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段子手與明星的「互懟」大戲
IT時報見習記者 李蘊坤
2017年初,一檔以「語言暴力」聞名的真人秀節目——《吐槽大會》火了。節目形式是邀請一位飽受熱議的明星,再請來他(她)的圈中好友,聯合主持人一起對這位明星進行輪番吐槽,展開360度無死角圍攻,最後還要由被吐槽的嘉賓選出全場最佳Talk King(吐槽王)。2017年12月,《吐槽大會》第2季隆重登場,群眾又能一邊吃著瓜子,一邊愉快地欣賞娛樂圈的友誼是如何走向「終結」的。
來啊!互相傷害
吐槽作為一種輕鬆娛樂的脫口秀文化,一直深受大眾喜愛。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早年也曾亮相過在美國「歷史悠久」的《喜劇中心吐槽大會》。中國的《吐槽大會》同樣「惡意滿滿」,比如第一季里王祖藍擔當嘉賓的一期,開場就因身高和長相被開涮,節目組不但讓高半個頭的禮儀小姐領他登台,還在視頻里將他的臉與梁朝偉對比互換,開啟顏值暴擊,稱其在《奔跑吧兄弟》里撕名牌從沒贏過更是帶來一萬點傷害。嘉賓們只有來到現場才會悲傷地發現,這是一個沒有主角光環的節目,就連影視界的資深前輩做客《吐槽大會》,都難逃被圍觀小夥伴們「扔石頭」的厄運。
因電影狄仁傑系列而得名「天后娘娘」的劉嘉玲剛蒞臨《吐槽大會》第二季現場,就被主持人吐槽她和梁朝偉長達二十年的愛情馬拉松,以至於最後許多朋友都不敢相信他們真的結婚了,而婚禮導演王家衛也應該為此背鍋,畢竟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把婚禮策劃得和電影一樣耐人尋味,觀眾才會看不懂。
目前正在更新的第二季延續了首季的惡趣味,照舊由張紹剛主持,脫口秀演員李誕、池子帶領來者不善的吐槽大軍。張紹剛是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1999年主持過央視的《今日說法》,雖然不同於文藝青年李誕和90後池子身上典型的脫口秀演員標籤,但他的妙語連珠總是《吐槽大會》的一大看點。除了幾位骨幹級成員,陣容強大的好友吐槽團里也藏著不少喜劇精英,例如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進軍台灣綜藝界的吳宗憲,以及在《脫口秀大會》上吸粉無數的女選手思文,一番「把夫妻過成兄弟」的爆笑愛情觀時至今日仍然在朋友圈中流傳。
一支由圈中熟人組成的吐槽戰隊,手中握著不少明星們不堪回首的黑歷史,哪怕娛樂圈大咖也禁不住為之膽寒。來勢洶洶的吐槽淺至年齡、長相,深至演技、歌喉,簡直叫人擔心這樣拿明星的飯碗開玩笑真的沒問題?本季第一期嘉賓伊能靜,就被調侃為每年都帶著玻尿酸味的「老少女」,長了一張P圖臉,微博里的曬娃狂魔。不得不說,每一期節目都是見證損友誕生的時刻。
吐槽的背後
美國的《喜劇中心吐槽大會》,名人之間的互損因為厚積薄發而顯得鏗鏘有力,有1億戶家庭購買了喜劇中心頻道,佔到了全美家庭總數的 80%。中國的《吐槽大會》首季就有12期,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又捲土重來。熟悉中美兩版吐槽節目的網友指出,舉辦吐槽大會的目的,不僅僅是逞一時口舌之快、博觀眾捧腹大笑那麼簡單,應該是在不留餘地的批評中,讓鎂光燈下的明星正視自己作為公眾人物的責任感,通過虛偽、醜聞和不完美的披露,引導觀眾和社會的反思。
遺憾的是,禮教傳統似乎並不容忍人們將過於激烈的衝突搬上檯面,無論是被攻擊的嘉賓還是摩拳擦掌的吐槽團,都難免在颱風和措辭上有所顧慮。戴軍戲說伊能靜嫁了比自己小十歲的小鮮肉時,聰明地引用「女大三,抱金磚」這句俗語,說十除三得出的無限小數3.333……也意味著兩人婚姻里無盡的幸福,因此反被張紹剛吐槽他是來做司儀的。
《吐槽大會》的台柱李誕,集結了主持人、脫口秀演員、編劇、詩人等多重身份,出版過《扯經》《笑場》《宇宙超度指南》等黑色幽默類作品。前些日子參加騰訊訪談節目《十三邀》時,李誕向作家許知遠分享了自己理解的娛樂文化。李誕認為,不管在哪個時代,笑都是很重要的,他想要給人帶來快樂,即使「吐槽」這門語言未必對年輕人有多深刻的影響力。但也正是這種太「舒服」的語言系統,讓許知遠覺得大眾娛樂性的話語並不算高級的創造力,特別易碎、易消失。
這裡還展示了一個悖論:李誕是熱衷吐槽的脫口秀演員,卻喜歡研究佛學,聲稱為別人活著,自己常常覺得沒勁,就像當下流行的「佛系」思維。按照李誕從學術角度上的解釋,年輕人愛看《吐槽大會》,一是達到了恐懼解除的目的,二來是獲得了一種新知。確實,吐槽在一定程度上是焦慮感和浮躁心情的良性釋放,像這樣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也是簡單而舒服的,但如果放在《吐槽大會》這樣的全民節目上,流於表面的段子和有洗白嫌疑的自嘲似乎還無法從逗人發笑的場景延伸到令明星和大眾正視自己缺點的高度。


※「黎明之前」的虛擬運營商
※《前任3》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
TAG:IT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