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一生用了五次火,唯有此次,他嘆息:本是不該,陽壽必損

諸葛亮一生用了五次火,唯有此次,他嘆息:本是不該,陽壽必損

諸葛亮的一生,一共用了五次火,分別是博望、新野、赤壁、藤甲軍和上方谷。火攻,在古代是很殘忍的,但如果用得好,的確是制敵最好的方法。諸葛亮對於這五次用火,唯獨在燒藤甲軍的時候嘆息,自己要因此而折損陽壽,為什麼呢?

根據筆者的分析,他在博望用火,是因為自身太過弱小。他才出山,劉備擁有的兵馬也不過三千將士。但夏侯惇帶的人可有十萬之數,不用火攻,必死無疑。所以他用了,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保命之法,無法苛責。

新野的那次,是因為他必須要撤退。如何使曹軍追擊的速度放慢,是他最迫切的訴求。這個時候用火,除了減緩敵人的進貢,也有他們自身百折不撓的意志。在這種心理狀態之下,他也不會產生損失陽壽的感情了。因為這個時候不用,可能他的陽壽就沒了。

赤壁的時候,同樣是生死存亡之際,而且孫劉還處於絕對的弱勢。這個時候,無論是火攻水攻還是拚命攻都是合理的。既然是合理的,自然不會有心理負擔。更何況當時,用火是損失最小而傷敵最多的策略,他自然不會感慨。

上方谷這次的戰役,可以說是他人生的句號。他最終輸給了司馬懿,病逝在五丈原。漢室光復無望,他無奈之下放了一把火,但這火卻被雨水澆滅,導致最終的敗局。上天都如此註定,他心死了,也無暇感慨。

但藤甲軍的戰役,本身便處在得益州後的窮兵黷武。對於百姓而言,這是沉重的負擔,無奈之下反抗。這個時候他作為平定叛亂的元帥,本身便站在了理虧的立場。此後,為了打贏這場戰役,使用火攻,與他而言,問心有愧,卻又不得不做。

在這場戰役里,他的計謀成功了,也平定了叛亂。可他那麼聰慧,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次叛亂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這次戰爭結束以後,他嘆息道:「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哪怕是勝利,也無法沖淡內心的愧疚。他知道,他必將一生為此愧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文化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這三個案子,蠻不講理得讓人苦笑不得,笑過後又陷入深思
民國初期換「大清門」牌匾為「中華門」,摘下牌匾後大家都愣了

TAG:野文化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