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癌症術後阿片類藥物的使用風險
導語
持續使用阿片類藥物是接受根治性手術的癌症患者常見的醫源性併發症,並可能因接受輔助化療而加重。
作者:小閃
來源:醫學論壇網腫瘤
接受治療意向的癌症患者可能由於許多原因(包括術後疼痛、心理困擾、輔助治療引起的疼痛以及來自多個提供者的不同位處方)而容易受到濫用或依賴於阿片類藥物的影響。
Lee及其同事試圖定義2010~2014年後接受根治性手術的黑色素瘤、乳腺癌、結腸直腸癌、肺癌、食道癌和肝膽膽囊癌患者新的持久阿片類藥物使用的風險。
研究使用國家保險索賠數據,確定了超過68,000名患者,其中約4萬名是阿片類藥物初治者,16,000名是間歇性阿片類使用者,12,000名是術前慢性阿片類藥物使用者。
在未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中,使用新阿片類藥物的風險為10%。手術一年後,這些患者每天繼續給予類似於慢性阿片類藥物使用者的日劑量,相當於每天5 mg氫可酮6片。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使用稍高劑量,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使用新型持續阿片類藥物協整風險為15%~21%,未接受化療的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風險為7%~11%。
該研究作者表示,持續使用阿片類藥物是接受根治性手術的癌症患者常見的醫源性併發症,並可能因接受輔助化療而加重。
這是一項具有非常明確的方法和結果的令人振奮的研究。研究人員恰當地掌握了在癌症治療過程中使用鎮痛藥引起的無意傷害的普遍焦慮。關於根治性手術後持續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風險知之甚少。通過68,000多名患者的樣本,研究人員能夠追蹤術後持續使用阿片類藥物(定義為先前不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術後90天~180天使用阿片類藥物),以及術後1年每日阿片類藥物劑量。
輔助化療是所有疾病組中新的持續性阿片類藥物使用顯著相關的唯一變數。值得注意的是,術前預先給予阿片類藥物處方的患者成為持續阿片類藥物使用者的風險更高。
這項研究的兩個主要發現是10%的非阿片類藥物初治的患者有術後開始持續使用阿片類藥物,輔助化療是一個強大的風險因素。腫瘤臨床醫師需要在輔助患者術後疼痛以及輔助治療(包括化療、造血生長因子和口腔維持內分泌治療)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並在多學科團隊中協同工作,以避免潛在風險過多。
參考文獻:Lee JS, Hu HM, Edelman AL, et al. New Persistent Opioid Use AmongPatients With Cancer After Curative-Intent Surgery.J Clin Oncol. 2017;35:4042-4049
底部請隨手點贊喲


※風濕,不死的癌症,如何保健和預防呢
※癌症,真的是吃出來的嗎?看完終於明白了!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