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貨!實習及工作中快速成長必備的技巧!

乾貨!實習及工作中快速成長必備的技巧!

最近的特訓課程中,提到一個問題:

「如何能夠在實習中比別人沉澱得更多,學習得更多,成長得更快?」

這個問題的背景,概況起來有兩種:

1.已經有不少的實習經歷,但是發現是實習裡面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打雜,接各種邊角料工作,或者都是一些細碎的執行,感覺做了很多,也沒有什麼沉澱和收穫。關鍵是,面試的時候,看似不錯的實習經歷卻不能帶來預期的能力展示效果

2.剛剛進入實習(或者工作),感覺很難進入狀態,別的小夥伴能夠接到比較重要的項目,自己還是被安排一些無關緊要的資料搜集,提案,跟進,而卻無法進入核心工作圈中

實際上,我們在面試的過程中,看到大量的候選人,無論有無實習經歷,都存在很多認知上的問題,沒有能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

實習生或者新人的能力和產出是比較難被信任的

這需要一個過程;沒有獲得信任前,我們很難參與到核心項目,委以重任;不能參與到核心項目,沒有能夠有人細緻指點,則更難獲得系統的訓練和更多的經驗沉澱。

那麼我們抽象背後的出核心問題:

如何能夠在實習(工作)中獲得主管的信任,參與到更重要的項目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這裡,我從自身的經驗上歸納出幾點,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果實在沒空,記住這幾條也是好的

信任4步曲

一.珍惜每一次溝通發言機會,做好充分準備,讓人看到你的思維縝密,表達清晰,和待人接物的良好態度

二、保持一個持續思考的態度,隨時整理,保持思辨,不迷信權威

三、學會讓別人記住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你

四、爭取機會多幹活,敢於付出,不怕吃虧

1

珍惜每一次溝通發言機會,做好充分準備,讓人看到你的思維縝密,表達清晰,和待人接物的良好態度

發言的機會其實有很多,例如周會,小組討論,方案探討,日常線上溝通。但是無論什麼時候,你都會發現總有一些人表達的事情沒問題,但是表達出的方式就讓你無法接受。

例如,忽然被拉進去一個群里,@他並請他解決一個問題,信息都在群歷史消息裡面(這種在我們使用釘釘的用戶中特別常見)。這時候,你花了半天力氣查看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記錄,還搞不清楚到底怎麼回事,也不敢問具體情況,憋了半天也沒回答好解決好

由或者討論的時候,組織者上來就說具體我們要怎麼做,然後問大家怎麼看這個方案。這個時候熟悉問題的同學可能理解,對剛進來討論的人,也是一臉懵逼。回答又是難以回答好。

類似這種case,無論你是組織方,還是被邀請回答方,都進入了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僵局,沒有人恰當地表達清楚關鍵信息。

歸納起來,這些問題常見的原因:

?溝通中,沒有鋪墊事件因果,沒有顧及到對方的信息與自己不對稱

?表達時缺乏條理,內容結構層次不夠清晰

?表達時直接轉述問題,不做信息過濾和自己的判斷

核心就是一句話,表達前自己思考總結不足。

無論針對自己是提問者和回答者,都一樣:

?提問者要思考清楚你提的問題是否能讓對方清楚get到你的關鍵點;

?回答者要清楚明確你是否get到對方關鍵點,回答到關鍵點。

表達過程明確get的點:

?背景信息,必要的背景說明

?涉及到的關鍵人,

?可能影響的範圍

?當前的問題,狀況,有的資源,限制條件

?當前是富有解決方案,方案細節,問題

?預期的結果

看似這些內容清晰,才更有利於你思考你的方案,準備你的表達。諸如發郵件,寫總結,討論發言等等語境,自己需要更好的準備。

問題都是各種各樣,但是往往沒有絕對的對錯;思維縝密,表達清晰,是你的思考結果,我認為解決這個最核心的還是:溝通時保證信息對稱,考慮自己,考慮對方。

關於思維,和表達,後面還會講到。

2

保持一個持續思考的態度,隨時整理,保持思辨,不迷信權威

思考是大家都有的一個能力,但是深入思考確實很累,所以很多人不太願意去做。尤其是在忙亂的工作生活中,能省一點力是一點,能少犧牲一些腦細胞就少犧牲。

但是,有意識的訓練自己保持思考的狀態和慣性,儘可能多的去通過現象,看它背後的邏輯和本質是非常有用的。

我有一門課,專門講高效思考的方式,先把整個框架圖給大家看看:

這裡我抽最核心的一點和大家分享:

遇事認知三部曲: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知如何使之然。

知其然不必說,要真正手機信息了解清楚這個到底是什麼事情,是不是如A君所說,還是有信息遺漏。在我們日常工作中過,最長說的就是,需求到底是什麼,有沒有深刻了解這個需求。

知其所以然,更深一步。這個時候你要很好的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到底這個需求背後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個需求,就是更好的了解你的用戶,了解這個現象背後的本質。這對大家的思考更近了一步。

知如何使之然,則是更深的思考,滲透到具體的方案了。有需求,當天要解決需求,就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找到需求,找到本質,但是不會解決是不行的。解決問題方法很多,隨便舉幾個方式,自己基於經驗給出解法——要求自己要足夠的老司機;參考別人競品的解法——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學會借鑒。

這三步都是偏執行層的,如果大家要段位更高的思考,則一定要學會在全局角度去看問題,學會看的更深更遠。

全局思考三個方法:

?站在巨人肩上看問題(更多去找主管,大老闆,大boss溝通學習,看他們的講話,發言,寫的文章,從中得到戰略層面的方向)

?多收集各種相關信息,理解信息和總結信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知乎,36氪,虎嗅等待)

?與小夥伴多討論多PK,不要藏著掖著自己的想法。好的東西基本上大家都會認可,漏洞也更容易找到

3

學會讓別人記住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你

這個點,我相信不止在實習中,在面試中也是非常關鍵。很多人在工作中可能展示自己的一個形象,和真實的自己完全不一樣,但是在同事中卻很難放飛自己。究其原因,其實自己給自己身上加的枷鎖是最核心的。

當然我們不能隨意展示自己不好的一面,我們盡量要給自己貼正面的標籤,能讓機會快速的識別到你。

機會青睞特質

正能量:積極,樂觀,不放棄,主動,等等

有能力:會做ppt,會寫文章,有idea,會分析,等等

有經驗:管過公眾號,學過交互設計,兼職做過銷售等等

這些特質標籤都是很容易讓人記住你的,因為都是能為你的工作加分,用得上的特質。

但是標籤不能亂貼,標籤和你的性格是強相關的,一隻小綿羊很難給自己貼上「狼性」的標籤,完全沒有公眾號經驗要貼上管理公眾號,最後還是自己打臉(指導後能模擬的另說)。

其實一個團隊需要不同的角色,也需要不同的能力項,所以不用太擔心自己是小綿羊還是大灰狼。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標籤,並且不斷塑造和放大。

整理標籤的方法:

?思考清楚自我的定位和優勢

?強化整理自己想要有,或者要突出的標籤,3-5個,不要太多

?通過準備和訓練強化自己的標籤

這個和面試準備也是一樣的,你自己說的和你想要的,只能通過你的表現從內而外的表現出來。

4

爭取機會多幹活,敢於付出,不怕吃虧

最後這一招最關鍵,但是非常難(能閱讀到這裡,已經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贊一個)

作為實習生或者新入職的小夥伴,多干點活總是好的。但如果你沒有能擺正心態,就容易產生不好的情緒,覺得自己雜貨累活多,為什麼這個總是我。但是每個人都經歷過這一步,沒有這一步,無法證明你自己勝任下一步工作。沒有敢於承擔的心態,就不會願意做邊際模糊的工作,就更難獲得其他機會的青睞。

不要說實習生和新員工,當我們每年考慮績效評定的時候,是否主動承擔邊際模糊工作,就是其中一條非常重要的評判點。

所以,主動去多吃虧,絕對不是壞事情。

雞湯也不想多說,大家看得也累。實際上說實話,就是要在工作中表現出你能挑更重的擔子,能承擔更多重要的活。一個是肯定是上文講到的能力,一個就是這裡所說的態度

這裡再給三點建議:

?在本質工作完成的基礎上,多去承擔當前邊界模糊的工作

?在深度思考下,敢於提問,敢於表達,敢於挑戰,

?多關心相關的整個項目,多操一些別人不願意操的心。

說完4點建議,時間也差不多。希望大家有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明三板斧 的精彩文章:

TAG:簡明三板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