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大女嬰死亡 僅因穿衣服沒穿對!寶寶應該這樣穿衣
最近Nemo的麻麻在網上看到「5個月大女嬰窒息死亡,謹防捂熱綜合征」這樣的一條新聞,說實話,剛做媽媽的我很是心痛……這麼可愛鮮活的小生命就這麼沒了……
原來,所謂捂熱綜合症,就是由於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引起嬰兒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環衰竭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
而且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1歲以內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若不注意科學護理,最易誘發此症。
說白了,就是穿多了捂多了讓孩子送了命!
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一種社會文明病,是由於父母或爺爺奶奶等家長,過度溺愛孩子害怕孩子冷等等引起的。
天氣變冷老一輩們總是會給孩子穿很多很多衣服,發現孩子手涼就斷定孩子冷要加衣,殊不知,沒有正確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更加容易讓寶寶生病!
所以如果伴侶或長輩不聽勸執意要給寶寶加衣,請這樣跟他說
一、手腳冷不代表寶寶冷
寶寶的血液循環系統還沒有完善,所以血供給到手腳會很慢,想知道孩子的冷熱,摸摸後背、摸摸胸口,或用電子體溫測量,都是了解孩子溫度的辦法!
二、額頭出汗不代表寶寶熱
寶寶的新陳代謝極快,額頭出汗不能作為孩子冷的判斷,如果僅因為出汗就脫衣,風一吹更容易讓孩子著涼!
此時,摸摸寶寶後背,如果溫度較高且出汗,那寶寶就是正的熱了,幫寶寶擦擦汗,保持乾燥,再適當的脫衣即可。
三、多穿厚衣服不一定保暖
長輩們總覺得衣服越厚越保暖,里三層外三層都是厚厚的衣服,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
多數厚的衣服不吸汗不透氣,寶寶散熱不了容易悶到,也容易缺氧。
孩子這樣穿衣才合適!
剛剛說到寶寶的新陳代謝很快,再加上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發育完好,所以寶寶容易出汗,升溫快,降溫也快,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採取【洋蔥式穿衣法】。
百度詞條 - 洋蔥式穿衣法
洋蔥式穿衣,顧名思義,就是像洋蔥一層一層,內層可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層衣物保暖,最外層防水防風,應付天氣變化。視場合與溫度,可一層層加上去或脫下來。
保存圖片,收藏芝士(知識)
這種穿法同樣適用於大人!
為了孩子,請根據孩子的實際體溫、實際的天氣情況,來給孩子穿衣!
別讓「捂熱綜合征」這種因家長的不小心而造成的癥狀要了孩子的病!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
就把本文 轉發給【長輩】或【伴侶】看看吧!


※給寶寶建立好的生物鐘,好的習慣很重要
※寶寶吃水果固然好,但是媽媽要記住,這些水果不宜過早吃
TAG:寶寶 |