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畫片只剩一部《熊出沒》,童趣為何在春節檔「缺席」了?

動畫片只剩一部《熊出沒》,童趣為何在春節檔「缺席」了?

春節是「熊孩子」的天下,可家長們打開電影購票App,卻發現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並不太多。

2018年春節檔,將在2月16日正式啟幕。有些匪夷所思的是,在中國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檔期里,已上映的《小馬寶莉大電影》《公牛歷險記》已到強弩之末,動畫新片只有《熊出沒·變形記》一部。頭部內容《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與《西遊記女兒國》,顯然擁有太多成人向的內容,並不適合「熊孩子」。

本應該童趣與天真齊飛的春節檔,為何只剩一部中小成本的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鋒芒智庫】梳理近年動畫電影的市場表現,發現檔期安排、票房走勢自有特點——作為國產動畫中最有號召力的頭部內容,《熊出沒》完成了從賀歲檔到春節檔的進階,而進口動畫則只能提前或推遲公映,打黃金檔期的擦邊球。

歸根結底,在廝殺最為激烈的春節檔,二八法則愈發明顯,本屬於中小體量的國產動畫難以獲得「入場券」,自然退避三舍。而在連續四年票房總量走高之後,國產動畫在2017年陡然跳水,2018年的震蕩期名副其實。

春節檔難覓動畫片,暑期檔與賀歲檔才是二次元的主場

假期消費,是內地影市的鮮明特徵。然而自春節檔發軔至今,迎合寒假觀影潮的動畫片,卻從沒有唱過主角。2006年,春節檔的概念首次提出,《霍元甲》《金剛》《春田花花同學會》等影片登場,此後春節檔幾經變化,真人電影始終佔據壓倒性優勢,動畫片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愛情、奇幻、喜劇、動作等成熟的類型片,最有路人觀眾緣,也最有望在春節檔成為爆款。如2007年《愛情呼叫轉移》、2008年《長江7號》、2009年《瘋狂的賽車》、2010年《阿凡達》、2011年《武林外傳》、2012年《碟中諜4》、2013年《西遊降魔篇》、2014年《西遊記之大鬧天宮》、2015年《澳門風雲2》、2016年《美人魚》、2017年《西遊伏妖篇》等,或聚焦都市生活、或展示瑰麗想像、或呈現虛擬時空、或主打喜劇色彩,分別成為當年春節檔的扛鼎之作。

動畫片則難以在春節檔立足。近十年來,僅有2009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衝天》、2014年《冰雪奇緣》、2017年與2018年的《熊出沒》系列,在春節檔中「打醬油」,其票房也不在同檔期中佔優——

例如2017年《熊出沒·奇幻空間》雖然斬獲5.22億票房,打破了國產動畫的5億天花板,但仍排在了《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鬧天竺》之後;2018年的《熊出沒·變形記》,被譽為「黑馬」的有力競爭者,票房預估也不及第一陣營《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西遊記女兒國》。

動畫片去哪裡了?春節檔之外,暑期檔、賀歲檔以及尚在培育期的六一檔,才是二次元的主場。僅以2017年動畫片檔期選擇為例,票房過億的動畫電影共11部,其中進口片7部、國產片4部,檔期分布以暑假、寒假為大宗:

賀歲檔中,共有《尋夢環遊記》《帕丁頓熊》《大衛本肯之倒霉特工熊》3部影片;暑期檔,《十萬個冷笑話2》《賽爾號大電影6:聖者無敵》《神偷奶爸3》《賽車總動員3:極速挑戰》名列其中;六一檔則有《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等。

來自市場門檻與創作水準的雙重限制,為何動畫片難以「匹配」春節檔?

弔詭的地方在於,因不成文的保護機制,進口電影往往與春節、國慶、五一等重要檔期無緣;而深陷低幼迷局的國產動畫,卻一直不能扛起合家歡的大旗。

進口動畫自然難以進入春節檔。口碑不俗的奧斯卡提名動畫《公牛歷險記》、海外粉絲眾多的《小馬寶莉大電影》,只能在春節檔之前上映;而與《神偷奶爸》系列師出同門的《歡樂好聲音》,公映之日也是春節檔之後。

國產動畫要面對的難題,並非檔期之困,而是來自於春節檔的市場門檻,以及無法與真人電影正面交鋒的創作水準。

2018年的春節檔,有限制票補的行業新動向,但歷年來春節檔「燒錢大戰」的慘烈狀況,卻是世人皆知。業內曾有「沒有1億票補別來春節檔」的說法,也正是在票補熱的帶動之下,春節檔票房在2016年突破了30億大關;2017年僅《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鬧天竺》和《乘風破浪》,就被踢爆大年初一砸下3億票補,才能最終收穫近10億的單日票房。

對中小成本的國產動畫而言,其宣發預算本就有限,相當昂貴的春節檔「入場券」,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此外,儘管中國銀幕數已超過5萬塊、穩居世界第一,但同時容納四部影片的爆發,已經是市場容量的極限,其競爭自然刀刀見紅。即將亮相2018春節檔的《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其前作或主創團隊,均有在其他檔期成功的經驗,才有殺入春節檔的勇氣,可見春節檔已然是國產影片最頂級的舞台。

故事低幼、角色扁平、製作粗糙、市場定位模糊等,則是國產動畫片在創作端上的頑疾。2017年票房過3000萬的國產動畫中,低幼向依舊佔據了國產動畫主流,如《豬豬俠之英雄豬少年》《昆塔:反轉星球》《賽爾號大電影6:聖者無敵》《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等,無法勝任春節檔老少皆宜的市場需求。而試圖打破年齡天花板的《十萬個冷笑話2》《大護法》,並未複製《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票房奇蹟,也缺乏合家歡氣質。

從《喜羊羊與灰太狼》到《熊出沒》,「熊大熊二」已成國產動畫的頂級IP

事實上,動畫電影在內地影市的表現,並不穩定。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國內動畫電影的票房彷彿「過山車」:2015年到2016年,票房總量從44.1億上漲到70.01億;而到了2017年,票房總量卻滑落至49.9億。大起大落的動畫票房,顯示出爆款對市場的強大支配能力,其發展尚未進入成熟期。

在大盤尚未做大做強之時,馬太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以2017年動畫電影票房為例,數量處於劣勢的進口動畫,總票房達到了36.37億,佔據了總票房的70%,僅《尋夢環遊記》就貢獻了23.32%的票房;而國產電影中,僅有《熊出沒·奇幻空間》斬獲5.22億票房,能與皮克斯、迪士尼、環球等量級相符。

顯而易見的是,現有市場態勢下,頭部內容被進口動畫所佔據,大量國產動畫則處於市場「炮灰」的墊底狀態。2017年,共有22部國產動畫票房不足千萬,甚至出現只有0.16萬入賬的《水神娃》。

此外,動畫電影IP化、系列開發已成為常態。進口動畫早已在系列開發上爐火純青,國產動畫也有不少成功嘗試:如主打青年觀眾群體的《十萬個冷笑話》系列,在六一檔和暑期檔表現尚可的《昆塔》《豬豬俠》系列等等。國產動畫在經歷多年的市場深耕之後,雖然質量依然難盡如人意,但已在小圈層消費中,培育出固定的受眾群體。

不過,若論及國產動畫的頂級IP,依然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系列。【鋒芒智庫】盤點迄今為止票房過億的動畫電影,共有58部。其中國產動畫只佔14部,進口動畫則高達44部。在為數不多的國產動畫中,《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與《熊出沒》系列各佔據四席。

從年份來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在2010年至2013年風頭兩無,是彼時票房過億的國產動畫翹楚;而《熊出沒》系列則在2014年後強勢崛起,成為如今最成功的動畫IP。從票房量級來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一直停留在億元水平,《熊出沒》系列則完成了從2億到5億的跨越,尤其是2017年席捲5.22億的《熊出沒·奇幻空間》,成功在春節檔站穩腳跟,具有航向標意義。

2018年的春節檔大戰即將打響,作為國產動畫的「獨苗」,《熊出沒·變形記》留給觀眾的懸念是——能否以上佳口碑,來逆襲真人電影?

附:【國產動畫票房過億排行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相 的精彩文章:

TAG:同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