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30歲之前別結婚
轉載授權請與原作者聯繫
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有個劇情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面臨被離婚的女主羅子君哭喪著臉對閨蜜的男友賀函說:「我大學畢業後也參加了工作,還是外企,是老公陳俊生把我娶回家,叫我不要工作的,他許諾我一個完美幸福的人生,他說他要養我的」。
靳東扮演的男主角就呵呵噠了,那是一個久經戰場的老司機對大部分女人共有的白日夢由衷的不屑,聽完之後,他拉著臉說:「你這是要求大回報。」長期飯票哪那麼容易找。
果然,沒過多久陳俊生就跟羅子君離婚,富足殷實的「陳太太」生活至此結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羅子君變成了一個楚楚可憐、前途渺茫還毫無生存能力的單身母親。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坐在我旁邊的姑娘聽,她想讀個博士,可是又怕學歷太高更不容易嫁出去,所以就滿臉疑惑地問我:「豆豆,你說我這個博士是不是不能再讀了,我已經是名校畢業的碩士了,這已經讓很多男人都很有壓力了,再讀下去,思想和能力都太強,太優秀了,會讓更多男人都望而卻步、不敢下手的,就真成『滅絕師太』了,你沒看見「剩下」的都是優秀的女人么?」
我心裡忍不住呸她一口:「虧你還是個高級知識分子,這是什麼混蛋邏輯?」就算成了「滅絕師太」,那起碼還有工作和錢吧。亦舒在小說《喜寶》里說:「如果沒有愛,有很多錢也是好的」。為了還沒影的男人不再努力、不再提升自我、不再變得更好、不再向前,男人沒有,職位和錢也沒有,你的生活又剩下什麼呢?守株待兔地餓死么???
但是我沒有說出來,我知道人的思想很難短時間改變,我笑著送她一本書——《30歲前別結婚》。
這本書的作者陳愉(Joy),從一個羞怯的中國小姑娘成長為一名國際公民,31歲當上了洛杉磯的副市長,現在是2個孩子的母親,而她38歲才結婚。
作者開篇就開門見山地指出:「我是38歲結的婚,我擁有了夢寐以求的事業,我找到了夢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孩子們。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我的晚婚。」
「我親愛的父母一度因為我這個『剩女』而憂心忡忡。他們搞不懂,我都有兩個碩士頭銜了,怎麼卻拿不到他們最企盼的那個頭銜——Mrs 。無論我取得多大的成就,他們跟我的對話永遠只關乎我的『人生大事』」。
這種單刀直入,猶如一個高技術水準的外科醫生,沒有多餘的理論廢話,沒有片刻的猶豫,穩准狠,迅速直擊要害,切除病灶,讓病人感到痛快、酣暢淋漓……
「病灶」切除之後,書開始從三個方面,層層遞進、解剖麻雀似地講述了「原理」。
婚姻不是靈丹妙藥
哈佛社會心理學家貝拉·德保羅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能夠證明快樂感因婚姻增加的證據很少。在快樂的0到10個級別之間,來自婚姻的幸福感只有1.1。
婚姻不是解決你生活問題的萬靈藥,它沒有魔法,能夠讓你改頭換面,讓你的人生重新來過;它也不是你感到迷失無助和不完整時候的避難所。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結婚,婚姻只是人類眾多關係中的一種,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進入,甚至退出。
社會將我們的確該珍惜的關係——婚姻——變成了女人生命中唯一要緊的關係,變成了女人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好像不完成你的生命就不完整,你就犯了大錯一樣。不管我們的婚姻是好是糟、我們的丈夫忠誠與否,它都要我們相信,婚姻應該在我們所有的企盼、渴望和追求之上。這就是我們的社會關於婚姻的幻想。人人都需要安全感,但真正持久的安全感只能來自你的內心。獨立自助是親密關係的前提,婚姻無法使你完整,讓你完整的只有你自己。
年輕是幸福婚姻的頭號障礙,先做Ms. Right,再找Mr.Right
來自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的一項關於大腦發育的跟蹤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直到25歲都還沒有完成長成,這個發現連研究者都感到震驚。也就是說,現在20多歲的你將會不同於30多歲時的你——你的男友也是如此。在你20幾歲的時候,大腦的長效策略部分還在進化,你找的男友只能叫Mr. Right Now。等你再長大一些,才會為尋找Mr. Right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心智的不成熟和生活經驗的缺乏是成功婚姻的頭號障礙。
我有一熟人,民政局的,常聽他聊起婚姻怪現象。他說,有好些結婚登記的,年齡小得嚇人,1997年出生,高中剛畢業,稚氣未脫的樣子,手挽著手過來結婚。
問他們:「想好了嗎?」笑嘻嘻地答:「想好了!他就是我一生中最愛的人……」但是,這些「想好了」的孩子,遊戲似地領了證,一年、半年甚至兩個月之後,又遊戲似地來離婚,哭哭啼啼地說:「當初我年少無知,被他騙了,想不到他是一個渣男……」另一邊則說:「天下的女人都是神經病,我已經看破紅塵了……」
幼稚到這種程度,都不知道怎麼說了。
婚姻不是遊戲,沒長大的人,還是別玩為好。你負擔不起,也傷人傷己。何必呢?始於無知的婚姻,必終於萬念俱灰;始於輕率的婚姻,必終於一地雞毛。「這麼小,腦袋都沒發育完整,著急結什麼婚啊?!」他說
凱特王妃和黛安娜王妃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黛安娜在二十歲這個如花似玉的年紀選擇了婚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以女孩的敏感與任性處理很多家庭問題。被查爾斯冷落時她會用小刀自殘,給查爾斯的情人打電話,與丈夫爭吵,和自己的馬術教練戀愛。很多人說黛安娜王妃真性情,可是,婚姻大多數時候都無法長久容忍一個小女孩的撒嬌耍賴。凱特嫁給威廉王子時已經30歲。她是一名心智成熟的女性,她的自控力能夠掌握自己的言行,在婚姻、人際關係、履行職責方面應對自如。她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生活,她不會對生活中的意外手足無措。人們喜聞樂見地發現,王子和公主也能過上好日子。
辛普森夫人讓愛德華八世心甘情願放棄王位時已年過四十,傑奎琳·肯尼迪改嫁希臘船王的時候三十九歲,鑽石單身漢喬治·克魯尼最終為三十六歲的女律師阿拉慕丁戴上婚戒;我們的國民女神高圓圓、湯唯都是三十五歲之後才找到了合適的人,周迅、劉若英甚至四十歲才與所愛之人牽手。
她們成熟度高,尤其是心裡成熟度高,先了解自己、了解生活,再去尋找那個了解她、接納她選擇的全部生活方式的男人。先做Mrs. Right,再找Mr. Right。
而所謂「壞」的婚姻,不過是在自己都不懂自己的年齡,選擇了更不懂自己的人。
不是「剩女」,而是「盛女」
普林斯頓人口統計學家查爾斯·韋斯托夫說:「女性在經濟上越獨立,婚姻對她們的吸引力就越小。」對3000名單身人士的研究表明,高收入的女性與低收入的女性相比,不想結婚的人數是後者的2倍。
「對我們的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來說,一個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對於我們來說這可遠遠不夠。我們可不是隨便找個男人就行,我們要的是好男人,更是愛人。我們要的不是一個出於責任的婚姻,我們要的是愛情。」
所以我們不是「剩女」,而是「盛女」,獨立、自主、快樂、自信、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明確目標和要求的,為自己「盛放」的女人。「無論我們是單身、已婚還是離異,作為女性,我們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讓生命如繁華般怒放。」
編後語
我不是一個不婚主義,也不是恐婚主義,但是我非常支持晚婚。前兩天有倆95的孩子離婚了,對他們來說結婚離婚更像是過家家的遊戲,我也不反對這種活法,我只是覺得晚婚意味著內外都更成熟,自我更完善,選擇更理性,婚姻關係更穩定,婚姻到底還是兩個成年人的事情。
這本書的作者也不是不婚主義者,這本書也不是糾結於某個具體的年齡、呼籲大家為了晚婚而晚婚,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告訴大家「成長才是女人最好的歸宿」。你只有自己成熟了,才能從容應對一切要面臨的問題,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是「XX的妻子」,「XX孩子的媽媽」,「XX的兒媳婦」……
無論你是20歲,30歲,還是40歲……只要你做好了你自己,你都可以選擇任何你喜歡的生活方式,單身亦或結婚。但前提是這些選擇首先是忠實於你自己的,同時這些選擇又是經過你認真審視的。
最後借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文章:「我們的生活是多變的,環境在變,生活在進步,我們也在進步。如果你想擁有一切,你就能擁有一切;但在去往目標的路上,在每一個路口,你都必須看清楚前面的選擇,早作打算」。
馬上就要過年了,對於單身汪來說,過年就是歷劫啊,你七大姑八大姨集中全部火力攻陷你所有痛點的時候到了, 簡直就是變相隱私挖掘大會啊,不過再有人逼你結婚,你就可以跟他們說,我大腦還沒發育完全呢……
等等,怎麼感覺不對啊,像是自己罵自己啊,哈哈哈
作者:
本期主筆
豆污餅,RUC的政策管理狗,愛寫作的英文電台主播和HR老師,土肥圓組合中的小純純!
-聯合校稿
李污萍,中央民族大學二胡狗,一個主修二胡的性感火辣妹紙,土肥圓組合中的二污!
小污安,利物浦大學琵琶狗,一個主修琵琶專業的海龜逗比女神經,土肥圓組合中的大污!
版權歸作者所有,南城土肥圓原創發布
圖片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TAG:南城土肥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