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胡希恕講傷寒論26

胡希恕講傷寒論26

胡希恕講傷寒論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二00八年六月





第七章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這個少陰病,根據八綱看,就是表陰證,也不是什麼特別的病,古人起的個經絡名稱,所把大家把少陰病給弄糊塗了,古人對這個規律的認識,是通過實踐,肯定是沒問題的,客觀存在的,但對這個認識是有問題,古人那時候是限於科學呀,所以這個說是經絡受邪發病,這個與後世的辨證很有影響,我們先根據這本書講一講,再來討論,這個值得討論的,開首說了一個少陰病的題綱,這個題綱的意思是後世注家的說法。所謂題綱者,就是概括一個病的概括說法,題綱者提其綱領嘛,以下也都包括這個綱領,我向來都認為這是一個特徵,那麼少陽病的一個特徵,太陽的特徵,見到這種

證侯

就是什麼病,所以叫特徵也可以,那麼他這頭一節是這麼說的。




第281條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也是表證(表陰病)

,他這沒詳細談了,這就沖太陽病來說的,一般的表證也類似太陽病,但是脈雖然浮,但比較微細,這個微細呀,藉助於浮,同時由於這個少陰病呀,虛,所以這個人呀,但欲寐,喜歡躺著,喜卧,睏倦,就是我們平時遇到感冒這種病,不過少,還是這個太陽病多,那麼身體特別虛的人,或者老年人,氣血俱衰,得外感,常常發生少陰病這種徵象,就是脈不浮,而偏於微細,那麼其人呢雖然也有身疼體痛,頭痛項強等都有,但是,但欲寐,應該這樣理解這一段。




第282條

少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這一段關照很多方面,少陰病裡頭要停水的話,太陽病也有這種情形,那麼他就要吐,而又不得吐出,所以心煩,這個心煩呀,應該有個逗點,它這個欲吐不吐心煩,欲吐而不得吐,它心煩,但欲寐是少陰病的本證,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是它的一個特徵,就是說在少陰病存在的時候,已經得少陰病了,有這個但欲寐的

證侯

的反應,同時欲吐而不吐,而心煩,那麼就是外邊表現為少陰病,同時里內頭有停飲,所以要吐不吐而心煩,應該作這樣一種體會,那麼這個少陰病本虛,它要傳里呀,不等到八九日,咱們講太陽病,五六天是傳少陽病的時候,那麼六七日,七八日,一般五六、六七日常傳少陽,七八、八九日常傳陽明,我用少陽病它是虛,尤其裡頭再有停飲,有寒飲,那傳里非常快,一傳裡頭,這個少陰病傳里呀,不象太陽,多傳太陰而發生嘔吐下利的這些病。



太陽病傳里呢常傳陽明,發為胃家實這類的病,可是太陽病也有時候傳太陰,那麼少陰病呢,也有時候傳里傳陽明,後頭也有,但是這個都是比較特殊的,比較少,一般少陰病的這種表證,傳里,常傳太陰,尤其胃有停水,開始得病就是欲吐不吐而心煩,這個最終是傳里發生太陰病了,非到五六天的時候,這個少陰病支持在表的時間最短,二三日以後,四五日就常傳里了,到五六天自利而渴者,自下利而渴者,屬少陰也,這個渴呀,這句話是這個意思,上次講這個太陰病的時候也講過,所以下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是不是有這麼一節呀,這個虛寒在里,它不象熱,它不渴,那麼渴呢,都是有熱,那麼這一段,所以說這時它用的這個字呀,讓你作個參考呀,那麼也有渴屬於太陰的,這就是自利,一般病於太陰發生虛寒在里的這種下利,它不應該渴,那麼現在這個渴呢,與少陰有關係,因為少陰呀,就是津液虛,就是津虛血少呀,本來就虛,它一下利呀更喪失體液,所以說是渴,這個渴它底下有個註解,虛故引水自救,它說這個渴不是里熱這個渴,它就由於寧丁易傳里,一下利更使這個津液虛,本來就虛,那麼這個虛,它缺水呀,所以它引水自救,這麼一種反應的渴,不是象裡頭有熱的渴那麼厲害,所以它擱個屬少陰也,所以它這個書不好講就在這個地方,假設你不前後這麼看呀,沒門,就給弄糊塗了,所以這個陰寒下利應該不渴呀,為什麼渴,它還主少陰呢,你要從字面上不能講,它是要讓你對照前面,它說這個渴呀是虛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辨證呀,也不能說這個人下利一渴,它就是熱呀,你要好好看,那麼這個怎麼才能證明它呢?它底下就說了,若小便鈀白者,這肯定不是熱,而是寒,虛寒,這是下焦虛有寒的問題,所以說它是少陰病的渴,它是虛的渴,這個頭前也有,看頭前,在太陽篇有這麼一段大家不知道還記得不記得,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那麼可以用承氣湯,但小便清者,知不在里,而在表也,宜發汗宜桂枝湯,這個跟那個是一樣的。真正熱,小便必紅赤不可,假設小便清多,這個病呀不是里熱的問題,所以辨證呀不要片面看問題,就在這。那麼這個渴是里熱,還是因其虛而渴,因其虛而渴的下利,肯定是陰寒下利,如果因熱而渴呢,那另當別論,那麼這個拿什麼方法來證明它呢?所以這個疑似之間呀,你得取其它的問題了,或者以脈,或者以尿,尿也是驗寒熱的一個標準呀,因為頭有講過的,所以它在這提一提,那麼這時候你看這個尿,如果它紅赤,肯定它這個渴與陰證沒關係,如果白是下焦虛寒,也就是里,里虛寒,下焦是在下面嘛,屬於下焦的問題呀,所以這個下利屬於這個虛寒,那是沒問題的,正因為小便色白,正因為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就說這個水呀,比正常的這個包含的內容不一致,水的成分呀多少些膽汗呀,國為水代謝呀有些尿素等,所以色它不會白的,如果色白說明這個水的消化沒有,這個機能的虛衰沒有得到正常的消化,它是這麼一個說法,它是古人的一看法,那麼總而言之,這一段很重要。




第一個,一般說是陰寒下利不不渴,那麼它渴呢,也有陰寒下利,真正虛它也渴,這種渴不甚,那麼你要看看它小便是黃赤,還是清白,黃赤肯定是里有熱,那個既不是少陰,也不是太陰,不是少陰病轉屬太陰了,肯定它是,就是以前發生少陰病,也要轉屬陽明了,那麼它要是小便色白呢,肯定上面那個斷法是對的,所以這是關於辨的問題,所以這個書必須得整個看,你隔著看呀就什麼也不是了,那麼由於太陰病他說了,下利要是不渴的話,這都是屬於陰寒下利,宜服四逆輩也,那麼這裡它又提一個不渴,也是病於太陰它怎麼就不渴了呢?也有這個情形,那麼這個津液特別虛,缺少水分,它是這麼一種想水喝,那麼這個可能驗以小便,這在太陽篇里也講了,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這時候頭痛有熱,那肯定是陽明,它不大便了,但這個了不一定呀,你看看這個小便如何,如果小便赤,肯定用承氣湯,那麼小便清,就是這裡說色白了,那肯定裡頭沒熱,那麼這腦袋痛呀,還是表證,發熱頭痛,那還是要解表,所以這個書要整個看,不然的話,你看看這個注家的解釋都錯了,它這道理在哪呢,他就光守這一段,他就鬧不清楚了,這是第二段,這段挺重要,第一段說明這個少陰病,要是內有停飲,是絕對要傳里,太陰,發生自利的不可,也往往呢這種下利由於少陰病本虛呀,容易引水自救的這個渴不要錯看了,要好好辨證,驗小便看怎麼樣,所以這段呀,很不好講,看這個本文常常鬧錯誤。




第283條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病人脈陰陽俱緊,這是傷寒的脈,太陽傷寒呢它是無汗,現在呢有汗,所以擱個反汗出者,那麼這樣一出汗就不是太陽傷寒了,

此亡陽也,這是表虛不固,而津液外亡,這個亡陽是指津液說的,那麼亡失津液,

表虛它屬於少陰,所以它說屬少陰,這個少陰病呀,一般說脈是比較微細的,脈浮而微細,也有浮緊的,也有,這個是說明這個,這個陰陽俱緊的這個陽是指的寸,陰指的尺,仲景這個脈法呀,陽有的指脈浮,陰有指的沉取的,如頭前講的太陽病陽浮而陰弱,這個陽浮於外,而陰弱於內,這是內外為叫陰陽,那麼這個呢不是,這個就指的寸尺之分,那麼這個候表裡呀,仲景這個脈法有二種,有以浮沉來候的,浮為表,沉為里,也有以寸尺來候的,寸以候表,尺以候里,這個在金匱要略裡頭,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在前,就是指的關脈,那浮在後呢,病為在里,它以這個尺寸來候表裡,所以研究仲景的書,他這個脈法就是這樣,它這個就是這樣的,寸也緊尺也緊,他說這個緊不是實的問題,因為什麼,它汗出,不是太陽傷寒陽氣重於表,不是這個樣子,這個是亡陽,亡陽者是表虛不固而汗自出,那麼由於這個寸脈緊,這個緊就是邪勝,就是外邪……那麼這個津液又虛,所以這個法當咽痛,這個組織枯燥再一有熱,嗓子要痛的,陰脈緊,他陰脈也緊,這個緊脈也主寒也主水飲,這個陰脈是指里的水飲,有寒飲,那麼少陰病這個尺脈緊里有寒飲,法當吐利,所以他這個法當咽痛,而復吐利,沖這個脈陰陽俱緊說的,那麼這段也不好講,這段得分析清楚,所以少陰病呀一個特殊的問題,這是說的特殊的問題,少陰病一般脈偏微細呀,也有緊的,可是緊它與太陰傷寒是二樣呀,太陽傷寒脈浮緊它是表實,咱們說麻黃證陽氣重故也,他這個陰陽俱緊反汗出,他這是亡陽,那麼它這個表氣不固,而亡陽汗出,是這麼一促情況,所以他說屬少陰,那麼為什麼法當咽痛而復吐利呢?由於這個寸以候表,表的邪熱甚,又亡失津液,所以法當咽痛,尺脈也緊,所以里有寒飲,法當吐利,所以既咽痛而復吐利,它是這麼一個。它這個文章呀都是非常簡練,這是少陰病有一種特殊的脈證。他這個常常有這種情況,那麼這個不是說它馬上就要,這是說它這個往後呀,開始的這個少陰病要有這個汗出脈緊,它這個雖是緊,還是有餘的脈,它邪熱甚呀,這個傳的以傳少陽的時候多,那麼這個吐利和咽痛,這個後頭有治療,這個豬膚湯就是,這個不是的,這是不過是虛熱這種證候,不是太陰這種

證侯

,這種下利也不是真正的太陰下利,這個咽痛呢,就是近於這個少陽病呀,這種孔竅的這種發炎,大概都屬於少陽病,這裡它說明呀,少陰病要有這個脈,要是傳里的話,能發生這個情況。



第284條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以火劫發汗,這是迫使發汗,少陰病,本虛,津液虛,這個發汗最傷人的津液,那麼病表的這個階段呀,是要發汗,但是要微發汗,不象太陽病,更不能用火攻,以火迫使大汗,這更錯了,如果裡頭要是有停飲的話,這個火邪激動停飲,逆於上者,所以於肺則必咳,迫於下則必下利,它這個受火氣的激動里飲的話,火氣入胃呢,那一定要譫語,少陰病津液本來虛,再迫使大汗出,小便必難,它沒有水往下行了,那麼這就什麼道理呢?就是強責少陰,發汗,不應該用火劫發汗,這是強責少陰害的,大出汗是不對的,太陽病也不能用火攻,咱們頭前講了很多了,那麼少陰病尤其不能用火攻,要火攻就有這個變化發生,少陰病在表了,也是要用發汗但是發汗更得節制,第一個是火攻不可。



第285條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里,不可發汗。




這個細數之脈呀,是虛而有熱呀,就是津虛熱甚,脈細數,見之於沉,這是里,津虛熱甚的這麼一種情況,病為在里,少陰病要是細數見於浮的那麼一個問題呀,要就根據少陽病



的那一種發汗法則,它脈沉,沉為在里呀,這是虛熱在里,這它不可發汗,所以它少陰病,那麼它是個表陰證,我們說他是表證,歷來注家都不承認,這是我這麼講,可它不是表證,為什麼這也不可發汗,那也不可發汗,這不是費話嗎,這很清楚它是個表證,這個表證它不能拿太陽病的發汗法子來發汗,要是微發汗就不對,它後頭有呀,用火攻不可,尤其到已經脈沉,它這個病已經入里了,太陽病不能發汗,少陰病也不能發汗。




第286條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這一句也很好,後頭也有矛盾的事。這個少陰病,脈微是指脈微欲絕那個微,不是開始說的「少陰病,脈微細」那個微,那個是浮之中偏於微細,這個是但微,脈微欲絕的微,真正微到那個份上,那不可發汗,什麼道理呢,沒有津液,亡陽故也,這個外面津液沒有,不是陽氣重而是亡陽,那麼外的陽已虛,這是不可發汗,尺脈同時要弱澀者,弱,尺脈遲以候里,前面已講了,這個尺以候里,可見上面這個脈微是指的陽脈微了,寸脈微,寸以候表嘛,那麼尺脈弱,里虛,澀者血不足,里也虛而血不足,更不可下,所以少陰病要是脈微,不是微細那個微,這個微是脈微欲絕那個微,脈時有時無的,這是沒有陽,這樣的不能發汗的,這與上面的全是少陰病發汗的禁忌證,與太陽篇有發汗禁忌證一樣。




第287條: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頭前不是講了。




少陰病不是也有脈緊的情況嗎?這是接著那段說的,那麼這個到七八天的時候傳里了,而自下利,就是傳里為太陰病了,原來脈緊,這個驟然間脈微了,脈暴微,可是這個時候有好有壞,如果手足逆冷,那胃氣已衰了,是壞象了,這個病了不得了,手足不逆冷,不厥,而反溫,這是里氣,胃氣相當好呀,胃氣還強,那麼原來脈緊,它沒有了,這是欲解之候,雖然煩而下利,這個下利煩燥是一個不好的樣子,咱們治下利快了,熱天是下利多,要是煩燥這個病都是一個變化莫測的時候,這個病在進展,那麼這個煩呢,不是,這個正與邪爭者煩哪,雖然它煩燥而下利,不要害怕的,一定好。這段在太陰篇里也有呀,就是「腐穢當去」那條互參就明白了,這個不一定得少陰病,太陽病也是一樣的,這個病的邪氣非常實,脈緊嘛,那麼傳里,傳里之後了,如果胃氣亢盛,這個病邪反而由傳里而去,所太陰篇不是有「腐穢當去故也」,這是生機能把這個病自然抗拒了,就是解除了,這很好,所以說這個中醫呀,古人這句話是一個自愈名言,所以正邪交爭,這個很合乎科學,古人看這個疾病呀,不是疾病自己在那進展的,它人的機能交互起作用,怎麼個機能呀,這個生理呀,就是人體的這個,老跟疾病,要想解除它,就是咱們現在話就是鬥爭呀,它與疾病老鬥爭,一時也不息,這個很有道理,咱們這個內經之所以形成,與這個都有關係的,這個要跟你們解釋一下,這個人要是有了病,這人體這個東西,受了外界勢力它就要抵抗,沒有這個本能呀,你象咱們在宇宙不能的,這個病菌有的是呀,就象這個急性傳染病也是一樣的,他不得病,他就得病了,這個不得病的,是他的身體機能非常的亢奮,一遇到病菌就能馬上抵禦它,那麼這個病呢,也是這樣的,有了病了,這個生理機能也會想法子抗拒它,要解除它,可是靠這個自然量力,有時候解除不了,解除不了呀,他就反應為病狀了,就形成了這個病狀,這是咱們中醫正邪交爭,咱們再想一想,這個人體呀,萬人構造都一樣的,不是你這樣體質,他那樣體質,都是一樣的,五臟六腑大致都一樣,抗禦疾病呀限於自然的生理結構,他有一定的方面,你看咱們隨便拿腦子想一想,人體想要排除疾病,就這麼幾個方面,一個從廣大體表面,出汗,用發汗的辦法來解除疾病,咱們太陽病就是這樣,前面已講過來,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它就想要從廣大的體表面以發汗的機理把病邪解除,它解除不了,所以陽氣在表嘛,血管又多,達到一個飽滿充血狀態,脈緊,脈浮而緊,頭項血液凝滯樣疼痛,感冒都有這樣的感覺,體溫高了,與外界的差距加大了,覺著有寒,咱們細想想,這些癥狀是什麼呢?你要看看解剖生理學就好了,這個人要發汗以前呀,第一個血管擴張,就是毛細血管,所以內部體液大量輸送到體表,幹什麼?它想出汗,毛孔一開,它汗就出來了,從汗腺就出來了,那熱就解除了,可是在另一般的個感冒呀,形成這種太陽病的階段呀,




達不到汗出,這種准條件都具備了,所以得這個表證,那麼再有一個方面呢,你想一想,人體的構造呀,表不行,他就還想個辦法,它就是里,里就是消化道之里呀,上面吐出,下面排泄,他利用這個道理,這也是萬人具備的,咱們講的陽明病、太陰病都是這個東西。它把這個病邪整個驅逐在胃腸之里,就達到這個目的就行,也是限於自然量力達不到,就即便下利了,這個胃腸的功能呀,它反而自己出了毛病了,病邪還沒排出去,自己就出了毛病了,就是所謂太陰病的這種情況,那麼反到達不到這個泄下的作用,就是陽明病的那種情況,這就是里,去離表,里而外,就是利用半表半里這個方面,這一方面利用一切臟腑的機能,呼吸道呀,泌尿系呀,等等的方面把它排除,這就是咱們說的口苦咽干少陽病那種情況,這個排除疾病在人體上只有這麼三個方面,你想一想,可是這個……就規定疾病反應的表、里、半表半里這麼三個部位,是不是的,所以咱們這個辨證,它不是表就是里,再不然就是半表半里,這個不是疾病在那搞的,這就是人體共疾病,它老想解除它,這個人體起個主導作用,所以這個病不離開表、里、半表半里,那麼這個機制的反應,要是亢奮,就是人體的機能呀,就是陽性徵,要是這個機制的反應弱衰,這就是陰性證,那麼這個病位就有表、里、半表半里,這個證的性質的反應不外乎兩大類,一個陰一個陽,所以有陰陽,里有陰陽,半表半里也有陰陽,就六個型,六個基本類型,我們現在臨床上還是這六個類型,它不是這個類型就是那個類型,也有這個類型與那個類型交錯互見,這都有的,這就是六經呀,它古人通過臨床呀他看到這六個基本類型,這個不容易,他經千難萬苦總結出來的,所以咱們六經就是這個,可是古人對它呢沒法認識,限於當時的科學嘛,我們現在比古人強的多,是條件強的多,不是腦袋比他們強的多,所以他們就是用上經絡了,那麼這經絡受邪發的病,這就壞了,所以就弄一個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等都拿經絡名給起上了,這個他害人不淺,但是古人也是的,原起他未必是這個意思,可是後世注家在這裡就作文章羅,這就把辨證的規律給弄不明白了,到現在也沒弄清楚,所以現在研究傷寒論,傷寒論怎麼個辨證體系呀,說不出來,那麼中醫辨證施治究竟失治,是疾病自己什麼呢,也不知道,我認為這些地方要努力,這個東西就在這個,它是規律性反應,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這外規律性的反應是怎麼來的呢,主要來於人體與疾病的鬥爭,古人這個體會是很好的,不是疾病孤獨在那進展的,它是機體與疾病兩個方面的作用,所以古人說正邪交爭,這是很科學的一名話,可是大家都是做口頭痰羅,沒有好好分析這個東西,咱們這是講一個是扯遠了,可是我說的這個很重要,這個對理解六經還是很重要的,那古人不對就是不對,現在有一幫人哪,對古人……,我認為是錯的,他古人那時沒法認識呀,好幾千年前,就張仲景也是一千幾百年哪,他怎麼能認識呢,它限於當時科學水平,那麼他不認識不等於中醫這個科學東西,他這個自然規律還是好的嘛,那麼他錯了,我們還是跟著錯?我認為不對,應該結束它,我就認為這個六經不是這個,與內經中的六經沒有一點相同之處,它這個都講表裡相傳,那個講的六經遞傳,那它對的,而且那裡頭說是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那麼這三天,可以發汗,陽明也可以發汗,少陽也可以發汗,它這書不是的,少陽、陽明絕對不能發汗,這怎麼能共同呢,它不是共同的,所以這個注家呀,咬定這個經絡不放,它這是個大問題,那麼這一段不可是少陰病,而是我們講的這個287,凡是表證的時候,如果邪勝,那麼它傳里,傳里這是一個生理機能,把它由里解除呀,那麼如果暴煩下利,由脈緊反細,而手足反溫,手足反溫,這個古人的看法也不對,這個谷氣不達四末,就手腳冰涼,……說明胃氣比較強,那麼這個不是虛脫的那種情況,這是好現象,邪去正虛之象,所以它要自愈,這個跟那個「腐穢當去」太陰病是一致的東西,可以互看,研究這個東西呀,就得想法,怎麼想法提高,對中醫理論的提高,這個是要緊的。




第288條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卧,手足溫者,可治。




什麼叫惡寒而蜷卧,惡寒就是怕冷,蜷卧是蜷著腿,弓著腰,叫蜷卧,這是惡寒之甚,咱們就這個

證侯

,古人的看法呀,這是陰寒至極了,就是陰虛而寒,陰寒證,那麼這個少陰病,病於里而利,就是病於太陰了,那麼這個下利有的時候好,有時候它是壞,後頭有,下利止還有死證,它無可下,它那個津液脫盡了,沒有可下的,那就是死證,那麼這個下利止,雖然惡寒而蜷卧,就象是個虛寒到家了,但是手足不厥而溫,跟上面一樣的,所以這個衛氣呀,人這個衛是生之本呀,衛氣存則生,衛氣亡則死,有一分衛氣,就有一分生命,沒有就完了,它這裡就是,手足溫說明衛氣還存在,還可以治,要如果四肢厥冷,衛氣已敗,必死無疑。




第289條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這是接著那一節來的,當然也有下利的這種情況,這蜷是說明少陰病轉入太陰,少陰病沒去,可是太陰病發生了。都在這個階段了。這個陰病見陽則生,這個時自煩欲去衣被,外邊這個情況是虛寒到家了,也是惡寒而蜷,這個煩是個熱象,也就是正邪相持而煩,這個燥不是,燥是亂也,正不勝邪,咱們不是說正邪交爭,在相持的時候煩,不能相持,邪勝正不能自持了,那就燥,燥者亂也,所以這裡只是煩,還能相持,而且欲去衣被,這是熱在裡邊相當盛,……這是個好現象,這是也可治的,這都全從自上頭少陰病下利說起的,這個少陰病下利可連貫著看,一方面合病,就是少陰與太陰同時發病,也叫少陰病下利,第二個就是少陰病傳里而發生下利,就是少陰太陰的並病,也可以叫少陰病下利,這個書沒明指出來呀,再者是二者俱有,我們研究這個書呀,無論它是合病,或者是並病,只要是這種情況,這種情不要緊的,看著挺危篤,但是還能治,主要的是衛氣沒敗。




第290條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它這個少陰中風它就是跟太陽中風是一樣的,它這個沒提傷寒,隨便說一個,中風如此,傷寒也如此了,就是古人認為是受風邪了,在太陽病裡頭特別提出二種治法……(32集完)




第291條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第292條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釋】:少陰病轉屬太陰,嘔吐、下利、手足不逆冷而反發熱者,為胃氣不衰,故不死。假設脈不至者,可灸少陰太溪穴七至。




【注】:①吐利,是少陰病並於太陰的重要標誌(見太陰病提綱)。病人太陰可關係生死,但不是說必死,其預後還得看邪正交爭的結果。太陰在里,是人體御病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治療中不可不預先考慮,給予足夠重視,爭取防患於未然也。




②手足不厥冷,即無四肢厥逆。反發熱者(參見294條)胃氣不衰,當有治癒之機。


③脈不至者,即脈不出。在太溪穴用灸法可亢奮陽氣,促其脈至。


【按】在漢代時,針灸比湯液運用普遍而興盛,一提灸少陰,一般都能知道,故不註明穴位。本注選太溪穴系後人經驗,故從之,其後世湯液盛行,針灸反衰也。




第293條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釋】少陰病八九日傳里而發陽明病,故一身手足熱。由於其人便血,知為熱入血室,故謂熱在膀胱也。


【注】①少陰病,八九日常為表證傳里之期,表示病已傳里。少陰病,其人必虛,虛寒較重之人病在表的時間甚短,一般用不了這麼多天才傳里。



②一身手足盡熱,知此傳陽明也,為熱盛於里。少陰病本虛,虛熱相搏,擾動下焦的血脈,因而便血。熱在膀胱,指在膀胱的部位,不是膀胱之內。


【按】熱入血室,有少陽證,有陽明證。109條《金貴婦人產後》的第7條屬陽明證,150、151條屬少陽證,熱入血室還有自愈證,讀者可前後互參。



第294條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釋】血不充於四末則厥,故少陰病厥者必無汗,謂但厥。若強發其汗,必動其血,致口鼻出血,目出血等,其道不一。肢厥者,血本需,上出血更使之竭,因名之為下厥上竭,為難治。


【注】①厥者,四肢逆冷,是津虛血少,血液陽熱不達於四末的緣故。少陰病多虛,若虛的厲害則可致厥,真寒而厥者定無汗。


②因厥而無汗,若強發其汗,或發汗不當而使大汗出,必動血而發血證,奪汗者亡血也。


③血出於口鼻或目,即血竭於上。本厥於下,今又血厥於上,故名曰下厥上竭。此證溫之礙於血,涼之礙於厥,故為難治,但不等於不治,當知。


【按】少陰病表證亦可發汗,但四肢厥冷屬真寒證者絕不可發汗,切記。本條述少陰病而肢厥者,是少陰不可發汗證之一。






黑芝麻最大的功效竟然不是烏髮,而是。。。每天一把效果驚人




這種茶調理人體脾腎濕寒長痘手腳涼痛經有奇效




小手掌就可以治大痛的元火掌灸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擺脫口瘡,還是得拜託中醫
胡希恕講傷寒論4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