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閑聊四書五經之-《易》-1

閑聊四書五經之-《易》-1

《易經》作為中華文化幾千年代表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有。

現代一般人提到《易經》,第一印象就是:算卦的、市井的、迷信的、故弄玄虛的、古老的、落後的、騙人的……

實際上,《易經》從一開始就與四書五經齊名,最終被列為群經之首,上至帝王之家下至布衣書生無不奉為圭臬。

而一部完整的易經,應該分為易理與易數兩大部分。

易數相對易學易用,以致在封建社會裡很容易被方士利用,不斷改良發揚光大,時間久了大部分人自然而然的,就將市井方術與《易》等同了。

其實無論在哪個年代,真正有了解經書的學者,對方士所作所為都是很不齒的。

易理脈絡清晰用辭極嗇,字字珠璣深奧難懂。

它的內容與思維模式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毫不過時,甚至成為指導性的前瞻性思維無不影響著重大決策!

所以,只要讀懂裡面其中一個道理,對重新認識三觀會有莫大幫助!

江南君在立春之夜頭腦突然發熱欲窺其堂奧,有興趣的一起學習吧!

(以下內容大部分摘自網路,有點長。。)

一,乾為天

《易經》第壹卦,乾為天,乾上乾下

卦辭: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再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

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

乾,剛健中正,象徵天,喻為龍(德才的人,即古人稱為君子),又象徵純粹的陽和剛健,表示興盛強健。揭示了具有開創氣質的陽剛元素。

乾卦首列四德:元亨利貞。

元猶始、亨猶通、利猶和、貞猶正。

《子夏傳》說:元為原始之意;亨為開通之意;利為和諧之意;貞為貞固之意。

乾卦取天為象,天之陽氣是始生萬物的本原,故稱為"元"。天能使萬物流布成形,無不亨通,故稱為"亨"。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故稱為"利" 。天能使萬物,正固持久地存在,故稱為「貞」。

就發展而言:

元,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礎;

亨,寓意事物的生長和壯大;

利,寓意事物的創造與收穫;

貞,寓意事物的趨正與成熟,發展「過程」的結束。

「元亨利貞」作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其核心是一個生字。

《繫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區為分四個層次歷經的階段,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這個動態的過程發展到貞的階段並未終結,而是貞下起元,冬去春來,開始又一輪的循環,因而生生不息永葆蓬勃的生機。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是對「元」的解釋,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氣,是萬物所賴以創始化生的能量,這種剛健有力、生生不息的能量是統貫於整個過程的。

「雲行雨施,品物流行。」這是對「亨」的解釋,意思是,雲化為雨潤降於下,萬物受其滋育,茁壯成長,無不繁榮。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大明」指日,象徵天道的運行。「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個時位。乾卦六爻,初爻為始,上爻為終,六個時位就是六個特定的時空環境。

全句是說,天道的運行可分為六個不同的時空階段,遵循由始到終的發展過程,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初爻為潛,二爻為現,三爻為惕,四爻為躍,五爻為飛,上爻為亢。好比事物發展每一階段與狀態。

《周易》認為,天地無心而成化,養萬物而不與人同憂,無思慮,無目的,不會有什麼自覺的行為,自覺行為是人類所特有的,必須設定一個取向和目標,自覺地經營謀劃,合理安排。天地無心,人類有心,天地無為,人類應其無為而有為,這是宇宙的自然史與人類的文明史的根本區別所在。自覺行為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而不能治人,天地人各有不同的分職。人類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順應自然界的和諧規律來參贊天地之化育,促進事物的發展,在生產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進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在社會方面可以「萬國咸寧」,促進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初九:潛龍勿用.直譯就是說潛藏的龍,不要輕易動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直譯就是潛藏的龍,無法施展,因為能力尚在地平面之下潛藏,還未達到可用的時機。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直譯就是說龍出現在大地上,發揮能力與眾人一起創造與收穫。《象》曰:見龍在田,德普施也。直譯就是說龍出現在大地上,其龍德已經展示出來,能夠廣泛施予德澤。這裡的「見」,應讀作「現」,出現。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直譯就是說有才德的人處於這樣的位置,勤奮努力,戒懼反省,始終如一,即使有缺點也能通過努力補足,勤能補拙之理。《象》日:終日乾乾,反覆道也。直譯就是說,勤奮努力堅持不棄,簡單的事情反覆做,以達極致。其中的「乾乾」,即是勤奮努力。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直譯就是說龍現在可以在淵前嘗試跳躍,展示自己能力。龍之躍,進可升騰於雲天之上,退可藏身於千仞之潭,進退有據,處境從容,故無災難。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龍已成功騰飛,自己全部能力與眾人一起創造與收穫。《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直譯就是說龍飛騰,意味著大有所為。

上九:亢龍有悔。意思是,凡事過亢,必致訓悔。《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超過極限的龍會有悔的,因為上不及天下不及地,現代的話就是假大空而又不接地氣。物極則必反。

乾卦專門借用龍來作為象徵,龍到底什麼樣子?它似乎是水陸空三棲的生物,所以可以象徵宇宙創生的力量,遍及一切領域。

乾為天,在家為長,單位為領導,國家為執政者。作為國家而言,若不能體現一個生字,即民可以生,在管理民眾的同時,體現為民服務,則不可長久。天的大德為無心而周流不息,在社會而言就是自強不息。不能與時俱進,敢於承認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是得過且過,掩飾矛盾,高高在上,無所作為,不能應天之無為而作為,對於各種矛盾不能適時化解,那麼就不具備乾德,必將趨亡。觀乾卦知人生,無論你時運如何,你必須努力做事,要自強不息,否則,你便不是君子,而是愚人,因為你缺乏了最關鍵的乾德。

撰於2018立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eda 的精彩文章:

閑聊四書五經之-《易》-3

TAG:smee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