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聽懂了,下課會做了,考試全忘了,考完又會了……我這孩子還能要麼?
我:「今天學的都會了嗎?」
兒子:「都會啦!作業都寫完了,和正確答案一模一樣!」
我:「兒子真棒!考試加油!」
兒子:「媽媽,考試考砸了...」
我:「你不是全會了嗎?為啥考砸了?」
兒子:「考試的時候全忘了,現在想想我確實都會做...」
我:「......」
——我與兒子的日常
GIF
相信以上這段話是很多父母和孩子的
真實日常寫照
這種事兒不僅讓家長著急生氣
孩子也一樣非常痛苦
導致這樣的結果到底是為什麼呢?
上課聽懂了?
那是老師講得好!
1
現在上課的老師,尤其是低年級的老師,語言都十分生動,使孩子可以快速的理解所講內容。這個道理其實是非常顯而易見的,聽懂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師講的好,可以用通俗易懂,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教學藝術讓孩子們聽懂,但聽懂以後的思考和練習,只有孩子自己不斷的去揣摩和鞏固,不然就會一直停留在聽懂了的階段。
解決方法
主動思考,勤於動筆,不要以為當時聽懂了,就是永遠都會了。對於自認為「已經會了」的題目,要肯於反覆練習!
下課會做了?
那是你模仿力還行!
2
GIF
假如我的孩子上課的時候聽懂了,回家以後家庭作業也都能順利完成,並且和標準答案一模一樣,這樣是不是就說明我孩子已經掌握了呢?其實真不是的,上課老師所講的內容大體比較基礎,而經過短短不到一天的短期記憶,去做課後練習題的時候很容易用模仿能力完成同樣很基礎的試題,而考試的時候會經過較長的時間,而且比基礎題更難,所以孩子那時候又忘了...
解決方法
所謂「溫故而知新」,要督促孩子經常溫習曾經學過的知識,對於以前覺得不牢固的知識點要有針對性的練習,而那些覺得比較有把握的知識點,也要多加熟悉,讓解題方法在頭腦中形成習慣性的思路,當下一次再看見這種題型的時候,能夠下意識的寫出答案。
考試不會了?
那是你鑽了牛角尖!
3
考試的時候由於時間有限,而且孩子們大多會有緊張心理,所以導致做題的時候容易朝著一個方向去思考。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題不難,以前也見過,但就是卡在某一個環節或者某一個步驟,而往往越拚命的思考這個步驟,越思考不出答案,鑽了牛角尖!
解決方法
緊張、焦慮是人們正常的心理特徵,就算是影視劇演員,在開機的一刻也或多或少的會有忘詞等現象發生,對於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好自我調節。比如,把平時的小測驗,小檢測,周考月考當做是期末考試,而當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再把期末考試當做平時的小檢測來看待。
出現偏科了?
那是你自己害怕了!
4
GIF
偏科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學生往往會對於成績偏差的那一門學科差生抵觸情緒,而把時間和精力更多的放在自己比較好的那門學科上。久而久之,就會變成這樣一個結果,好的學科越來越好,差的學科越來越差。
解決方法
首先要讓孩子端正思想,樹立自信,不要因為學科成績偏弱就讓他以為自己在這方面「沒有天賦」「不開竅」等等,也不要有意識的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偏科」現象,而是把弱勢學科當成強勢學科對待,總結一下強勢的學科為什麼強,用強勢學科的學習方法用在弱勢學科上行不行等等。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錯題本,將錯題集中是非常關鍵的,可以有效的分析弱勢學科的問題所在,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補習。


TAG:唐山小學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