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代鋼和古代鋼打造同樣一把刀,哪把刀更適合上戰場?
編者按:一直以來,總有人在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用現代鋼材和古代使用的鋼材各打造一柄長刀,哪種刀更適合上戰場?其實對於這個問題,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實,現代鋼材可以簡單分為兩類:一類是不鏽鋼,硬度可以很高,不容易生鏽;另一類是碳鋼,韌性非常好,缺點是容易生鏽。
首先,我們來說說不鏽鋼。大約十幾年前,筆者很喜歡現代運動刀具,包括各類折刀、直刀等等。那時候刀友追捧的都是高性能鋼材(以下硬度使用洛氏硬度HRC),硬度越高越受大家追捧。從硬度在60以下的154CM、ATS34不鏽鋼開始,到後來硬度可以達到61~62的BG42不鏽鋼、S30V不鏽鋼,硬度63的瑞典粉末大馬士革鋼,硬度64的OU31鋼,硬度是65的YXR7鋼,硬度是67的ZDP189鋼,硬度是68的V3N鋼,甚至硬度能達到70的HAP72鋼……
各類新研發的神鋼也越來越多,硬度也越來越高。那麼如果問:用上面這些現代化高性能不鏽鋼(60+HRC)和古代使用的鋼材各打造一柄長刀,你願意用哪種刀上戰場?
筆者要根據多年玩刀的經驗告訴大家,一定要選擇後者。
為什麼?難道現代不鏽鋼鋼材水平還不如古代嗎?非也!非也!其實原因很簡單,硬度60以上的鋼材不適合做成長刀。大家都知道,對於鋼鐵來說,硬度越高,韌性越低,這是一對兒無法調和的矛盾體。韌性低了,刀劍在磕碰中就容易斷裂。
比如紀錄片《流言終結者》有一集,是測試刀劍對碰,看能否模擬齣電影裡面一把刀砍斷另外一把刀的情況。節目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強力碰撞中,鋼鐵製造的刀劍被動性彎曲非常高,有的刀劍彎曲甚至達到360度!如果韌性不好,那就只能被砍斷(其實是被折斷)了。因此,在第一個選擇題中,硬度60以上的現代不鏽鋼恰恰是因為太硬了(韌性太低),而無法製作合格的長刀劍。
不過,上面說的那些硬度60以上的鋼材,真是適合的是製作長度在30CM以內的刀具。在這個長度範圍,對刀具韌性的要求不高。而且為了防止刀具斷裂,還可以採用夾鋼或者加厚刀身等方法,其加厚刀身的重量也在人體承受範圍內。所以在這個長度範圍,現代高科技鋼材對古代鋼材的性能基本上是碾壓。
我們接下來再說說碳鋼。如果說,在30CM以內長度上,現代不鏽鋼性能碾壓古代鋼材;那麼在碳鋼領域,現代有很多型號的碳鋼都比古代鋼材的性能強太多了!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參考美國ABS刀匠協會的刀具測試,他們使用的就是手工鍛造的現代碳鋼。現代碳鋼含有少量的硅、錳等稀有金屬,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不算是完全的碳鋼,而是合金鋼了。這些鋼材在保證硬度可用的情況下,韌性可以做得非常好,可在測試中刀身彎曲90度而不斷裂。有個別高水平的刀,可以左右反覆彎曲90度若干次,也不會斷裂。
在古代,由於科技限制,鋼材不可能如現代鋼材這樣,有意識地添加比例合適的少量其他金屬,製作出合金鋼。其實古代頂級的寶刀寶劍和現代碳鋼製作的刀劍相比也是渣,就算古代三大名刃烏茲鋼、日本鍛造花紋鋼和馬來克力士劍,也無法和現代高科技碳鋼的性能相提並論。
因此,如果再出一個選擇題,用古代鋼材和現代碳鋼各做一把長刀上戰場,你選擇哪把?這次大家一定要選擇現代碳鋼!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西門吹牛,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為啥總有人說沒馬鐙就沒法騎馬打仗?這事不說清楚你別走
※堪稱法軍噩夢的奧斯曼舍施兒彎刀竟可凌空斬斷敵人?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