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荷蘭電影博物館 EYE Film Museum

荷蘭電影博物館 EYE Film Museum

荷 蘭 電 影 博 物 館

EYE Film Museum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FFR)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我人在阿姆斯特丹。為了彌補缺憾,即興拜訪了坐落在艾河(IJ River)北岸的荷蘭國家電影博物館EYE Film Museum

從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車站坐免費渡輪,靠岸後步行五分鐘就能看到這座極富幾何感的白色建築。由越南建築公司Delugan Meissl設計築造,2012年這座荷蘭的「電影之家」正式在此落戶。

博物館的前身是創立於1946年的荷蘭電影歷史資料館(Nederlands Historisch Filmarchief),1975年之後一直位於Vodelparkpaviljoen區。2009年之後整體策劃升級,不僅搬遷到了臨河的Overhoeks區,並且以EYE代稱,logo也簡潔地設計為兩筆畫、一個眼睛輪廓的形狀。

EYE的日與夜

幾何感強的建築,拍照凹造型是很借力的

簡潔的Logo

一進門就闖入了寬敞的大廳,木製的寬大台階,可拾級而上,也可坐卧休息。

影廳一共有四個,一個300人的大廳,兩個130人的中型影廳,加上一個67人的小廳。影廳中灰色的絨質座椅,簡約而富有儀式感

影廳,圖片來源官網

頭天逛了梵高博物館之後,餘興未消,正巧EYE還在展映《摯愛梵高》(Loving Vincent),便在網上訂了票。

EYE提供學生與65+老人的優惠價格,網上訂票比現場購票便宜。如果同時購買其他臨時/永久展覽的門票,還可得到其他折扣。

人頭攢動的公共空間大廳,圖片來源官網

彼時,EYE有兩個展覽:永久館藏和臨時展

臨時展聚焦丹麥藝術家Jesper Just的影像裝置,以聲畫和空間的互動表達藝術家對慾望、身份和人際關係等議題的回應。升級之後的EYE,將視野從電影放大到了視覺藝術,具有了電影資料館與當代藝術館的雙重身份。自2015年起,與藝術基金合作,創辦EYE Prize,去年的大獎得主系中國影像藝術家王冰,其作品將在三月於EYE展出。

永久展名為Panorama,展品除了各種古早級的電影設備,更注重交互性體驗,比如在綠幕前面拍攝一段《月球旅行記》,或者將一段五秒鐘的動態影像轉化成翻頁書(flipbook,即早期的動畫形式,每一頁上的影像與前後頁上的僅有細微差別,在勻速翻動書頁時便可形成連續的動態影像,見圖)。

如果願意花4.5歐元,便可將自製的翻頁書買回家,算是我在世界各地電影資料館紀念品中見過的最有創意的產品之一,小小投入便可收藏電影史的一個時刻,物超所值。

GIF

我和男友一起拍的flipbook

調成黑白色調之後就很默片了

360°環繞全景聲展廳可謂最切合「Panorama」這個名號的展覽了。展廳的四堵牆壁上面布滿投影,遊覽者可以在操作板上選擇觀看影史經典片段

從棍棒喜劇到新聞紀錄片,從電影明星到卡通動畫,豐富的片段只是EYE所有館藏的冰山一角——全部超過四萬部影片的館藏可在旁邊區域的迷你影院觀看

迷你影院,顧名思義是一個類似膠囊裝的小空間,觀眾可以在此免費調取館藏進行觀看。數量有限,我往返了幾次都找不到空位。

360°環繞全景聲廳長這樣

「黃色小膠囊」的迷你影院,圖片來源網路

紀念品商店當然是最好玩的去處。

除了慣常的海報、明信片到馬克杯、印花布袋,你還可以買到《洛麗塔》的心形墨鏡和《群鳥》中的黑色假鳥。

我個人選擇了一個比較特別的——《星球大戰》主旋律的八音盒,當然你還可以選擇《泰坦尼克號》、《日瓦戈醫生》或者《雨中曲》等其他二十幾條旋律。

我的戰利品是《殺死比爾》印花Tote和《星球大戰》八音盒

如果是電影學者或研究者,EYE更是寶藏與福音。

EYE與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聯合培養為期一年半的影像修復(Preservationand Presentation of the Moving Image)碩士學位,是全球為數不多的主攻影像修復方向的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雙修,培養當代的電影修復人才。

另外,EYE還舉辦年度學術會議,2018年的主題為「激活資料館:影音收藏與公眾參與、政治異議與社會變革」(Activating the Archive: Audio-Visual Collections and CivicEngagement, Political Dissent and Societal Change),於今年五月末召開。

2018年會的主題海報

歐洲各國電影資料館林立,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的電影史時刻,它們構築的迷影氛圍直接滋養了創作者,不必再提法國電影資料館與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直接聯繫。

即便日常生活中,這些藝文空間留住了電影院作為儀式場所的最後一縷榮光,穿行在電影資料館中的男男女女,鮮有穿著打扮不好看的。不論文藝青年、中年還是老年,這個空間平等地提供給每一個人坐下來喝杯咖啡或者氣泡酒的一刻閑暇。

寓教於樂的環境,讓公眾在很小的年紀就潛移默化地意識到第七藝術作為文化載體的功能,所謂電影的公民教育正是如此了。更遑論EYE在歐洲電影膠片修復領域的領頭羊地位——保護這份迷影記憶存留、展示與傳承

左邊為EYE的導覽手冊

後邊為阿姆斯特丹本月所有當地影院的排片表合集

背景為鹿特丹電影節周報,隨手取閱

- FIN -

眼之愉閱

批評 盤點 節展

電影邂逅|青年觀點|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眼之愉閱 的精彩文章:

《馬戲之王》&《金錢世界》:好萊塢之夢將醒

TAG:眼之愉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