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劉完素的火熱論,90%的中醫都用不好!

劉完素的火熱論,90%的中醫都用不好!


導讀:劉完素是河間派的開山祖師,他的火熱論主要是什麼內容?這裡從兩方面談。一是火熱為病的廣泛性,劉完素認為許多病都脫離不了火熱,是廣泛地存在的。




二是他認為六氣皆能化火,這更是火熱論的中心思想。正因為六氣都能化火,所以發病才有廣泛性。雖然是從這兩方面來總結劉完素的火熱論,並不等於這兩個問題是割裂的,這是有密切聯繫的兩個問題。



一、火熱為病的範疇


素問·至真要大論

》中講病機十九條,屬火熱的就有9條,包括17個病症。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把「火熱」大大地擴展了,有50多個病症。



劉完素還把五運六氣的理論引用到對火熱的研究中(劉完素所言的五運六氣,和劉溫舒著的《素問入式運氣論奧》不二樣),他把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歸為木;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一歸為火。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歸為土;諸氣臉郁,皆屬於肺,歸為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歸為水。把屬於肝、屬於心、屬於脾、屬是用五運六氣來為病機分類,並沒有像運氣學說那樣通過甲子來計算,只是分類而已。


從劉完素的代表著作中可以看出,他認為火熱存在於廣泛的病症中。這一認識是受到《黃帝內經》的啟發,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他從臨床實踐中體驗出來的。他在臨床上遇到不少由火熱造成的病症,大量的臨床實踐,逐漸對火熱有了理性的認識。



《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中,氣喘、氣鬱僅屬於肺,腫滿、嘔吐,屬於脾。劉完素則認為這些都是由「火」引起的,他說:「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熱火為陽,主乎急數也。胃月晶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




這是劉完素在《素問》病機理論的基礎上,把氣喘、嘔吐的病機進一步地具體化了。他認為喘是肺之火熱,火熱為陽邪,陽則向上急數,所以呼吸增快;嘔吐是胃氣上炎,火氣上沖的結果。講義中舉了兩個例子,這些體會都是從實踐當中得出來的。



不過話要說回來,不是所有喘、吐都屬於火熱。肺有火熱,可以造成喘,但不能說凡是喘都由火熱而來;胃上有火熱,可以造成嘔吐,但不能說凡是嘔吐都由火熱而生。



比如說

《金匱要略》

大黃甘草湯證,那是胃上的火熱,大黃甘草湯主治食人即吐症,凡是食人即吐的,熱證居多,所以要瀉胃的火熱。




但是臨床上還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這種嘔吐十有八九不是熱的問題,飲食人到胃十多個小時,吐出來還是好好的,這是脾腎陽虛的嘔吐。即使是食人即吐,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因於火熱,如現在診斷為神經性的嘔吐,其表現是喝點水也吐,多見於身體虛弱的患者,這也不是熱的問題。



所以劉完素這種說法,只能是限於從火熱的範疇來分析疾病,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將其擴大到其他病因的範疇來討論,完素的火熱學說就沒有什麼價值了,也沒有討論的意義了。




要理解他所說的火熱病的廣泛性,是限於火熱為因的病症範疇來發揮的,這點要明確。當然對疾病的研究來說,也可以從其他任何角度來總結一些病症的規律,以及治療的經驗,這樣就有現實意義了。


二、六氣皆能化火說



六氣皆能化火,這是河間學說的中心思想。首先是風氣化火,風氣化火是由於陽邪的亢盛,熱盛生風嘛,亢盛則流動性大了,就成風的現象,所以風化的火,主要是由於陽邪的亢盛,也從外感、內傷兩方面來分析。






從外感來講,如吳塘的桑菊飲(杏仁、連翹、薄荷、桑葉、菊花、桔梗、甘草、葦根),這是治太陰(肺)的風溫、風熱,臨床表現為有輕微的發熱、咳嗽、口渴等,這是風生的熱,風化的火,因此以祛風、平肝為主,風息、肝平,體溫就下來了,口乾、咳嗽就沒有了,這是外感的風熱。



從內傷來講,如錢乙的瀉青丸(當歸、川芍、龍膽草、桅子、大黃、羌活、柴胡),主治肝膽的實熱,臨床表現為陣發驚惕,不能控制自己,脾氣大,甚至兩眼紅腫(嚴重的結膜炎患者可以出現這些表現),在兒童甚至還會抽搐,眼睛上視,這是風生的火,是肝風動了,煽動火熱,所以要用瀉青丸。




瀉青,即瀉肝,用龍膽草瀉肝。驚惕、抽搐、眼睛上視等,都是風的表現,這個方子是用柴胡、羌活散其外,當歸、川芎疏其里。




我在用這個方的時候,當歸、川芎是不用的,用牡丹皮、丹參,因為瀉青丸是瀉肝的火熱,息肝的風動,儘管當歸、川芎是入肝的葯,人血分的葯,但我認為這二味藥性辛溫,畢竟是肝有火熱,辛熱葯、辛竄葯,不利於止抽搐,當歸還可以考慮,川芎在這裡確實不好用,所以我用丹參、牡丹皮,這二味葯也是人血分,這個時候應該是清血涼血,不好用辛溫、辛竄的葯再助風火。




這個方子關鍵的一味葯是「龍膽草」,錢乙之所以敢用當歸、川芎,就在於龍膽草的大苦、大寒,有瀉火、降火之功,龍膽草被稱為有直折火邪之用(但是陰不足的人也不能重用,大苦大寒的葯有燥性,有傷津的一面)。其他桅子、大黃引火從大便、小便而瀉出,所以滌風瀉火。


所以劉完素說風能化火,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論,是有實際意義的。不管從內傷來講,還是從外感來講,都是臨床上經常可以見到的。臨床上有一句很形象話:風乘火勢,火借風威。風越大,火越燃,對這種火就要先息風,風不息,火就不能滅。




息風,對內傷來說,首先要柔肝,如果不去養血柔肝,這個風沒法息。還有一句話叫「樹欲靜而風不息」,樹要想靜,首先風要停,柔肝是息風的重要途徑。柔肝常用的葯有:芍藥、丹參、牡丹皮、當歸、地黃等。




對外風來說,常用的葯桑葉、菊花等,特別是霜桑葉。風與火的關係,不管是從外感、內傷來講確實是很密切的,劉完素對此的體會是比較深刻的。


濕氣化火的基本原理是由水氣鬱滯而成,在病機里屬於郁滯證。水濕之氣要以通暢為主,水濕之氣能夠流通無阻,這是生理之常。如果水濕之氣不流通了,郁滯而不得發散,營氣、衛氣都要受到濕氣的阻滯,營衛阻滯而化生火熱。解決這種火熱的問題,就要解郁導滯。



濕化的火,主要解決濕郁、濕滯的問題。試舉一例,朱震亨有個方子名「二妙散」,只有蒼朮、黃柏二味葯,治下肢紅腫熱痛,凡是有熱象的都可以用,包括現在醫學診斷的下肢風濕熱證。



蒼朮味苦而氣辛,其特點是能散濕、燥濕,針對水濕郁滯的病機,是主葯,是君葯。黃柏的功用是熄火,黃柏與蒼朮相比不是第一位的。這種濕熱證臨床上也是不少見的,有濕有熱,這種病治濕是主要的,主要矛盾在濕的方面,不在火的方面。大家可以看看薛雪的著作,他是專治濕熱的大家。



燥邪可以化火,燥邪最易傷津、傷氣,氣枯津涸,火熱就產生了。氣津不足,不能潤養皮膚,皮膚粗糙,治療燥熱的方法,總不外乎一個「潤」字。



《溫病條辨》

有個桑杏湯,由桑葉、杏仁、沙參、貝一母、香豉、桅子皮、梨皮組成,治秋天外感的燥氣、燥熱。秋燥易傷太陰氣分,所以桑杏湯的主要特點就是潤燥,可以說除桅子是瀉火、清熱的之外,沒有一味葯不帶潤的。







燥熱該如何用呀,燥熱用錢乙的瀉青丸不行,用朱震亨的二妙散更不行,只能考慮用桑杏湯這種方法。《溫病條辨》中有好幾個治燥熱的方子都不錯,如沙參麥冬湯也是治燥熱的,還有喻昌的清燥救肺湯也是潤燥的。



方歌云:「清燥救肺參草把,石膏膠杏麥芝麻,經霜收下干桑葉,解郁滋干效可誇。」由燥化的火總是傷津傷氣,人體營衛之氣失去津液的潤養,燥火就產生了,治療方法是滋潤津液,要在潤的基礎上去瀉火熱。


寒可以化火,寒與火好像是絕對對立的,從臨床來看多見於閉證,可見於表證也可見於里證。


寒邪的特點是收引、收斂,如果寒邪收斂在表,就會因表閉而發熱、無汗,這是寒化的火,那就是麻黃湯證,要散寒解表,用杏仁、桂枝、麻黃、問題。儘管有發熱,但是由於寒閉,所以就要用辛溫散寒的辦法,炙甘草解決問題。



這就是寒邪閉於表化的火。寒邪閉於里也可以化火,《傷寒論》259條云:「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里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當於寒濕中求之。」




這裡看到的黃疽,是寒濕化熱的表現,當於寒濕中求之,要溫化寒濕,同時寒濕已化火也要清熱,要用茵陳、五荃類,用五菩去散寒濕,用茵陳去清熱。需注意的是,這不是濕熱證,不是陽明熱證,不可下,當於寒濕中求之。



劉完素六氣化火說,在臨床上有深刻的意義,強調不要只看到「化熱」這一表面的現象,而不去深究化熱的病因,這裡有辯證法思想。表面都有熱象,但要查出火熱的不同成因,是風化火?是寒化火?是濕化火?還是燥化火?


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中醫強調辨證,就是辨這本質的東西,這樣才能正確立法。有人責備劉完素一不辨證,實際這正是很精細的辨證,所以說六氣化火是火熱論的核心內容。


劉完素的火熱論給我們以啟示,中醫臨床強調辨證,就是要通過臨床的表現來分析內在的病機,這個病變的本質所在,這就是我們說的「證」,通過複雜的癥狀體征(候)分辨出來其屬於某性質的「證」,這就是中醫的辨證。


三、火熱病的治法


劉完素的火熱治法,可以說是完全根據《素問·熱病》來的,這一點與張仲景發揮《黃帝內經》的熱論有別。劉完素在臨床上完全用了《素問二熱病》的思想,他主要分辨熱證是在表,還是在里,從表裡兩方面來討論治法。



火熱在表,劉完素主張用辛、涼、甘、寒的葯來解表,明確提出不能用桂枝、麻黃類,熱證當然不適合用桂枝湯、麻黃湯等辛溫劑,這和仲景用桂枝、麻黃針對風寒證是不同性質的病症。




劉完素強調:「陽熱郁遏於表,雖亦見惡寒戰慄諸症,實為陽熱郁極而產生的假象,不能辛熱解表以助其熱,而應以石膏、滑石、甘草、蔥、豉等以開發其鬱結,必須從脈證上細心分辨。」




患者發冷、寒戰,是發熱的前奏,這樣的惡寒是不能用桂枝、麻黃的,只能用石膏、滑石、甘草、蔥、豉等以開發其鬱結。




(劉完素提到的甘草、滑石是甘寒葯,滑石六錢,甘草一錢,稱為「六一散」,這是從分量上來命名,這個方子又叫「天水散」,這個水是天一化生之水,六一散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承之,這是從處方的立意來命名的。)




劉完素認為單純的表熱證要用蔥豉湯、天水散等來治療,蔥豉湯辛涼,天水散甘寒,而禁用辛溫。



熱邪不在表而入於里,里熱鬱結即成里熱證。劉完素清里熱的方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三一承氣湯,另一個是黃連解毒湯。三一承氣一湯是把大承氣、小承氣、調味承氣等三介承氣湯合成為一個方子,實際就是大承氣湯加炙甘草,如果表熱沒有了,而里熱鬱結,就用三一承氣來瀉里熱,瀉鬱結。




如果里熱很深,成為熱毒之勢,要用黃連解毒湯來清熱,就是三黃加桅子,即黃連、黃答、黃柏、黃桅子,也可以說是四黃。如果里熱已清,餘熱不退,也可以用小劑量的黃連解毒湯來清餘熱。



如果既有表熱又有里熱,表裡俱熱證,劉完素用表裡雙解法,常用的處方有防風通聖散(防風通聖大黃硝,荊芥麻黃桅芍翹,甘桔芍歸膏滑石,薄荷答術力偏饒)、雙解散、天水一涼隔半散(一劑天水散半劑涼隔散)、天水涼隔各半湯(天水散涼隔散各一半)。




雙解散、防風通聖散都是劉完素很著名的方子。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的趙炳南大夫,常用防風通聖散,解決不少表裡熱的問題,皮膚表面大小不同的瘡疥,很多都是內熱造成的,所以趙老習慣用防風通聖散,他得到了河間學術的這個精神。


河間學術從臨床來看並不複雜,熱邪在表就用蔥豉湯、天水散等,熱邪在里就用三一承氣湯、黃連解毒湯等,表裡俱熱用防風通聖散、雙解散、天水散、涼隔散等,主要就是用這麼幾個方子進行表裡分治,關鍵是要學習劉完素六氣化火的學術思想,這對臨床是大有幫助的。


四、劉完素的主要著作



劉完素的門人就不談了,他們的師承關係講義上都有,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劉完素的幾部著作。

《素問玄機原病式》

這是劉完素火熱論最主要的著作,六氣化火說都在這裡面的;

《宣明論方》

記載了劉完素治雜病的經驗,是引用《素問》中50多種雜病來歸納的。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記載的也是劉完素治雜病的經驗,其中三分之一內容是治火熱病的;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三消論》、《傷寒直格》

這三部書基本都是以火熱論為主題的,尤其是《三消論》值得看一看,這本書介紹了消渴病的治療,上焦熱、中焦熱、下焦熱等的治法。




《傷寒直格》是講表裡熱證的分治,馬宗素的《傷寒醫鑒》、餾洪的《傷寒心要》這兩部書與《傷寒直格》出入不大,基本上就是《傷寒直格》的內容。


總之,劉完素的書主要就是看這三部:

《素問玄機原病式》、《宣明論方》、《三消論》

,基本就抓住劉完素火熱論的主要學術思想了。






來源:周仲英臨床經驗輯要






黑芝麻最大的功效竟然不是烏髮,而是。。。每天一把效果驚人




這種茶調理人體脾腎濕寒長痘手腳涼痛經有奇效




小手掌就可以治大痛的元火掌灸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胡希恕講傷寒論23
古代中醫治大腸癌的特效藥(不可思議)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