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夜帶來的靜謐與驚喜-手電筒看見了什麼?

黑夜帶來的靜謐與驚喜-手電筒看見了什麼?

我喜歡點點去上課外班的日子,在陪讀的小空間里,我可以拿出我喜歡的書,慢慢的讀,慢慢的抿,慢慢的品,細看每一次沒有看到的細節,細讀每一次沒有讀到的畫面。在圖畫里,會看到一些不起眼兒卻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秘密;在文字里,會有一種:哦,原來是為了這樣的伏筆才寫的呀;在圖文結合的細讀里,又讀懂了上次不解的地方,內心一陣感嘆,原來,圖畫書的世界竟然如此讓我們沉迷,誰再問我,這本書適合幾歲呀,我家三歲的娃兒,有哪些書可供閱讀啊,我依然會回答:每一本都讓孩子們翻一下吧,有可能這就是他們最喜歡的書呢!

這周開始,點點又到了上課的日子,我又有了陪讀等待的時間,帶上幾本繪本,在她學習的時間,我也開始了閱讀的獨自時光,感覺好滿足。

昨天又讀到了《手電筒看見了什麼》這本書的時候,又有了意外的發現,雖然在館裡,也會經常推薦給朋友,但今天卻有了強烈推薦給每一位能看到文章的大小朋友們細讀的感覺!

是的,原來黑夜裡竟然藏著如此多彩的世界與美好!

兩年前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就有驚喜,當時訂購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本書的作者,利茲·博伊德 ,因為看過他的另一本書《裡面,外面》,雖然全文無字,但故事隨著畫面的不斷變化,而將季節的變換推進,景物從室內到室外的的種種變動,將氣候轉換,冬去春來、夏盡秋至的這種四季更替表現的淋漓盡致,好感嘆作者的繪畫與處理的功底!當看到《手電筒看見了什麼》是同一作者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加入購物車,想看一下這本書會不會也有著同樣引人入勝的魅力!

如同上圖的封面,就讓我有著引不住想往下翻的引力,畫面上黑白交替,黑彩相間,用手電筒照亮的地方,引著我想去探索,小男孩兒這是去哪兒了?跟誰去的?有沒有危險?

點點第一次同我看的時候,笑我:你們大人怎麼就會想到危險吶?要是去露營呢?

哦?那我們快點翻下去看一下吧。

我看圖畫書有個習慣,會先看一下前環襯與後環襯,成人閱讀一般都會直接翻到故事,而忽略了這兩頁,但孩子一般都不會放過這兩頁的,因為看似簡單的兩頁不起眼的圖片,卻藏著故事的前奏,如同兒童文學的伏筆一樣重要!而且會前後呼應!

這本書也是一樣的。

當我跟點點打開這兩頁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同樣的兩張圖片,卻在前後環襯上做了色彩的處理,前一頁的黑白卻在後頁出現了彩色?小點兒看了我一眼,媽媽,我猜這裡面有故事!

是的,快點翻開吧,哈哈哈。(優秀的圖畫書真的有一種不可抵抗的魅力—快點翻開我吧!

翻開扉頁,映入眼帘的一片黑漆漆的畫面,簡單的灰白線條構出了一個完整的畫面,一個小男孩兒趴在帳篷,一個手電筒照亮了題目,細看,卻有著露營的各種畫面,藏在樹上的貓頭鷹,鳥巢,及邊上的兩隻小河狸,都在跟讀者交待著一個美好的露營之旅吧!

接下來的故事畫面,如同鏡頭一樣,隨著小男孩兒的活動展開了移動,彷彿如同一個探險電影一樣,讓我們看到了男孩兒在森林裡的穿梭,也讓大小讀者看到了他露營的環境。

手電筒照亮的是清清小溪,連同扔在遠遠帳篷外的黃色小雨靴,他穿上靴子,開啟了夜間的探密之旅!

而細心的小讀者卻會發現探密時作者留下的小秘密:

看,小河狸有一隻跑到帳篷那兒去了!

看,貓頭鷹去哪兒呢?

呀,小樹洞里有兩個是綠色的小鳥嗎?

隨著鏡頭的移動,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三隻顯露在手電筒燈光里的三隻蝙蝠,及被燈光映射出來的綠色樹葉,在黑夜裡,顯得如此翠綠。右下角,卻有三個小洞,看完全書的時候,對作者的佩服可以說用「五體投地」來形容,因為,每一頁出現的洞洞都是為下一頁的畫面故事的引子,灰色的小樹上突然多了三塊白色的是什麼?翻開下一頁,你才明白,原來是獾的小尾巴呀!

藏得可真深啊。

而翻開這頁的三個小洞,映在前一頁的小洞里,卻成了下一頁的小花!當然這是我的理解,你覺得它是什麼呢?你又看成了什麼?

而在本書里,相互呼應,相互引子的地方卻不止一處,小不點兒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想扣一下,看一下下頁的神秘,而大孩子們則在用豐富的畫面編著自己的故事,天馬行空,無拘無束!

小洞洞里出現過小兔子,小蝴蝶,小鳥,小昆蟲,而手電筒隨著遠離帳篷的路程,照亮了河裡的枯樹,獾,小刺蝟,小樹枝,河裡的小魚,包括小青蛙的小腦袋,吃紅果子的小老鼠....

大師就是大師!

畫面里被照亮的畫面,很多都是一半,一半在燈光里,一半在黑影里,給靜謐而沉寂的黑夜添了一種不用文字描述就能體驗的神秘感!

而充滿童心的作者並沒有就止結束,我覺得高潮卻是故事的後半部分!

被石頭絆倒的小男孩兒,手裡的手電筒飛了出去,而接下來的故事,更讓每一個翻閱的小朋友們驚喜不止!

我們看到了飛出去及散落在地的手電筒,而孩子們樂的卻是燈光之外那些瞪大眼睛,表現詫異的動物們,躲在樹後面的貓頭鷹和梅花鹿,草叢裡的小兔子,小狐狸,小河狸......

接下來便成了互動似的玩鬧,每個小動物都在試探著拿著手電筒來照耀的神秘,看來好奇的不止孩子,還有這些小動物們哈。

每個動物的大小高低,便照出來不同角度的孩子身影,而小男孩兒也配合的跟小動物們一起開心的玩耍起來。

而每一個動物都有了一次照亮的體驗!

我很喜歡這個畫面,幾乎所有的小動物都出現在了畫面里,故事是不是該結束了呢?

原來隨著鏡頭及背影的移動,他們已經繞回了露營地兒,小男孩兒的帳篷前,恩,回家了!對於孩子來說,結束了探險體驗,安全回家!

對於沒有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我還想再賣一個關子,這下總該大圓滿了吧!

點點不依不繞的說:媽媽,怎麼沒有看到原來的小老鼠呢?

看,大師就是大師!

懂得孩子的童書作者,才是真正的大師!

看,小老鼠們正合力舉著手電筒,給小男孩兒照亮閱讀呢!

原來,睡前閱讀這個習慣可以不分場合,地點,與時間呢!

你還會說:哎呀,我家孩子不愛閱讀呢,

哎呀,我家孩子沒時間閱讀呢,

哎呀,我們的習慣怎麼就養不成呢?

哎呀,這書適合我家孩子看嗎,太小(大)了嗎?

......

哎呀,你們是不是真的自己愛讀了呢!是不是講給孩子聽了呢?

來吧,幸福樹不僅有書,還有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樹兒童成長館 的精彩文章:

TAG:幸福樹兒童成長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