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檜-10-遭受打擊

秦檜-10-遭受打擊

檜初欲傾1頤浩,引2一時名賢如安國、燾、瑀輩布列清要3。頤浩問去4檜之術於5席益,益曰:「目6為黨7可也。今黨魁胡安國在瑣闥8,宜先去之。」蓋安國嘗9問人材於游酢,酢以檜為言10,且比之荀文若11。故安國力言檜賢於張浚諸人12,檜亦力引安國。至是,安國等去,檜亦尋13去。……黃龜年始劾14檜專主和議,沮止恢復15,植黨專權16,漸不可長17,至比檜為莽、卓18。八月,檜罷19。(元 脫脫 阿魯圖 《宋史》)

1. 傾:傾軋,排擠。

2. 引:薦舉。

3. 布列清要:完全佔據重要又不繁忙的職位。布列,遍布;清要,地位顯貴、職司重要而政務不繁的官職。

4. 去:去除。

5. 於:介詞,向。

6. 目:看作。

7. 黨:團伙。

8. 瑣闥:鐫刻連瑣圖案的宮中小門,亦指代朝廷。

9. 嘗:曾經。

10. 言:這裡指答覆。

11. 荀文若:荀彧,字文若,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12. 賢於張浚諸人:比張浚等人賢能。

13. 尋:很快。

14. 劾(hé):彈劾,揭發。

15. 沮止恢復:阻止收復中原。

16. 植黨專權:培植黨羽,獨攬大權。

17. 漸不可長:壞的苗頭出現,不可讓它滋生。

18. 莽、卓:王莽和董卓,分別是西漢和東漢末年的權臣。

19. 罷:罷免。

參考譯文

秦檜開始想排擠呂頤浩,於是召用一時名賢如胡安國、張燾、程瑀等充任顯要又清閑的官職。呂頤浩向席益問去掉秦檜的辦法,席益說:「把他們看作團伙。現在黨魁胡安國是關鍵,應先除掉他。」因為胡安國曾問游酢誰是人才,游酢答以秦檜作為答覆,並把他比曹操的謀士荀彧。所以胡安國極力說秦檜比張浚等人賢能,秦檜也極力推薦胡安國。此時,胡安國等離職,秦檜不久也罷相。……黃龜年最初彈劾秦檜專主和議,阻止收復失地,結黨營私,獨攬大權,(希望)看到壞的苗頭就遏制住,以至把他比作王莽、董卓。八月,秦檜被罷免。

關注公眾號

愛上文言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上文言文 的精彩文章:

壽不利貧只利富
秦檜-7-君臣相投

TAG:愛上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