤的極佳氣候條件,其豐富館藏的東亞圖書館、地理圖書館和世界聞名的胡佛檔案館更令人感到興奮和激動。在為期八天的學術訓練營中,與專業館員交流、查閱海量檔案的吸引力一點都不遜色於這裡的海岸風光,通過歷史文獻資料的搜尋與鑒別,為從事不同研究方向的我們打開了新的研究視野,也更燃起一股與國外優秀大學、優秀師生相互交流、互通有無的迫切感。感謝學院領導和老師提供的優秀學術交流平台,問道清華,如斯如思!

張牧雲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

作為第三次參加清華—斯坦福學術訓練營的「老成員」,我幸運地見證了學術訓練營的發展成熟,並在三年中不斷收穫成長。同時,由於我正在斯坦福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學習,老師同學們的到來不僅在學習上給予我指導,也在生活上帶給我溫暖。與前兩次訓練營相比,今年的冬令營增加了兩個新項目:第一是學院與舊金山總領事館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第二是學院師生與斯坦福歷史系博士生在論文寫作方面展開深度交流。這代表學術訓練營擁有「永不止步」的創新性與生命力,清華馬院的海外學術交流方式仍在不斷孵化與拓展。

李瓔珞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

8天,4位老師,13名學生,3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在這個時空里,我收穫了學術上的新知、新方法和新理念,感受到興奮、驚喜和不進則退的危機感。還感受著老師對我們人生、學術、生活的關懷和指點。會想念每晚伴著昏暗燈光和皎潔月光的師生異國「微沙龍」;會想念帶著學術困惑彼此抱團取暖的相互鼓勵和安慰;會想念我們齊心協力解決困難的奇妙經歷。學歷史,要通古今;做學術,無問西東。唯有四字:對學院、老師、同伴之「感恩」,以及督促自己之「奮進」。無論學術途還是人生路,都要紮實走穩、走好。

趙紫玉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

作為有幸參加了三次訓練營的「老營員」,今年的我再次收穫了諸多驚喜。相對於去年帶著新鮮感初次觸摸檔案,今年的訓練營更加系統化、目標更加清晰,不僅對檔案的分布有了更精準的把握,而且對查詢方法的運用更加成熟,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更加專業和深入。因此,這一次乾貨滿滿的訓練營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檔案」本身,更包含研究方法的學習。訓練營只有短短數天,但帶著它給予的「魚」和「漁」,我們的新征程才剛剛開始。

谷永鑫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

很幸運能夠參加此次「清華-斯坦福」冬季學術訓練營,講座交流、圖書館參觀、檔案查閱等活動都讓我收穫滿滿,更認識到學術不僅要獨立鑽研,更要開拓思路,注重合作,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圖書館資源,與師生同輩保持必要的學術交流聯繫,有意識的建立學術共同體。這次出行也讓我對異國的風土人情有了更多立體的認識,同時加深了我對學術視野、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團隊合作重要性的思考。

田橋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

這次清華-斯坦福近代史學術冬令營之行,於我印象最深的是參觀斯坦福大學地圖圖書館,一張張珍貴的地圖無疑不是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和記載者。一張地圖、一份檔案,對於學術研究意味著新的材料、新的視角。另外,這次學術交流,也讓我充分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僅是對完成一項學術交流任務必不可少,更是在重大課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柯萌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

為期8天的中國近代史學術冬令營,對於非歷史專業的我而言,習得了全新的治學方法,可謂大開眼界,收穫滿滿。老師曾說,從那些布滿灰塵的一手檔案和文獻中,我們才能觸碰到有溫度、有生命的歷史。哲學專業的學生往往注重思辨訓練,而缺乏對現實歷史和經驗材料的關注。這次行程,我深刻體悟到了獲取鮮活的歷史檔案對於支撐哲學反思的重要意義,只有對真實的歷史有所了解,我們的思想才不會是蒼白無力的。

王文軒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

8天的學術參訪,我深刻意識到了自我與美國學術同仁間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學術創新與學術活力上,還體現在是否能夠熟練運用前沿科技獲取全面準確的學術信息和材料,是否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奔赴全世界各地搜尋檔案材料的能力上。此外,這次參訪還讓我感受到了進行國際間學術交流和知識共享的重要性,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觸摸,體悟真知。

探索,開創未來。

無問西東,清華馬院永遠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馬來了 的精彩文章:

TAG:清馬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